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泵安装施工方案

机泵安装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名称及概况 (1)2.1工程名称 (1)2.2工程概况 (1)三、施工部署 (2)3.1劳动力计划 (2)3.2工、机具计划 (2)3.3测量器具 (3)四、施工工艺步骤 (3)五、关键工序、重要工序的工艺控制要求 (3)5.1施工前准备 (3)5.2机泵的开箱检验 (4)5.3基础验收 (4)5.4机泵的安装 (5)5.5泵保护措施 (10)5.6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 (10)5.7机泵试运 (11)六、质量管理 (11)6.1质量方针 (11)6.2质量目标 (11)6.3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岗位职责 (12)6.4机泵安装主要工序控制点 (13)七、HSE管理及文明施工管理 (14)7.1HSE管理方针 (14)7.2HSE管理目标 (14)7.3HSE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14)7.4安全措施 (15)八、工作危害分析(JHA) (17)一、编制依据1.1 《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通用规则》 SH/T 3538-2005;1.2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41-2007;1.3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2009;1.4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2010;1.5 《化工机器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HG20203-2000;1.6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50484-2008;1.7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T 3505-1999;1.8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 SH/T3543-2007;1.9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SH/T3503-2007;1.10 XXX项目合同文件及施工图纸;1.11 XXX项目实施规划;1.12 XXX质量体系文件;1.13 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安装说明书等资料。

二、工程名称及概况2.1工程名称2.2工程概况XXX项目XXX装置共有各种机泵26台,设备具体参数见下表:三、施工部署3.1劳动力计划3.2工、机具计划3.3测量器具四、施工工艺步骤五、关键工序、重要工序的工艺控制要求5.1施工前准备5.1.1技术准备1)设备安装前,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会审;2)编写施工方案,上报监理、总包单位批准后实施;3)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准备好各种安装用机具,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5)设备标注的安装方位与总平面图及配管专业的一致性。

5.1.2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现场应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布置,要求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施工机具应按规定位置摆放;2)施工机具应性能可靠,工卡具、样板应合格,计量器具应在周检期内;3)基础复检完毕,相关责任人已落实;4)现场的消防器材、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并经安全检查部门验收通过;5)设备到货开箱检验及报检应完成(包括随机资料交接、开箱检验记录等)。

5.2机泵的开箱检验5.2.1机泵开箱检验时必须由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代表、总包专职工程师、我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及专职工程师共同参与进行,开箱检验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1)机泵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操作使用说明书;2)供货单位提供的装箱清单。

5.2.2开箱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查设备及机泵的型号、规格、数量、包装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随机资料及专用工具是否齐全;3)裸露供货的机泵检查其表面是否锈蚀、是否有严重的碰撞痕迹和损坏现象;4)检查机泵的附件、内件、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5.2.3开箱检验完毕后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时进行安装,对于暂不安装的附件、内件、零件、易损件等应设专人、专库妥善保管。

5.2.4开箱检验完毕后应及时填写开箱检验记录。

5.3基础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基础施工单位和安装施工单位进行中间交接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5.3.1基础表面应有清晰的中心线和标高标记;5.3.2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基础测量记录,包括基础位置及方位测量记录;5.3.3基础周围回填夯实完毕;5.3.4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露筋及疏松等缺陷;5.3.5经检查验收的基础,除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表规定。

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mm)5.4机泵的安装5.4.1泵安装前的基本要求1)基础验收合格、施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具备安装条件;2)泵出厂合格证明书、随机资料、重要零件、部件的制造装配等质检证明书须齐全;3)泵安装的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基础布置图、总装配图、主要零部件、易损件图及安装使用说明书须齐全;4)按设计图纸核对泵方位,基础螺栓孔的尺寸;5)泵表面应干净整洁;6)施工安装方案经批准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施工作业程序,掌握操作规程;7)泵安装所用的测量器具均须检验合格,所用的机具、材料应准备齐全;8)安装前应按图样或技术文件要求画好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9)安装前应检查泵及其附件、地脚螺栓,不得有损坏及锈蚀。

要检查泵的方位标记、重心标记及吊挂点,对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补充。

5.4.2基础在泵安装前应对其进行修整,需灌浆抹面时要铲好麻面。

麻点深度一般不小于10mm,密度以每平方分米内有3~5点为宜,放置垫铁处(至周边50mm)应铲平,铲平部位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

5.4.3根据现场的地形状况和机泵的重量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吊装方法。

5.4.4机泵的找平、找正1)泵找平、找正顺序及方法:A、泵吊装就位后,进行一次找正,找正位置:泵底座中心线。

找正精度:位置偏差±5mm,标高偏差±5mm。

水平度允许偏差:纵向为0.05mm/m,横向为0.10mm/m。

B、泵组初找正合格后,宜在24h内进行地脚螺栓孔的灌浆。

灌浆时,地脚螺栓垂直度应不大于0.15/1000mm。

地脚螺栓孔灌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方可进行地脚螺栓的紧固。

C、泵一次找正完毕后,进行精找正。

找正位置:泵进出口法兰面,调整设备底座的垫铁,使安装方位和水平度符合第A条规定,并进行二次灌浆。

D、设备精找正完毕后,进行联轴器精找正。

2)机泵的找正、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A、找正与找平应在同一平面内互成直角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进行;B、找正与找平时应根据要求用垫铁调整标高精度,不应用紧固和放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进行调整;C、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不应大于0.05/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立式泵安装的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5/1000,并在泵上部加工面上测量。

3)垫铁布置和灌浆A、垫铁布置时,以地脚螺栓两侧各放置一组为原则,并尽量靠近地脚螺栓,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一般为500mm为宜;B、每组垫铁应放置平稳,接触良好,将垫铁表面油污清理干净,垫铁层数不得超过四层,层间应压紧,垫铁高度为30—60mm;C、泵调整后,平垫铁应露出设备支座底板外缘10—20mm。

斜垫铁比平垫铁至少长10mm,垫铁组深入设备底座的长度是超过地脚螺栓,且应保证设备与支座受力均匀;D、配对斜垫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全长的3/4,相互间的倾斜角度不大于3o;E、垫铁应无松动现象,用0.25kg或0.5kg重的手锤敲击检查合格后,应点焊牢固;F、泵经初步找正后方可进行地脚螺栓预留孔的灌浆工作,灌浆前螺栓预留孔应清理干净,灌浆时应捣实,地脚螺栓在灌浆时不得歪斜,带有锚板的地脚螺栓灌浆时锚板应与灌浆层结合紧密;G、地脚螺栓预留孔灌浆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能进行设备的最终找正、找平,并紧固地脚螺栓。

待精找正合格后,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方可进行二次灌浆;H、二次灌浆前将基础表面清理干净并润透,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采用防冻并且基础外侧应放置模板,灌浆层的厚度一般为30-60mm;I、根据图纸要求,而已灌浆时必须采用灌浆料,二次灌浆分两次进行:第一阶段灌至泵底座下表面,待灌浆料不流动即可进行第二阶段灌浆,直至灌浆料到底座的上表面。

灌浆时应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灌,尽量将空气排出;J、所有泵的地脚螺栓,紧固后应涂上二硫化钼。

4)无垫铁安装对底座带调整顶丝的泵,采用无垫铁安装法。

在顶丝下面放置一垫板,调整顶丝来达到泵的水平度要求。

5.4.5联轴器对中1)泵联轴器对中应在二次灌浆完毕、电机单体试车合格、进出口管道配完后进行。

确认电机转向,以免泵联动试车时倒转退出并帽而损坏设备;2)泵联轴器对中前,应先脱开进出口管道法兰,检查管道应力;3)泵联轴器对中采用双表找正法,盘动轴在0°,90°,180°,270°进行数据记录,准确记录百分表读数。

联轴器安装的允许偏差(单位:mm)见下表:凸缘联轴器≤0.03<0.05/1000采用塞尺直接测量、塞尺和专用工具测量或百分表和专用工具测量,如下图:联轴器两轴心径向位移和两轴线倾斜测量方法B、将两个半联轴器一起转动,每转90°测量一次,记录5个位置的径向测量值a和轴向测量值b(如下图)并分别记录位于同一直径两端的两个百分表测量值b’和b”或两个测点的轴向测量值。

记录形式C、当测量值a1=a5及b1’-b1”= b5’-b5”时,应视为测量正确,测量值为有效。

D、轴对中时,两轴应同时转动,对中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凸缘联轴器装配时,两半联轴器端面应紧密接触,两轴的对中偏差:径向位移应小于0.03mm,轴向倾斜应小于0.05/1000;②弹性套柱销联轴器装配时,两轴的对中偏差及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对中允许偏差及端面间隙单位:mm联轴器外径D对中偏差值端面间隙S 径向位移轴向倾斜71~106 0.040.2/1000 2.0~4.0130~1900.05 2.0~5.0224~250 4.0~6.0 315~4000.08475 5.0~7.0 600 0.10③叠片挠性联轴器装配时,应符合下表规定:叠片挠性联轴器对中允许偏差5.5泵保护措施5.5.1整体安装的泵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重要部位及易损部件的防护;5.5.2泵在吊装过程中不得在泵体薄弱部位、精加工面附近部位及重要易损部位挂靠吊装工具,有吊装吊耳的泵应用吊耳吊装,无吊装吊耳的泵应捆扎结实吊装;5.5.3泵的安装环境应干净、整洁无异物,道路平整、畅通;5.5.4泵吊装就位后应及时封闭进出口法兰或其它敞口部位,防止异物进入泵体;5.5.5泵的油杯等易损、易丢失部件应拆卸下来妥善保管,待单机试车时安装使用;5.5.6泵吊装就位后应设防护栏,搭设遮盖棚,不进行施工时,用彩条布遮盖泵体。

5.6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5.6.1 附属设备安装后要对介质为油、气的设备,现场试压后,进行倒空和吹扫,保证腔体清洁、无异物;油系统和密封系统的油箱、缓冲器、储能器、冷却器、过滤器、密封站及阀门等附属设备和附件,应满足油系统和密封系统的特殊要求,系统内不得有铁锈、灰尘、脱落的漆皮、焊渣、飞边、铁屑等异物;对成品实施保护,封闭任何敞口,应避免二次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