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秧歌教学设计

秧歌教学设计

《火火的大秧歌》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电子琴鼓锣镲手绢扇子卡片等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大秧歌的特点形式。

2、初步了解秧歌的曲调、基本动作和配器等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解、继承、东北大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来了解秧歌,进而喜欢秧歌。

教学活动设计一、视频播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1、导入:同学们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后市不平凡的一年,2009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呢?2、播放视频影片3、揭示课题《火火的大秧歌》二、小组合作,学生交流信息、整理信息分组交流整理信息三、汇报交流汇报交流秧歌的概念、秧歌的起源、秧歌的形式、秧歌的种类、秧歌受欢迎的原因、秧歌的形式、秧歌的配器等等。

四、组织活动1、听秧歌曲调2、教师弹奏秧歌的曲调、学生哼唱3、学生模仿学习扭大秧歌(教师指导基本动作和方法)4、海外华人扭打秧歌5、小儿歌五、谈谈收获写心得1、收获写道收获卡片上贴到黑板上2、让学生分别读一读写的收获六、教师总结(知识拓展延伸)满载着收获,满载着快乐,我们结束了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东北大秧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已经入选第一批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听到这个消息你们高兴吗?作为东北人你们自豪吗?其实咱们东北除了大秧歌,还有许多能够展现东北鲜活的民间、民俗的艺术形式呢!课后,我们进行调查,下节课我们再来汇报,好吗?秧歌教学内容:1、学习秧歌的舞步;2、熟悉秧歌的典型旋律3掌握秧歌的风格特点(稳中浪、稳中逗、稳中俏、火爆泼辣、幽默,富有生活气息。

)4将秧歌与生活相结合,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

课型:激情引趣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了解东北秧歌。

2、通过学生共同的参与、合作、探究,使学生能够自信地以真挚、热的情感以及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哼唱东北秧歌的典型音调、模仿打节奏,进行东北秧歌舞蹈动作的探究与创编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及“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的去探究“秧歌”的相关知识内容.在大家真实的去感受音乐、感受舞蹈、感受生活的同时,让学生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舞蹈”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让学生体验舞蹈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弘扬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念依据包括: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在音乐课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通过教师的一段舞蹈(秧歌)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艺术“秧歌”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采用音乐、舞蹈、艺术创作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互问互答”、“今天我是老师”“小组竞技赛”、“模仿室”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个音乐教学过程都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在典型的秧歌音乐及舞蹈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生活、验证自己的想法,加强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课是学生进行共同探究音乐知识及尽展才华的地方。

所以本节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觉的以“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在音乐及舞蹈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而教师只是起引领的作用。

同时,教师把全体学生的普通参与与发展不同学生的个性及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在以“东北秧歌”为主题的创作活动中尽显他们的才华。

3、“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只有实践才能找到真理,只有创造才能飞跃发展。

为此,在课堂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东北秧歌”的节奏仿打和舞步练习等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并通过学生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设问:“能否把生活中的动作,融入到舞蹈当中去”?来激发学生的进行音乐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实践,体验生活,验证自己的想法进行深入的创作活动。

同时教师经常以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验证自己的不同想法。

以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合作、表现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学习、自我创造的意识以及合作的团队精神。

4、“弘扬民族音乐,提倡学科整合,完善评价机制”。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更了解和热爱民族民间艺术,将民族艺术加以弘扬,为此选择了“秧歌”作为教材的教学内容,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音乐、舞蹈、影视、等相关的学科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达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在课堂中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前提,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础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尤其是在创作活动中,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创造的作品,对他人的作品以及教师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让学生真正的认识自我。

促进学生的发展,以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学管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欢天喜地—大秧歌》这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热爱民族音乐的教育,激发学生对本地区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并使学生掌握秧歌的典型曲调以、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并能够积极参加当地乡村的民俗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每个学生对音乐、对喜爱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在本节课中可能会在秧歌舞蹈动作的创编中以及自我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上有一定难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是音乐课的最佳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喜庆的课堂氛围、教师的一段舞蹈和几张彩色的图片等一些形式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并在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因为只有对事物有兴趣,学生才能自主自觉的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以“互问互答”的方式,自主的合作去共同学习去共同探究。

2、“观察比较、发现问题”。

现代中学生的观察能力非常的强,教师利用这点组织学生观察生活、观察图片、听赏音乐和联想事物并将其进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并把握时机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共同的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3、“艺术创作,来源生活”。

“生活是万物之本”我们任何一门艺术都来自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生活,对于疑难问题,启发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求答案并搜集生活中的素材结合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用知识得以创作,在创作中得以发展。

教具:录音机、、扇子、等。

手绢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创设情境”1.师生问好!2.师生(面带微笑)同唱:《快乐之歌》[1、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说o耶,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说o耶。

2、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握握手,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你的肩,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握握他的手。

3、走进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唱歌,走进音乐课我们一起来跳舞,走进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走进音乐课我们一起来跳舞。

][设计意图:意在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全体同学和教师都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情绪。

]师:大家想跳舞吗?生:大声齐说:“想”(每一名学生都充满激情,)师:大家想看老师跳舞吗?生:“想”(全体学生情绪高涨)3.教师表演一段民族舞蹈(秧歌)[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的兴趣]生:(面带笑容,投出羡慕的眼光,并热烈的鼓掌)师:谁能告诉我刚才这段舞蹈是一段什么舞蹈?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生:畅所欲言生(1)生(2)生(3)生{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鼓励,并对其进行正确而又适当的评价与指导)[设计意图:,教师意在由此问题引入本节课}师: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欢天喜地—东北大秧歌》,{出示板书}师:针对东北秧歌你都想了解些什么?{设计意图:教师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自己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生:根据自己的所想“畅所欲言”生{1} 生{2} 生{3} 生{4}第二环节:“解决问题”1、师:下面请大家出示自己在课下搜集到的有关‘东北秧歌’的相关资料,让我们共同进行自主式交流式的学习。

{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团结互助精神}生:出示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式的学习。

生{1} 生{2} 生{3} 生{4}师:出示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与学生共同学习。

{东北秧歌伴奏乐队分为:文场(唢呐)武场(鼓,锣,钹)}2、师:出示幻灯片{1}[表演东北秧歌的场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观察,分析,幻灯片{表情异常兴奋}齐说:“大秧歌”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什么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他们头上带是什么?生:观察,分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

生{1} 生{2} 生{3} 生{4}师:他们扭的怎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及能力}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及生活经验对幻灯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生{1} 生{2} 生{3} 生{4}师:大家有没有信心超过他们,有没有勇气向他们提出挑战呢?[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尝试]生:一口同声的说:“有”{有的同学甚至已经手拿道具走到舞台前。

}3、师播放师:我们几位挑战者都以经走到舞台前了,现在老师有一个提议,我们在坐的其他同学当他们的“啦啦队”怎么样?一会音乐响起我们“啦啦队”的同学也可以手拿道具随音乐舞动以下。

生:随音乐扭起大秧歌(面带笑容)挑战者生{1} 生{2} 生{3} 生{4}其它同学手拿道具随音乐舞动。

师:刚才我们扭秧歌的时候为我们伴奏的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的什么音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齐说:“东北大秧歌音调”4 、师:那么,在我们听赏着典型的东北秧歌音调,扭起东北秧歌时,你从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呢?好!下面请大家针对“东北大秧歌”提出你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师生、生生的互问互答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纷纷举手将自己在音乐和舞蹈中发现的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寻求同学的帮助,寻找正确答案。

师:引导学生共同在音乐中、在生活中寻找答案阐述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共同的讨论、分析、研究问题、各别地方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师生之间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生A:走到舞台前带领大家一起哼唱“东北秧歌”的典型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记东北秧歌的典型音调}生:全体学生随之哼唱,并随旋律做出各种动作。

师:出示幻灯片(2){唢呐、锣、鼓、钹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生B: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对这几件乐器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师:对于这几件乐器,大家想不想真正的演奏一下呢?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回答{齐说:“想”}师;好!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进入我们今天的“模仿室”,我们以组为单位各组自选一件乐器进行模仿式的演奏,能演奏旋律的演奏旋律,能模仿打节奏的打节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