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势病种肛裂诊疗指南

优势病种肛裂诊疗指南

优势病种肛裂诊疗方案
一、概述
肛裂是肛肠科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传统认为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点。

中医讲本病称为“钩肠痔”、“裂痔”等。

本病多与湿、热、瘀有关,病久易致血虚津亏,肠道失于濡养,大便秘结而成.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

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

(2)主要体征:
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

多见于初期肛裂。

有反复发作史。

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
级规划教材第七版《外科学》(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疼痛、便血或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沾血,鲜血,量少。

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短,裂创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整齐有弹性,疼痛剧烈。

2、慢性期: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创底深,边缘不整,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裂创底部栉膜变厚变硬,形成栉膜带。

(三)证候诊断
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烟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肛门紧缩,
裂口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治宜行气活血止痛。

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1、长期医嘱:
普食(合并全身性疾病患者根据情况调整)
二级护理
辩证给予中药汤剂内服,每日2次。

中药塌渍治疗,每日1次。

中换药,每日1次。

酌情给予物理疗法。

2、临时医嘱
完善各项理化检查,包括
⑴入院必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电图
5)胸部X片。

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如B超、CT、MRI、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二)护理计划
1、一般护理
⑴注意生活起居,避免风、湿、热邪侵入;保持床单位清洁、衣被柔软,减少摩擦。

⑵避免剧烈活动。

⑶重症患者需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

⑷注意观察体温、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

2、专病护理
⑴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进行,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⑵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出血与大便的关系。

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健康指导
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及时治疗便秘。

②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中应多含蔬菜水果,防止大便干燥,避免粗硬粪便擦伤肛门。

③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

肛裂发生后宜及早治疗,防止继发其他肛门疾病。

四、治疗方案:原则是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

1. 内治法:
①血热肠燥:
症候: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
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治宜清热凉血,润肠通便.
方药:方选清热润便汤或增液承气汤加减。

出血甚者加地榆、槐角、蒲黄粉炭等;疼痛甚者加连翘、延胡索等.
②阴虚津亏:
症候: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治宜养阴生津,润肠通便。

方药:方选一贯煎、润肠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
症候: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治法:治宜行气活血止痛。

方药:方选桃红四物汤、六磨汤加减。

2.外治法
①局部坐浴:每天便后可用熏洗Ⅰ号、苦参汤等坐浴,有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局部清洁、减少刺激的作用。

②外敷药物治疗:可用生肌散、2%三硝酸甘油软膏外涂裂口。

③塞药法:每天便后或睡前肛泰拴、太宁拴或黄连素软膏纳肛,以清热解毒、止痛止血。

④腐蚀法:适用于反复发作的陈旧性肛裂。

可在陈旧的裂口上外涂九一丹少许,每日1-2次,待创面新鲜后可改用炉甘石散、康复新液,使得创面愈合。

3、手术治疗:
①扩肛法②肛裂切除术③内括约肌切断术等。

五、疗效评估
主要评价指标:根据患者自身症状及肛管裂口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治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

好转:症状改善,裂口或创面缩小。

未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

对裂的治疗主要是在改善患者排便不良的基础上结合手术治疗技术,明显提高中医中药治疗肛裂症例效果,中医药治疗参与率达100%。

本年度收住肛裂患者54例,治愈49例,治愈好转52例,治愈率90%,好转率95%,治愈率比上年度提高5%,好转率提高5%。

六、出院标准及随访
(一)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

2.创面愈合良好。

(二)出院医嘱
1.中药塌渍治疗。

2.门诊复查换药治疗。

(三)生活起居、饮食指导及注意事项
⑴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防止便秘,蹲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肛门部瘀血。

⑵注意饮食调和,多喝开水,多食蔬菜,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⑶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的活动或定时行肛门括约肌运动。

⑷及时治疗内外痔,注意保护肛门部清洁。

(四)随访时间及注意
门诊随访3月。

如病情有变化,应到医院就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