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 RECIST 1.1教学内容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 RECIST 1.1教学内容
▪ 所有的靶病灶测量直径相加
Sum of Diameters
14
基线评估
评估肿瘤负荷
评估病灶
是否有至少一个可测量病 灶?
如果研究方案规定一定要有可测
No
Yes
量病灶,则该患者排除
定义所有的病灶
非靶病灶
靶病灶
15
治疗后评估
• 根据实验方案设定的正常周期
• 若没有特别规定,则每两个治疗周期进行一次评估
15 mm
➢将淋巴结靶病灶的最短径与非淋巴结靶病灶的最长径相加,则是 “ Sum of diameters”.
3
长轴 vs. 短轴
4
靶病灶的选择
5
靶病灶的数目
➢每个器官最多2个,总共5个—代表所有涉及到的器官
例外:在随机临床研究中,若只作为观察疾病进展,不作为首要终点,则3个靶病灶可接 受 双器官被认为是同一器官(肺,肾) 淋巴结被认为是同一个器官。当存在多个部位时,从每一个部位选择一个作为靶病灶
➢靶病灶必须在研究初始即基线时选定,并贯穿整个研究期间
不可在研究回顾时更改或增加 注意:如果患者仅有一个靶病灶,那么细胞学/组织学确认必须取得,以确认疾病状态 。
6
非靶病灶
➢不可测量的病灶
小病灶(长径<10mm,恶性淋巴结短径>10mm但<15mm) 骨病灶,脑膜病灶,腹水,胸腔/心包积液,淋巴管播散,腹部肿块(未被影像学证实) ,囊性病变
• 同一器官内多个病灶
▪ 可以在CRF表中将同一器官中出现的多个病灶作为单独的项目记录为非靶病 灶(如 “多个盆腔淋巴结肿大”)
10
测量方法
CT or MRI
▪ 在基线时以及follow up期间,评估的机器及方法必须一致 ▪ 特殊情况:增强及患者不耐受
胸部CT不需要增强 腹部MRI
11
测量方法
▪ 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 所有的非淋巴结病灶消失 • 任何恶性淋巴结短轴减小值<10mm.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靶病灶中存在淋巴结性的,则直径之和不可能为0
▪ 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 对比基线,靶病灶的直径之和减少应至少30% (非淋巴结病灶的长轴,淋 巴结病灶的短轴)
• 临床病灶 • 胸部X片:仅用于被充气的肺组织包围的清晰的病灶 • 超声:不推荐使用 • 内窥镜/腹腔镜不推荐作为肿瘤的评估。但可以用来确认病理反应及复发。 • 肿瘤标志物:不单独作为肿瘤反应的评估。但是考虑到治疗后的CR,需
要进行标准化。 • 细胞学/组织学可以用来区分PR和CR。
12
测量方法
8
特殊病灶
• 囊性病灶
▪ 单纯性囊肿:良性病变 不可作为癌性病灶 ▪ 囊性转移:符合可测量病灶的定义的作为可测量病灶。但是,如果同一个患
者中还存在非囊性病灶,Βιβλιοθήκη 该囊性病灶不建议作为靶病灶。9
特殊病灶
• 既往局部治疗野内出现的病灶
▪ 除非能够证明出现疾病进展,否则不作为可测量病灶。研究方案应该详细描 述该种病灶作为可测量病灶的条件。
1
靶病灶
•必须是可测量的 ➢非淋巴结病灶
至少单维可精确测量, 记录最长径(LD)
单一可测量病灶最长轴需符合以下条件: CT扫描 10mm( CT扫描层厚不大于5mm) 临床常规检查仪器 10 mm (肿瘤病灶不能用测径仪器准确测量的应记录为不可测 量) 胸部 X-射线 20 mm
➢淋巴结病灶:病理学增大且可测量,单个淋巴结CT 扫描短轴须 ≥15 mm(CT扫描层厚推荐不超过5 mm)。
• 记录病灶的测量值,并记录靶病灶的直径总和“Sum of Diameters” • 评估新发病灶 • 保证在整个研究期间使用同样的评价方式,成像技术及参数(层面厚度,是否
增强等)
16
肿瘤反应评估
• 评估靶病灶(TL)
• 评估非靶病灶(NTL)
• 寻找新发病灶(NL)
• 特定时间点的总疗效评估 Overall Response(依据TL,TNL,NL的结果) • Complete Response = CR • Partial Response = PR • Progressive Disease = PD • Stable Disease = SD
FDG-PET 扫描
➢ 生理成像扫描—葡萄糖代谢
▪ 无法判断解剖体积 ▪ 成像强度与解剖体积大小不成比例 ▪ 不能用于靶病灶大小的评估
➢ 可用来辅助诊断PD,最终的确认需要CT
▪ 根据具体情况会有不同
13
基线评估
在第一次研究治疗前4周内 补获所有的肿瘤病灶
▪ 确定可测量的病灶及不可测量的病灶
选择靶病灶和非靶病灶
➢符合靶病灶的要求但是因为靶病灶数目选择的有限性而没有被选择的病 灶
➢必须在基线时就存在,并贯穿整个研究期间
研究回顾时不可改变
7
特殊病灶
骨病灶
▪ 骨扫描,PET及平片—仅用来证明病灶是否存在 ▪ 溶解性或混合溶解/再结晶:如果有CT(或MRI)可识别的软组织且符合
可测量病灶的定义,则该种病灶是可测量病灶 ▪ 再结晶病灶:不可测量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 Respond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Wenwen Jiang
Copyright © 2016 QuintilesIMS. All rights reserved.
Agenda
❖可测量病灶 ❖测量方法 ❖评估方法 ❖肿瘤反应评估
19
肿瘤反应评估—靶病灶
▪ 疾病进展(Progress Disease, PD)
• 和研究期间最小的直径总和相比,靶病灶的直径总和需增加至少20%。 • 并且直径总和的绝对值增加应至少5mm
➢适合测量且可重复测量:边缘清晰,易于测量且要远离影响图像质量的 任何可能
2
靶病灶—淋巴结的测量
➢淋巴结测量的原则
测量短轴(SHORT axis)
✓ 当短径≥15mm时为靶病灶 ✓ 当短径>10mm且长径<15mm时属于非靶
病灶 ✓ 当短径<10mm时为正常淋巴结
Short axis
25 mm
Long axis
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对缓解进行确认
17
肿瘤反应评估
• 是否需要对缓解进行确认?
▪ 肿瘤缓解作为研究的首要终点时,需要对缓解进行确认 ▪ 肿瘤缓解仅作为次要终点,则不需要进行确认
• 随机临床研究中,SD及PD为首要终点,缓解率对结果没有影响 • 对照组可以对研究结果提供解释
18
肿瘤反应评估—靶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