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20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最新2020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A.5. 3 米
B. 4.8 米
C. 4.0 米
D.2.7 米
9.如图,在矩形 ABCD 中,E、F 分别是 DC、BC 边上的点,且∠AEF=90°则下列结论正
确的是( )。
A、△ABF∽△AEF
B、△ABF∽△CEF
C、△CEF∽△DAE
D、△DAE∽△BAF
10.为了测量被池塘隔开的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如图图形,其 中 AB⊥BE,EF⊥BE,AF 交 BE 于 D,C 在 BD 上.有四位同学分别测量出以下四组数据: ①BC,∠ACB; ②CD,∠ACB,∠ADB;③EF,DE,BD;④DE,DC,BC.能根据所测数 据,求出 A,B 间距离的有( ).
5 (1)如图 1,连接 DQ 平分∠BDC 时,t 的值为 ; (2)如图 2,连接 CM,若△CMQ 是以 C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 t 的值; (3)请你继续进行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 ①证明:在运动过程中,点 O 始终在 QM 所在直线的左侧; ②如图 3,在运动过程中,当 QM 与⊙O 相切时,求 t 的值;并判断此时 PM 与⊙O 是否 也相切?说明理由.
5.如图,点 A(t,3)在第一象限,OA 与 x 轴所夹的锐角为 α,tanα= 3 ,则 t 的值 2
是( )
A.1
B.1.5
【答案】C
C.2
D.3
[
6.反比例函数
y=-
3 x
的图象上有
P1(x1,-2),P2(x2,-3)两点,则
x1

x2
的大小关
系是( )
A. x1>x2 【答案】A
B. x1=x2

【答案】 3 5
【解析】∵∠C=90°,AB=5,BC=3,∴sinA= BC = 3 ,故答案为: 3 .
AB 5
5
13.如图,点 在 的边 上,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 ∽ ,这个条件可以
是 ______________.
【答案】∠C=∠ABP(答案不唯一) 【解析】 因为有公共角∠A,所以当∠C=∠ABP 时,△APB∽△ABC(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C=∠ABP(答案不唯一).
(测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已知 b 5 ,则 a b 的值是( )
a 13
ab
A. 2 3
【答案】D
B. 3 2
C. 9 4
D. 4 9
2.如图是由 4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限内画出△A2B2C2,并求出
S :S △A1B1C1
△A2B2C2
的值.
24.(7 分)如图,一次函数 y=mx+n(m≠0)与反比例函数 y= k (k≠0)的图象相交 x
于 A(﹣1,2),B(2,b)两点,与 y 轴相交于点 C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 D 与点 C 关于 x 轴对称,求△ABD 的面积.
28.(本题 12 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6cm,AD=8cm,点 P 从点 B 出发,沿对角 线 BD 向点 D 匀速运动,速度为 4cm/s,过点 P 作 PQ⊥BD 交 BC 于点 Q,以 PQ 为一边作 正方形 PQMN,使得点 N 落在射线 PD 上,点 O 从点 D 出发,沿 DC 向点 C 匀速运动,速 度为 3m/s,以 O 为圆心,0.8cm 为半径作⊙O,点 P 与点 O 同时出发,设它们的运动时 间为 t(单位:s)(0<t< 8 ).
A.1 组
B.2 组
【答案】C.
C.3 组
D.4 组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1.若 与 成反比例,且图象经过点
,则 ________.(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解析】 ∵与 成反比例,
∴可设 ,
又∵图象经过点

∴k=-1×1=-1

.
12.在 Rt△ABC 中,∠C=90°,AB=5,BC=3,则 sinA=
18.如图,P 是∠α 的边 OA 上一点,且点 P 的坐标为(3,4),则 sin =____________.
19.三棱柱的三种视图如图,在△EFG 中,EF=8 cm,EG=12 cm,∠EGF=30°,则 AB 的长为_____ cm.
20.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几何体的从上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这样搭建
交 BF 于 E,求证:AE=BE.
F A
M E
BD
O
C
23.(6 分)如图,△ABC 三个定点坐标分别为 A(﹣1,3),B(﹣1,1),C(﹣3,2).
(1)请画出△ABC 关于 y 轴对称的△A1B1C1;
(2)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将△A1B1C1 放大为原来的 2 倍,得到△A2B2C2,请在第三象
A.1 组
B.2 组
C.3 组
D.4 组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1.若 与 成反比例,且图象经过点
,则 ________.(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12.在 Rt△ABC 中,∠C=90°,AB=5,BC=3,则 sinA=

13.如图,点 在 的边 上,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 ∽ ,这个条件可以
25.(7 分)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来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 这栋楼的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案,具体测量情况如下: 如示意图,小明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到点 E 处时,可以使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 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时,测得小明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 CD=1.
C.
D.
3.如图,在△ABC 中,E、F 分别是 AB、AC 上的点,EF∥BC,且 AE 1 ,若△AEF 的 EB 2
面积为 2,则四边形 EBCF 的面积为( )
A.4
B.6
C.16
D.18
4.在 Rt△ABC 中,∠C=90°,若 sinA= 3 ,则 cosB 的值是( ) 5
A. 4 5
B. x1=x2
C. x1<x2
D. 不确定
7.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 20cm2,设该长方形一边长为 ycm,另一边的长为 xcm,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8.某同学的身高为 1.6 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 1.2 米,与他相邻的一棵树
的影长为 3.6 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B 卷)
(测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已知 b 5 ,则 a b 的值是( )
a 13
ab
A. 2 3
B. 3 2
C. 9 4
D. 4 9
2.如图是由 4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 )
A.
B.
B. 3 5
C. 3 4
D. 4 3
5.如图,点 A(t,3)在第一象限,OA 与 x 轴所夹的锐角为 α,tanα= 3 ,则 t 的值 2
是( )
A.1
B.1.5
C.2
D.3
6.反比例函数
y=-
3 x
的图象上有
P1(x1,-2),P2(x2,-3)两点,则
x1

x2
的大小关
系是( )
A. x1>x2
14.若
,则
=________.
【答案】
15.完成某项任务可获得 500 元报酬,考虑由 x 人完成这项任务,试写出人均报酬 y
(元)与人数 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y= 500 x
【解析】∵由 x 人完成报酬共为 500 元的某项任务,
∴xy=500,
即:y= 500 . x
故答案为:y= 500 . x
从上面看可得到一行正方形的个数为 3.
3.如图,在△ABC 中,E、F 分别是 AB、AC 上的点,EF∥BC,且 AE 1 ,若△AEF 的 EB 2
面积为 2,则四边形 EBCF 的面积为( )
A.4
B.6
【答案】C
C.16
D.18
∴S△ABC=18, 则 S 四边形 EBCF=S△ABC-S△AEF=18-2=16. 故选 C.
2m,CE=0. 8m,CA=30m(点 A、E、C 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小明的身高 EF 是 1.7m,请 你帮小明求出楼高 AB.(结果精确到 0.1m)
26.(8 分)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m+6)x+3m+9=0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 x1, x2. (1)求证:该一元二次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 n=4(x1+x2)-x1x2,判断动点 P(m,n)所形成的函数图象是否经过点 A(1, 16),并说明理由.
4.在 Rt△ABC 中,∠C=90°,若 sinA= 3 ,则 cosB 的值是( ) 5
A. 4 5
B. 3 5
C. 3 4
D. 4 3Biblioteka 【答案】 3 5【解析】
在 Rt△ABC 中,∵∠C=90°,
∴∠A+∠B=90°,
∴cosB=sinA,
∵sinA= 3 , 5
∴cosB= 3 . 5
故选 B.
是 ______________.
14.若
,则
=________.
15.完成某项任务可获得 500 元报酬,考虑由 x 人完成这项任务,试写出人均报酬 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