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团队绩效的文献综述摘要:对于组织的高效运作,创建高绩效的项目团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影响项目绩效的项目关键成功因素进行了研究。
本文从核心项目经理、团队知识共享两个方面分析绩效团队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知识共享;项目经理;团队能力;绩效一、引言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团队工作设计的广泛应用,团队知识共享已成为现代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
团队的概念提出后,学术界涌现大量关于团队的研究,如高层管理团队、虚拟团队、知识型团队都是学者研究的热门领域。
目前对于企业内部建立的团队如何实现高绩效,哪些因素影响高绩效团队等问题是亟待进行系统研究的。
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学者也各有不同的看法[1]。
二、知识共享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一)知识共享的概念知识共享指知识可以在知识拥有者与接受者之间相互交流;正是因为知识可以流动,所以知识共享是一个沟通的过程。
只是不像商品那样可以自由传送,向他人学习的时候,必须有重建的行为,必须具有知识去学习、共享他人的知识。
(二)知识共享与绩效的关系由于项目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产生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项目人员通过一个项目可从中积累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但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系统的独立性使得知识孤立地存在于单个项目内部,无法为后续项目起到参照或预见的作用,尤其对于新的项目参与人员来讲,往往都要从头开始,很难学习以往的经验教训,造成重复浪费。
因此尽可能通过知识共享的方式改变知识孤岛的现象,增加知识的供应,促进项目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项目的绩效就成为项目组织的重要目标。
(三)知识共享的障碍知识的分类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还有个人知识,团队知识和组织知识之分,知识的产生来源于个人;但一个项目团队中也有它的知识,例如有关项目的进展、项目的成本以及项目的质量等方面的知识;组织同样也具有自己的知识,组织的知识是将个人的知识和团队中的知识进行扩大,并凝结于组织的技术、专利、生产和管理方法等,甚至是组织的价值观或组织文化中,当然还包括组织的工作范式和工作习惯里。
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团队的方式来完成工作任务,将知识型员工组成一个项目团队,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来完成项目目标。
在项目团队中,由于隐性知识存在于项目成员的头脑中,不能明确地观察到,而且一旦项目完成,项目成员就会为开发新的项目而重组,团队成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断地聚集、分散、再聚集,使得团队成员的知识在这种组织的形成、消亡、再形成的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交流和更新,因此如何对知识,尤其隐形知识进行有效共享,从而应用于实际项目当中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在不断参与项目施工及管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及体会,如果这些隐性知识不能及时广泛的在企业内进行传播,那么企业的这些宝贵的财富就难以得到广泛的利用,并会随着时间与人员的流失而受到损失。
建筑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单件性,施工队承接的工程项目形形色色,一个工程一个样,就是说管理人员要不断面临新变化解决新问题,但是,就目前的建筑企业来讲,这种宝贵财富仅仅属于极少数优秀的管理人才,如何让企业全体员工共享是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领域。
知识共享的环境中总有一些特性限制或者排斥知识共享的行为。
每当组织试图改善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时,总是会碰到一大堆的问题。
如果回顾一下相关文献,会发现有大量的问题阻碍知识共享。
目前员工方面的障碍因素是最直接最具影响的,主要体现在缺乏共享意愿,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工作繁忙,缺乏时间和同事交流共享。
此外员工下还可能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而无法在同事之间共享。
其次是组织障碍,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导致沟通渠道欠缺或者不畅,管理制度规范不完善,缺乏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及配套的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规划不到位等。
最后在技术方面,技术系统的有效性和易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知识共享的障碍克服员工方面的障碍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通过组织因素的改进以及系统技术的支持来解决。
组织文化从意识形态层面对知识型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在组织中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无形的拉力。
缺少了这一环节,就难以形成有利于知识创造、传播和利用的企业内部环境,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项目团队的制度和组织文化建设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它有利于熏陶员工乐于参与知识共享,最终发展为知识共享型的组织文化。
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应保证员工之间有畅通的沟通架道,不仅同级员工、同一个项目,而且跨层级的员工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为更好的挖掘隐性知识的价值,可引入导师制或者师徒制,也可以引导培育实践社群;对知识共享进行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应当考虑到知识型员工的主导需求在于自我价值得被尊重和得到实现,对金钱等外部诱导因素则退居到次要位置,被激励动力更多的来自工作的内在报酬和满足感。
因此,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当考虑到知识型员工的特殊豁要,对其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给予公正合理的评价并给予恰当的奖励。
三、项目经理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一)项目经理是解决知识共享的核心项目知识孤岛存在导致了其管理绩效的低下,而知识共享是改进绩效的很好途径。
因此项目经理对项目成功具有重要作用,解决缺乏共享意愿,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工作繁忙,缺乏时间和同事交流共享。
(二)项目经理的能力素质但是,很多项目成功因素分析中忽略了项目经理的影响。
项目经理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是通过项目团队能力作为中间变量实现的。
即项目经理通过影响项目团队工作,进而间接影响项目绩效。
因此,分析项目经理对项目团队能力的影响关系能够为研究项目经理对项目绩效影响机制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项目经理评价是从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方面进行评价。
项目经理应具备的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开发能力、公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团队有效性的角度分析,认为团队建设和管理因素是影响建设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具体可细分为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冲突解决能力、团队创新能力、团队凝聚力和知识共享程度等指标。
从项目团队能力入手,发现一些学者分别从团队协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凝聚力三个方面验证了三者对项目绩效有重要影响。
因而,将团队协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凝聚力作为衡量项目团队能力的指标。
(三)项目经理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团队凝聚力体现了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留在团队中的愿望,具体可由与成员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成员思维的一致性来衡量。
团队协作能力是团队成员之间共同承担工作和分享社会关系的程度,具体可由成员间知识共享、信任和对团队目标的服从程度来衡量。
在团队凝聚力方面,冲突管理能力、组织沟通能力等领导力方面和工作主动性、努力程度等隐性工作态度方面在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上表现突出。
项目经理的冲突管理能力和组织沟通能力出色,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而工作主动性、努力程度等工作态度更高,可以使项目团队成员相信跟随项目经理能够使自己获得更多利益。
良好的团队氛围和跟随项目经理的信念,能够提高项目团队成员在团队中的归属感,提高团队凝聚力。
(四)项目经理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影响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项目经理的冲突管理能力、授权、领导能力、组织沟通能力等领导力方面和影响力、知识水平、自信等隐性个人素质方面表现出色,将对团队协作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团队协作的内容之一是团队工作任务的共担,授权团队成员工作的程度越高,团队成员更能利用自己的专业和个人优势帮助项目经理完成任务,实现项目团队工作的共担。
与团队凝聚力相比,就显示出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的高低对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影响很大。
团队协作不仅需要更多地授权团队成员的工作,而且需要项目经理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工作经验来合理分配项目团队成员工作和达到团队工作目标。
相较于项目经理的组织沟通能力、冲突管理能力等领导力方面,项目经理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自信和责任心等对团队沟通能力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四、结论项目团队随着项目管理的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
随着现代组织的发展,横向的快速反应团队和工作单元对于有效的项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项目团队具有目标性、时间性、临时性等特点,项目团队的绩效往往会因为项目的开发周期长、人员的不确定性和效益的不可预测性等问题而难以识别。
项目管理者对于项目团队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项目团队的特点之一。
项目管理者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他的知识结构、经验水平和管理艺术,甚至其个性特点都对项目团队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对于项目管理者的考核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为塑造高绩效团队,首先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然后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使团队绩效得到提升,进而提高组织绩效。
本文只是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影响高绩效团队的基础因素,包括核心项目经理、团队知识共享,只能为组织建立高绩效团队提供粗浅而有限的参考。
具体的因素影响程度还须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1] 张宁. 项目团队组织中知识共享障碍的克服[ J]. 理论与现代化,2010,(7):117-118[2] 蒋慧杰,李丽红,梁晓琴,知识共享促进知识资本放大的机理分析[ 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3):30-34[3] 王洋,陈勇强. 工程承包企业项目经理对项目团队能力的影响分析[ J]. 科技管理研究,2013,(6):119-122[4] 颜卫彬,王环. 高绩效团队影响因素研究[ J]. 企业纵横,2010 ,(5):114[5] 孟宪海. 知识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J]. 企业经营管理,2011,(2):119-120⑹樊兴菊,李海涛,陈通.项目团队关键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绩效管理,2014,( 1): 102-104[7] 彭正龙, 赵红丹. 团队差序氛围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1, ( 8):1208-1212[8] 黎志锋.知识团队的绩效控制与评价[J ].绩效管理,2010, (1): 55-56[9] 袁剑波,陈赟,宋扬. 工程项目任务团队学习厌恶效应最小化规划模型[ J]. 公路与汽运,2010,137 :145-149[10] 常涛,廖建桥. 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 J].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