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4年级阅读要求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6年级阅读要求1.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调整)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4.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一)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从上下文字面描述上进行理解《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简朴”是什么意思?从上文看总理办公室的陈设:“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接后文看从总理深夜工作时的饮食有:“一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

”我们从这样的描述中一下就可得出此处“简朴”就是样数少显得简单饮食普通显得朴素的意思。

比如《翠鸟》一文“鲜艳”一词,下文有“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么一段文字。

它本身已能够说明“鲜艳”了。

二、从课文描写的情境入手理解《小抄写员》中:“他(叙利奥)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手,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回到床上去睡。

”理解“蹑手蹑脚”一词,我们可让学生想象叙利奥瞒着父亲,深夜起来悄悄地替父亲抄写签条,为了不惊醒家人,不让家人发现这个秘密,他的动作一定很轻、很慢,从中我们体会到走路时小心谨慎、轻手轻脚的样子就叫“蹑手蹑脚”。

三、从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海滨小城》一文中“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一句中要理解“甚至”,先要弄清“打扫得十分干净”与“连一片落叶都没有”的关系是:后者比前者的程度深,值得一提,非常突出,所以用“甚至”。

所以“甚至”这个词,它往往出现在一个句子的后半部分,是在前半句意思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深,四、观察插图促进联系上下文理解“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

”前文我们已从枝干多得不可计数体会到榕树大,“卧”字是对榕树庞大的形象说明,再看看插图中巨大的树冠绵延伸展,占地极宽,就能理解到“卧”在这里有横躺,绵亘很宽的意思在里头,从而进一步感悟到榕树的雄壮。

五、用替换词语的方法理解《第一场雪》:“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什么是“骤然”?边读边想,把“骤然”换一个词,看是否能讲得通,很自然地想到“突然”、“忽然”,问题就解决了。

练习一一、在文中用“”划出相关语句,解释的带点词语。

1.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二、请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释下面的词语。

1.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三、先理解下面带点的字,再写出整个词语的意思。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了迷,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座”在文中指:。

“虚”在文中指:。

“座无虚席”在文中指四、从词语的本义,想到词语的引申义。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理解成语分三步:①逐字解。

张:冠:戴:②解本义:“张冠李戴”原来指:③解比喻或引伸义:“张冠李戴”现在指练习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一棵大树,它自命不凡,常常吹嘘自己的本领。

一天,它对大地说:“谁也没有我本领大。

夏天的太阳多热呀,像个大火球,可我能用我的手臂遮挡住炽热的光线,给那些走累了的过路人提供凉快的歇脚地方,我的枝杈还能为爱玩的年轻人来搭秋千,让他们愉快地荡来荡去……”大树越说越得意,它环视四周,讥笑房屋矮小,大地的低下,自认为伟大无比。

人们经常在它脚上浇水,在它树荫下点蜡烛,它把这些都看作是对它的崇拜。

于是它更加飘飘然,目空一切。

天下雨了,人们为了躲避雨淋,成群结队地挤在树下,但它却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式,拼命地摇晃,以示自己是那么了不起。

月夜里,当月亮透过大树的枝叶照到大地的时候,大树就说:“大地,你看看,月亮都是先由我来享受,然后才轮到你。

”大地对它的无理挑衅根本不予理睬。

一天傍晚,乌云翻滚,不一会儿,刮起了特大风暴。

大树一看,四周一片混乱,过路的人们四处跑个不停,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到它下面来避风雨。

小鸟也进了远处的房屋。

大树在风雨中抖动着,它慌得不知所措,但怕人讥笑,仍故作镇静,硬挺着腰杆,不一会儿,它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脚跟松动了。

它羞愧地对大地说真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有力量的从此以后它不再也不敢吹嘘了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目空一切:不知所措:诺曼底号遇难记(1)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这条航线。

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2)“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了。

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尺,宽二十五尺。

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3)雾愈来愈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

轮船缓缓行驶着。

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4)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

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重又特别大。

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5)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

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在临头,葬身鱼腹了。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6)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诺曼底”号上有28名船员,一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7)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8)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救出去。

”(9)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0)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

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二副拚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象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11)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12)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13) “船长叫我吗?”(14) “炉子怎么样了?”(15) “海水淹了。

”(16) “火呢?”(17) “灭了。

”(18) “机器怎样?”(19) “停了。

”(20)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21)大副回答:(22) “到!”(23)船长问道:(24) “我们还有多少分钟?”(25) “二十分钟。

”(26)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

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27) “在,船长。

”(28)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29)大家立时不出声了。

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30)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难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31)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32)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33)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34)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35)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36) “快干!”船长又叫道。

(37)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38)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39)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行使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慌失措——()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沉:①没入水中,跟“浮”相对。

②深入,程度深。

(1)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2)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3.“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请你在第(38)自然段中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4.根据解释,在第(30)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闯祸;制造祸端。

()(2)不惜牺牲自己去拯救别人。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惊恐万状——猝然而至——6.填空。

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