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第一课时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最慢。
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传递信息4.声音的利用:传递能量测量距离检测物质是否存在缺陷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5.乐音的三特征: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色:由材料和结构决定。
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 大象鳄鱼地震海啸等6.声音的分类:可听声:20HZ----20000HZ 人说话的声音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蝙蝠海豚鲸B超在声源处减弱7.减弱噪音的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到达人耳处减弱8.声音的特殊利用:利用音色和音调来鉴别物质是否存在缺陷。
二、习题:有一个山峡宽1200m,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大喊一声,他听到头两次回声的时间差是5s,求该人离峭壁的距离分别是多少?第二课时光光的反射自然光源:太阳等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人造光源:电灯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3.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一种假想。
可见光4.光的分类: 红外线:波长长,有热效应。
(遥控器) 看不见的光紫外线:波长短,有荧光效应(验钞器)红、橙、黄、绿、蓝、靛、紫。
5.光的色散: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白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黑色 6.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整。
7.两种反射 都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反射面曲面粗糙。
8.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相交而成,用眼可看到也可用光屏接收到。
9.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用眼可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成正立、等大、左右倒置的虚像。
10.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根据反射定律作图:先画法线。
11.两种反射作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先找像点。
1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透明物体: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13.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凸面镜:使光变得发散。
14.三种镜子:平面镜:改变光路都可以成像。
凹面镜:使光变的会聚第三课时光的折射透镜1.光在不同种或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折射规律:①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③当光线从密度小的介质进入到密度大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④当光线从密度大的介质进入到密度小的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4透镜的分类: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注:对于会聚和发散要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做对比,是以入射光线为参照物折射光线的变化情况。
5.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物远像变大。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6.眼睛与眼镜:近视眼: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远视眼: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减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第四课时物态变化1.温度: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3.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五会”会选:估测被测液体温度后选择合适的量程。
会看:看清0刻度、量程、分度值。
会放: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使温度计接触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会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读数时玻璃泡必须停留在被测液体中,并且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会记:记录温度示数和单位5.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转化:固② ④液 气①熔化 吸热 ②凝固 放热 ③凝华 放热 ④升华 吸热 ⑤液化 放热 ⑥汽化 吸热6.汽化的两种方式:6.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
7. 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的形成: ①云、雨、雾、露都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②雪和霜都是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第五课时 电学初步1. 电荷:也叫电,物质的一种属性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像相互吸引③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 物体带电的本质:得失电子。
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3.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超导体①③⑤ ⑥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超导体:在一定温度下实现零电阻。
产生:电荷的定向移动。
4.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5.电流的三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
用来表示电流强度的物理量6.电流: 单位:A mA μA 测量:电流表8. 电路: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通路:电路处处联通的电路9. 电路的三种状态 断路也叫开路:电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
电源:提供电能,为电路提供持续电流。
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输送电能,同时也在消耗部分电能 串联:将电路元件顺次连接的电路 11.电路的连接方式:并联:将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混联:串联和并联组成的混合电路。
12.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划分不绝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0.电路中部分的作用推动电荷发生定向移动,产生持续电流。
13.电压:单位:V测量:电压表①串联:I=I1=I214.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②并联:I=I1+I2①串联:U=U1+U215.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②并联:U=U1=U2第六课时电阻欧姆定律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电阻电阻:单位: Ω影响因素:R=ρL/s (t)金属类导体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绝大多数非金属导体随温度升高电阻减小变阻箱: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个数实现变阻3.变阻器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长度实现变阻。
常见接法:一上一下4.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在接入电路时,将滑片放在阻值最大处,保护电路5.电阻的串联:R总=R1+R2R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值都要大。
6.电阻的并联:1/R 总=1/R 1+1/R 2 R 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值都要小。
7.在两个电阻并联中,若一个阻值不变,另一个阻值增大,R 总增大。
R 总=R 1R 2/R 1+R 2 (上乘下加)8.并联电阻简化:将前两个电阻上乘下加后再与第三个上乘下加并联:R 总=R/n均匀拉伸:R 拉=n 2R 10.电阻丝的均匀拉伸与对折对折:R 拉= R /n 2 测定值电阻 原理:R=U/I 11.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 原理:P=UI 只测一次,因为小灯泡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12.滑动变阻器的2种作用:①凡是在测量实验中,除保护电路外,还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作用。
(小灯泡功率实验除外)②凡是在验证实验规律的试验中,除保护电路外,还起多次测量排除实验偶然性,验证实验规律普遍性的作用。
13.欧姆定律:I=U/R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七课时 等效电路图 电路故障分析9.相同阻值的串并联 串联:R 总=nR1.等效电路图就是将一个复杂的电路通过适当的方法改画出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
2.画等效电路图的几种方法:①电流分析法:判断电流的流径。
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在这个过程中,若电流不出现分支,那么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出现分支,则各支路之间是并联。
②拉线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者电源,则可将导线任意拉伸或缩短。
③去表法:在电路中,将电压表看成是断路,将电流表看成是导线。
④标号法:将电路中各接线柱标为1和2,若连接为1212···,电路元件之间是串联;若连接为1122·····电路元件之间是并联。
⑤等势法3.电路故障分析方法:①利用电表分析法:a:电流表示数正常,电压表无示数:原因:电压表损坏;电压表接触不良;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b: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原因:电流表短路;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
c: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原因:两表同时短路;干路断路。
②:利用导线检测。
习题1R1 R2 R3习题2R1习题3习题4习题5 习题6R1R2R4R3R1R2R3R4R1R2R3R1R2 R3R4习题7习题8习题9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做电学实验时,出现一处故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R 1短路。
B.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R 2断路。
C.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R 1断路。
D.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实数,则R 2短路。
习题10.在如图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发现亮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指在零刻度线不动,电压表有明显的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灯泡L 2短路B. 灯泡L 2断路C.灯泡L 1断路D. 两灯都短路第八课时 电功 电功率 电热 R1 R2 R2R3 R4 R5 R6 L R1 R2L2 L1电流所做的功。
1.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2.电功的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kw/h 1kw/h=3.6×106J3.电功的计算:W=UIt=Pt4.测量:电能表①220V 10A(20A):该电能表只能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额定电流为10A,瞬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超过20A.②3000r/KWh:电能表表盘转3000转消耗电能1KWh.电流在单位时间做的功。
5.电功率:单位:W kw计算公式:P=UI=W/t6.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①额定电压是由用电器本身决定,实际功率是由实际电路决定。
②U2实/U2额=P实/P额例:220V 60W的物理含义:220V,额定电压,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220W,最大功率是60W;一般在计算时,看见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先算电阻,(P=U2/R)同时还可计算出额定电流。
7.电热: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8.电热器:主要部件是发热体,由电阻较大,熔点高的材料制成。
它的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
9.计算:Q=I2Rt10.家庭电路: ①元件:电源线电能表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
②家庭电路:一火一零220V 。
③开关、保险丝接在火线上。
11.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①整体代入法:利用基本公式和推导公式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在计算时,要先选公式,选择在题目中含已知量最多的公式进行计算。
(P=W/t=UI=U 2/R=I 2R ,只在纯电阻电路中适用) ②分步法:在任何一个复杂或者简单的电路中,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