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通信铁塔11.1一般规定11.1.1 通信铁塔检测是为了保证铁塔质量,对已经安装完成的钢塔桅结构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查、测量。
11.1.2 通信铁塔下列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1 铁塔基础;2 铁塔构件;3 连接节点;4 防腐涂层;5 整体结构。
11.1.3 通信铁塔检测前应检查下列技术文件:1 钢筋、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报告;2 钢材原材料、螺栓、焊接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抽检报告;3 构件、零部件尺寸偏差检验报告;4 铁塔焊缝质量检验报告;5 构件涂层质量检验报告;6 基础隐蔽工程竣工验收资料;7 铁塔设计图纸。
11.1.4 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 混凝土钢筋检测仪1)钢筋直径测量范围:不小于32mm;2)钢筋直径测量最大误差:不大于1mm;3)具备密集钢筋模式功能、数据修正功能及分析处理功能。
2 超声波探伤仪1)工作频率范围:1MHz~5MHz;2)调节精度: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内;3)调节量:步进级每挡不大于2dB,总调节量应不小于60dB;4)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5)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3 涂层测厚仪1)测量范围:不小于1000μm;2)准确度:不大于±3%;3)分辨率:不大于1μm。
4 非金属超声检测仪1)声时精度:0.05μs;2)接受灵敏度:不大于10μV;3)放大器带宽:5Hz~500kHz。
5 超声波测厚仪1)分辨率:0.01mm;2)测量范围:0.6mm~300mm;3)声速:1250m/s~10000m/s。
6 经纬仪1)测角精度:1”;2)最小视距:1.3m;3)望远镜视场角:1°30’。
11.1.5 检测完成后应参照附录表A.0.26的格式填写检测记录。
11.2铁塔基础11.2.1 铁塔基础下列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1 混凝土强度检测;2钢筋配置检测;3 混凝土缺陷检测;4基础尺寸检测。
11.2.2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应符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的有关规定。
11.2.3 钢筋配置检测可分为钢筋位置、直径和数量等项目,宜采用非破损的电磁感应法进行检测。
11.2.4 混凝土外观缺陷和内部缺陷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1外观缺陷检测可分为麻面、蜂窝、孔洞、裂缝、漏筋等项目,宜采用目测与尺量的方法检测;2 内部缺陷检测可分为内部空洞和不密实区的位置、范围和裂缝深度等项目,宜采用超声法等非破损方法检测,必要时可采用局部破损方法对非破损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3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时,应符合《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的有关规定。
11.2.5 基础尺寸检测可分为构件截面尺寸、预埋件位置尺寸和基础标高等项目,宜采用尺量方法检测,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11.3 铁塔构件11.3.1铁塔构件下列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1尺寸检测;2缺陷与损伤检测;3变形检测。
11.3.2铁塔构件检测宜在构件制作完成后,现场整体安装前进行。
11.3.3 构件尺寸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取平均值作为该尺寸的数值,并应扣除涂层的厚度:1 钢材的厚度应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测定,测量方法应符合《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方法》GB/T 11344的有关规定;2构件长度等其他尺寸可采用游标卡尺、钢卷尺等进行测量。
11.3.4构件缺陷与损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1构件裂纹的检测可采用观测法或渗透法,采用渗透法时应符合《无损检测渗透检测》JB/T 9218的有关规定;2构件的折叠、夹层、分层、夹渣等缺陷采用观察法。
11.3.5 构件变形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1构件长度不大于6m的构件变形,可采用拉线的方法进行检测。
从检测两端拉紧一根细钢丝或细线,然后测量构件跨中位置与拉线之间的距离,该数值即是构件的变形量。
2 构件长度大于6m的水平构件变形,可采用水准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构件的支座与跨中的相对高差。
观测点应沿构件的同一棱线或边线上布设,每一构件不得少于5点,取最大值作为变形量。
3 构件长度大于6m的竖向构件变形,可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方法检测。
观测点应沿构件的同一棱线或边线上布设,每一构件不得少于5点,取最大值作为变形量。
11.4连接节点11.4.1连接节点下列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1 焊缝外观检查;2 无损探伤;3 螺栓连接状况检查;4 螺栓施工扭矩检测;5 节点板及法兰连接贴合检查;6 插接单管塔套接长度检测。
11.4.2连接节点检测应预置或确认下列条件:1 焊缝外观检查及无损探伤应在完成焊接24h后进行;2 螺栓施工扭矩检测、螺栓连接状况检查和节点板、法兰贴合检查应在螺栓施拧安装完1h后进行。
11.4.3焊缝外观检查,包括焊缝附近区域是否有焊渣及飞溅物、焊缝尺寸。
焊缝尺寸检测方法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
11.4.4无损探伤可采用磁粉探伤、渗透探伤、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设计要求全熔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测,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检测方法应符合《刚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 11345和《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的有关规定。
2对承受拉力的角焊缝和螺栓连接节点,应采用磁粉探伤进行表面裂纹的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 6061的有关规定。
11.4.5螺栓连接状况检查包括螺栓等级、直径,螺栓松动检查,螺栓、螺母缺失,螺栓丝扣未外露,塔柱、横杆、斜杆等构件连接螺栓穿孔率。
11.4.6螺栓施工扭矩检测应采用扭矩扳手实测螺栓的扭矩值。
11.4.7节点板及法兰连接贴合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1 抗剪螺栓连接节点板贴合采用塞尺进行贴合间隙检测;2 法兰连接实际接触面贴合采用塞尺进行贴合间隙检测。
11.4.8插接单管塔套接长度采用钢卷尺对相互套接的两段塔插入部分长度进行测量。
11.5 防腐涂层11.5.1防腐涂层下列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1 外观检测;2 涂层附着性检测;3 涂层厚度检测。
11.5.2 防腐涂层检测应预置或确认下列条件:1 涂层外观检测应在铁塔整体安装完成后进行;2 涂层附着性检测和涂层厚度检测应在涂装施工全部完成后进行。
11.5.3 涂层外观的表面漏涂、脱皮、返锈,涂层均匀性等应采用观察法检测。
11.5.4 热浸镀锌涂层附着性检测方法应符合《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12的有关规定。
11.5.5 油漆涂层附着性检测方法应符合《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的有关规定。
11.5.6涂层厚度应采用涂层测厚仪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 4956的有关规定。
同一构件应检测5处,每处应检测3个相距50mm的测点,每处3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认定为该处的涂层厚度,同一构件上15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认定为该构件的涂层厚度。
11.6整体结构11.6.1 整体结构下列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1 垂直度检测;2 接地电阻检测和沉降观测。
11.6.2 整体结构检测应预置或确认下列条件:1 铁塔垂直度检测应在铁塔安装完成后,且小于2级风、阴天或阳光未照射到结构上时进行;2 铁塔接地电阻检测应在接地工程施工安装完成后进行;3 铁塔沉降观测应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观测基准点,铁塔全部安装完成后周期性进行观测。
11.6.3 垂直度检测可分为相邻两层垂直偏差、整体垂直度等项目,宜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 的有关规定。
11.6.4 接地电阻可采用接地电阻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
11.6.5 沉降观测宜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对铁塔沉降观测基准点进行周期性测量,记录并计算出不同观测期的沉降值,检测方法应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的有关规定。
工程地点结构类型站名站号塔高平台数/高度钢材硬度(里氏)洛氏硬度垂直度(mm)构件损伤与变形平台及护栏爬梯及护罩螺栓丝扣外露检查螺栓防松措施检查螺栓连接状况法兰贴合检查焊缝外观质量焊缝无损探伤涂层厚度(μm)仪器设备:□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超声波测厚仪:□焊接检验尺:□涂层测厚仪:□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数显卡尺:□扭力扳手:□钢卷尺:其他:备注检测人(签字):记录人(签字):说明:序号节号杆件名称检测结果备注1第一节主肢2 斜腹杆3 横腹杆4 接头螺栓(第一节与第二节接头)规格:强度等级:防松:扭力矩(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