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2011-02-20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

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教学仪器】
(分组)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灯泡两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师展示一个小灯泡,提问:
"你能画出一个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吗?"分成四人学习小组,画出电路图开始连接基本电路。

让学生学习基本电路的设计和连接,为后面连接串并联电路做准备。

二、初识串并联(8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师提问,让学生设计电路图:"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
2.展示学生所画的电路图,请学生充分思考,将电路图进行修正。

3.请学生讨论,对所有电路图进行分类。

4.小结:引导学生从"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区分串并联电路。

1.以组为单位设计电路,画在白纸上。

2.反思如何正确规范地画出电路图。

3.小组讨论,交流,区分串并联电路。

4.自己总结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的区别。

画在白纸上便于展示,而且不需要切换投影,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实际效率。

展示后让学生评价,可充分暴露学生问题,同时又可加深印象。

让学生学会从基本形式上区分串并联电路。

初步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为后续学习奠基。

三、探究串并联特点(20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连接串并联:
组织学生分别连接串并联电路。

2.引导探究:
提问:"在你所连接的电路中,你想探究些什么呢?"
3.开关的'作用: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新问题,师可以提问:"在你们小组的电路中,把开关的位置换几下,你发现了什么?它的作用还一样吗?"
4.用电器之间:
提问:"在你们所连接的电路中,试着取下其中一个灯泡,你发现了什么?"
5.交流和评价:
师组织学生交换实验探究报告,对两种电路的区别加以强调,对学生提出了质疑的地方,可让学生再次进行交换探究。

对于学生发现的新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

6.总结:
提问:"在'开关作用'和'用电器之间关系'上,串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1.选择串并联电路进行连接;
2.学生讨论,思考想要探究的问题;
3.针对所选择的电路中开关的特点进行探究,总结开关的特点,并记录。

4.通过观察,总结用电器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5.不同探究小组的学生间相互交流,体会串联和并联的区别。

并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交换探究。

6.学生自己总结出实验探究的结论。

从"开关作用"和"用电器之间关系"两方面再次认识两种电路。

分成不同的探究小组进行研究,可以节省课堂时间,
开放课堂内容,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可加深印象。

交流中培养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合作中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精神。

让学生和归纳。

四、总结对比(2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展示串并联电路区别表格,让学生整理思路,记录笔记。

通过填写表格,再次总结本课的内容,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再次强化。

五、物理与生活(5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判别串并联电路。

利用串并联电路特点设计简单电路。

思考,讨论,完成必要的练习。

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反馈,试学生问题的充分暴露,便于及时评价纠正。

附一:
探究报告单
探究小组:探究时间:
我们探究的电路是:
对于这个电路,我们想探究的问题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发现了:
我们还想解决的新问题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