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临床路径
麻醉前准备 1. 接到手术单后,根据麻醉分级管理制度和麻醉医师实际技术水平,安排麻醉实施人员。
2. 负责麻醉的医师在手术前一天访视病人,填写麻醉前访视单,获得有关病史、体检和精神状态的资料,做出麻醉前病情估计。
指导患者熟悉有关的麻醉问题,消除其焦虑心理。
3. 同时将麻醉方式、麻醉风险以及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向患者进行知情说明,并与患者或患者委托代理人签订“麻醉知情同意书”。
麻醉实施 1.病人接入手术室,三方核查病人信息。
检查麻醉设备、吸引器等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同时准备好喉镜并检查亮度,合适的气管导管并用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听诊器、口咽通气道、胶布、空针,有困难气道者准备喉罩。
2.建立非侵入性监测(BIBP,SPO2,ECG,ET-CO2)
3.开放静脉通道,输入晶体醋酸钠林格500ml,胶体聚明胶肽扩容。
4、测试麻醉机监护仪正常工作,选择通气模式,调整工作参数
VT,RF,I:E(成人1:2,小儿1:1.5),压力限制:成人40小儿20.
5、双肺听诊,使用100%氧气面罩充分氧合3-5分钟。
6、麻醉诱导插管:给药时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呼吸意识,面罩辅助或控制呼吸。
麻醉诱导顺序:咪达唑仑0.05mg/kg,老年或危重病人1-2mg;依托咪酯0.3mg/kg或中长链丙泊酚1.5-2.0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0.2mg/kg;芬太尼3-5µg/kg或舒芬太尼
0.2-0.3µg/kg。
病人入睡观察通气情况;面罩控制呼吸,呼吸频率潮气量接近生理值。
观察气道阻力,胸廓起伏,呼气末二氧化碳平台,药物作用高峰时插管,置入喉镜时若心率增快注射丙泊酚3-5ml,插管深度:套囊近端声门下2cm,气囊充气,并连接呼吸回路至麻醉机,手控呼吸,双肺听诊,确认位置准确,转机控,导管固定。
7、测血压
8、开七氟醚1%,微量泵异丙酚10-20ml/h(若血压低则5分钟后开启)。
9、保护眼睛
10、喷他佐辛15-30mg静滴,对于困难气道、特殊体位者给予地塞米松2-10mg。
11、麻醉记录,观察。
要及时全面完整,必须记录术中重要事件,处理、用药。
12、手术开始前5分钟,泵注瑞芬太尼,调节丙泊酚速度。
13、麻醉维持:丙泊酚4-6mg/(kg·min),;瑞芬太尼0.1-0.15µg/(kg·min);右美托咪定0.2~0.7mg/(kg·h)输注维持;七氟醚1.5-2%;手术时间超过三小时,手术开始前3分钟追加0.1mg。
术中观察机械通气,呼吸循环指标,容量管理,尿量,老年人血压不能低于术前80%,术中根据血压出血量加快输入晶体液胶体液,必要时输入血细胞。
14、手术结束前40分钟停止追加舒芬太尼;10分钟停七氟醚;托烷司琼2mg或昂丹司琼8mg静滴。
手术结束前5-8分钟,停丙泊酚,瑞芬太尼减量至5ml/h,如手术未完成而病人苏醒则静注丙泊酚50mg。
手术结束后送入麻醉恢复室,待肌力恢复特别是气道保护性肌力恢复,意识恢复拔管。
拔管后若疼痛严重者再给予喷他佐辛15-30mg静滴。
15、术后镇痛:出室前连接术后镇痛泵:舒芬太尼100-150ug,托烷司琼5-10mg,右美托咪定100ug,高乌甲素16mg,配至100ml,持续4ug/h。
16、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送回病房,与病房医生护士交接,24h 后随访。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