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

引导学生认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使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案例分析法
四、使用教材构想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必要的整合。

导课时,我设计了几组图片让学生观察从中你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呢?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谈到图片中的情景和我们现在学习条件的比较,得出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教学设计时,我把教材中的一些活动进行了取舍,如:舍去了教材P63第一个活动“假如你是该校一名学生,该怎么办?”;教材P64活动“小刚拒绝辍学,对自己、家庭、社会的好处?”等。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几组图片,让学生观察从中你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呢?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谈到图片中的情景和我们现在学习条件的比较,得出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多媒体展示标题)珍惜学习机会
学习目标
1、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
2、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

4、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
(二)探究学习:
1、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材料)
学生阅读案例材料。

想一想:(1)案例中的父亲做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发言,教师小结: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

(2)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的权利?
学生思考后发言,教师小结: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知识拓展: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行为
①非法雇用童工
②不按国家预算核拨教育经费,挪用教育经费
③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秩序或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

④对危险校舍不及时维修而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⑤学校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规定,乱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
⑥体罚学生。

随意开除学生
⑦学校周围环境不利于学生正常学习(噪音、网吧、迷信活动)
⑧家长中断子女义务教育学业
⑨上级随便指示学校停课,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多媒体展示标题)一、维护受教育的权利
2、感悟:(多媒体展示材料)
目的: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受教育机会是来之不易的
要求: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

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多媒体展示标题)二、履行受教育义务
自主探究:(多媒体展示问题)
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要求:学生明确问题,思考后回答。

教师引导, 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最主要有三项: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如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具体有:
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要生存,要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必须接受教育,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②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③初中阶段是人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明显的时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要抓住时机学习。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感受。

教师小结:
①受教育既是我们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②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要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采用非诉讼方式和诉讼方式来维权。

总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四)课堂练习
1、初二学生小王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

”这种说法( C )
A 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B 符合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C 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D 强调了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
2、陈某被高某冒名顶替进入某大学就读。

事隔多年后,陈某得知了这一情况,愤然将高某告上了法庭,这是因为高某的行为侵犯了她的( A )
①受教育权②姓名权③肖像权④隐私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6月10日,中学生周某因贪玩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以周某平常不注意听讲,学习差为由,劝其退学,以免再影响全班成绩,周某回到家与其父亲讲明事情的经过后,其父与班主任大打出手,造成了不良影响。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①周某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做到: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义务。

材料中的周某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班主任的行为是不合法的,他侵犯了周某的受教育权。

因为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是必须承担的。

他不应该劝其退学,应该帮助学生改正缺点,鼓励学生迎头赶上。

③周某父亲的行为是不合法的,他的行为不仅侵犯了班主任老师的人身权利,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作为孩子的父亲应该向学校或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还可以运用法律武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

4、阅读材料,简要回答。

中学生小A希望通过带手机、穿品牌的方式来赢得他人的欣赏,而对自己的学业却漫不经心。

一次考试时,因为发短信作弊,他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他很不满意,顶撞老师。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A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8分)
①认为佩带手机才能得到他人欣赏是一种虚荣的心理,不能树立正确的自尊心。

②对待学习漫不经心是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表现。

③对老师的批评不满是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的表现。

④考场上作弊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五)板书:
二、珍惜学习机会
(一)维护受教育权利
1、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况
2、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
(二)履行受教育义务
1、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2、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如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
(六)课后作业
目标:12、14、16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按照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