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餐饮不足改造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发展无序。
该市尚未就民宿发展出台相关规划,没有对民宿以及民宿相关旅游配套产品、设施等进行统筹谋划,民宿经济处于自我发展状态。
由于缺乏合理引导,未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聚发展区域。
2、民宿知名度不高。
市民宿知名度不高,民宿经营者宣传营销的手段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依靠“回头客”、发名片和口碑宣传。
在当今这个信息资源大量涌现的互联网时代,尚未搭建专门的营销平台,很少通过网络宣传推介,缺乏整体宣传营销的意识。
全市尚未形成专业的组织和协会,缺少民宿行业的整体宣传效果。
3、创新不足。
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民宿的市场定位模糊,没有针对青年白领、退休职工等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市场细分。
另外,配套设施不足,道路及路标、环境卫生、停车场地、用水用电、通讯网络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
二、意见建议
1、注重规划引领。
建议研究制定全市民宿发展的布局规划,对我市现有民
宿发展进行摸底排查,并根据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村庄条件等,出台相应的民宿发展规划线路图,明确重点发展区域,充分考虑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不搞同质化,形成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特色鲜明的民宿发展规划。
同时,创新民宿发展模式。
以民宿村标准进行整片规划建设:对一些原住民外迁较多的并具有原生态风貌的“空心村”,则通过“政企合作”、“村企合作”的模式开发成民宿群落。
引入民间资本,开发独创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示范项目,打造精品民宿。
多样化开发民宿市场,积极打造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民宿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中端民宿,适度建设低端民宿,控制高端民宿。
分区域打造自然生态型、文化体验型、休闲愉悦型、美食体验型、健身养老型等特色各异的主题民宿,实现错位发展。
2、要加强整体宣传。
每个地区都应该打造地域专属的品牌核心竞争力。
我市这方面还比较落后,要着力打造原平民宿公共品牌,以品牌发展占领市场高地。
要成立专业的民宿行业协会,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标准及行业服务规范。
要强化政府、行业协会和民宿经营者的三方联合互动,对民宿进行统一规划包装,以民俗文化的主题立意为核心,同时又突出个体民宿的自身特点,整体设计原平市民宿形象,打响原平民宿品牌。
要开设统一
网络营销平台,创建民宿专题网站,进行集中展示推介,让每一家民宿都有页面进行民宿介绍、旅游产品发布及民宿预订等。
要加强与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宣传,积极拓展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原平民宿的知名度、美誉度,让原平民宿做起全国生意。
3、开拓发展思路。
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营管理方法和运作模式,并结合实际摸索出适合自身的民宿发展新模式。
如引入民宿经营的保险机制,为民宿经营者减轻风险负担;成立全市民宿投资有限公司,统一对民宿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引入专业化服务模式,实现精美的菜单设计、优美的用餐环境和周到的服务礼仪;结合乡村民宿自产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将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和民俗文化旅游区更紧密地融合,大力整合休闲产业资源等。
同时,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将民宿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开发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推进。
4、规范民宿管理。
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强化对存在治安消防安全隐患民宿的整改,积极主动地向民宿经营者宣传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并联合旅游、公安、消防、工商、环保等部门加强对民宿的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消防设施、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的监管,确保有序发展。
5、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
民宿开发要发挥山西古民居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做到在古民居建筑维护,村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氛围营造的前提下开发民宿,保护文物资源,实现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增加古民居的参观、住宿、餐饮等功能。
不允许私自修建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不能对建筑外观进行破坏,同时又鼓励村民从事旅游业,利用古民居开发旅游住宿产品,努力升级当地农家乐,开发民宿,接待游客。
6、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古民居开发民宿就要保持建筑外观的传统性,而游客入住又要求现代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因此就需要在房屋的装修设计、功能改造、家具及装饰品选择等方面做到既要与传统风貌相适应,又能使游客获得舒适方便的住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