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

“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

“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把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目标和工作评价跟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关键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做中学学中做课程改革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许多高职院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育人模式和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室中进行,以学科为背景,授课过程是以教师的逻辑讲授,学生的逻辑接受为主,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教师在讲中教,学生在听中学。

而“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是在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工厂与车间进行,以事、任务、项目为主,教授的过程是双向的,教师演示、传授、指导,学生观察、模仿、练习、提高,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学认为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着发现真理。

从实践的角度看,“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优势,适合强实践、重操作的高职类院校。

但由于诸多原因,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存在对传统教学矫枉过正的现象,在强调“做中学”突出实践教学的同时,却忽略了理论教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是高技能人才;第二是在技能人才队伍中起引领作用的高端技能人才;第三是在高端技术领域内的或岗位上的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这种人才既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又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融合。

“做中学”是通过实践去学习。

然而,单纯的“做中学”所学知识范围比较狭窄,很难学习系统理论知识,很难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变革。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的软件硬件基础条件不平衡或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不够深厚造
成“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变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片面强调动手实践而忽略必需的理论教学。

学生只能从动手实践中获得隐性知识而忽略显性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②不分课程,死板套用同一模式。

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强推“做中学”而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不全面、不扎实。

③忽略学校实际教学条件,造成“做中学”模式“形”似而“神”非。

④“做中学”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学到系统理论知识,不能适应技术快速发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更新变化很快,然而发展这些新技术理论基础的变化却比较缓慢;很多
学者主张加强基础,以提高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

职业院校不能以纯技能作为培养目标,理论知识也应占有一定比例。

对高职学生不能单纯进行技能训练,一定要对其进行理论指导。

因此,要做到以“做”为核心,把“教”与“学”有机的统一起来,达到“教”、“学”、“做”合一,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做中学、学中做”科学的结合起来。

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转变教师观念
需要教师能够把握“做中学、学中做”的内涵。

有的教师把教、学、做看成三件事,而实际上这应该是一件事,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

并且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起的作用就是辅助和引导。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培养具有“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教育思想理念的教学队伍,了解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课堂的管理能力,注重教学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通过听课、说课、教学设计比赛、企业实习、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等形式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提高专业能力。

2 完善课程标准
完善课程标准,是夯实“做中学、学中做”的基础。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课程标准是基础,其中学习领域的设计相当于它的支架,只有拥有一付好的支架,教师才能在适当的位置填充上适当的学习
单元。

传统的课程结构中,学习领域的设计往往只是照搬教材的内容和顺序,并没有从学习单元联系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优化。

使得许多不同类型的知识点都掺杂在一起,没有将共性和个性的内容区分对待,也没有把紧密联系的知识点连贯讲解,容易导致学生对一些知识点混淆不清。

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中,关键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
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教学内容应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更新内容。

3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研究和探索出一套适应于“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方式和教学管理方式。

采用过程考核方式,并将工作作风、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等纳入到考核范围,有效发挥考核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依照“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注重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4 突出学生主体
教师应当通过强化实训教学,开展各类职业活动以及课外科技,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实际操作中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并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其中,尤其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向善于创新的方向转变。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真正把知识、情感、态度等诸方面的考查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5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适用于整个学习领域。

“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等都是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的方法。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结合本校实践条件,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

将“做中学”和“学中做”科学的结合起来,弥补各自的不足,最大的发挥“做中学”在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的优势,最大的发挥“学中做”在掌握系统理论体系和显性知识方面的特长。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和河北省教育厅多次以多种形式强调了“把提高质量作为重
点。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的推行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关键的职
业核心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不断探索,完善“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春禄.“做中学”与“学中做”的选择[j].机械职业教育,2010(3).
[2]吴继红.“从做中学”对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启示[j].职
教论坛,2010.
[3]向晓汉,倪森寿.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6]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7]贺彩霞,王较过.走出误区,使“做中学”形神兼备[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8]严雪怡.“从做中学”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j].职教论坛,2009.
[9]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
[10]万弢.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
作者简介:刘红娜(1981-),女,河北沧州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张海涛(1979-),男,河北沧州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