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四级理论知识复习题集第2007篇

人力资源四级理论知识复习题集第2007篇

2019年国家人力资源《四级理论知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在常见的绩效信息采集方法中,( )是考评人员到有关数据统计或汇总的权威部门查证有关数据采集考核信息。

A、实地调查法B、现场记录法C、数据积累法D、问卷调查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绩效考核信息采集方法【答案】:C【解析】:常见的绩效信息采集方法包括:①实地调查法;②现场记录法;③数据积累法;④问卷调查法;⑤抽样调查法。

其中,数据积累法是指考评人员到有关数据统计或汇总的权威部门查证有关数据采集考核信息。

2.( )是进行培训的物质基础。

A、培训预算B、培训经费C、培训设施D、培训基地>>>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4节>培训经费预算方案的编制【答案】:B【解析】:培训经费是进行培训的物质基础,是培训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场所、设施、培训师等的资金保证。

能否确保培训经费的来源及合理地分配及使用培训经费,不仅直接关系到培训的规模、水平及程度,而且也关系到培训者与学员能否有很好的心态来对待培训。

3.因员工离职或调动到其他部门、员工正常退休、员工短期休假等产生岗位的空缺属于( )。

A、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B、组织业务量变化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组织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C.D、组织人力资源满负荷>>>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招聘信息的产生与收集【答案】:A【解析】: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会导致招聘需求信息的产生,如员工离职或调动到其他部门、员工正常退休、员工短期休假等,都会产生岗位的空缺。

4.( )不受企业所有制性质、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的影响。

A、福利待遇B、补充保险C、法定福利D、个人福利>>>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3节>员工福利含义与分类【答案】:C【解析】:法定福利亦称基本福利,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必须发生的福利项目。

其特点是只要企业建立并存在,就有义务、有责任且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福利项目和支付标准为员工支付,不受企业所有制性质、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的影响。

其包括社会保险、法定节假日、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工资性津贴、工资总额外补贴项目。

5.( )属于按照功能结构划分的典型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层面。

A、业务执行层B、业务处理层C、智囊咨询层D、数据处理层>>>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一套典型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从功能结构上应当分为三个层面:基础数据层、业务处理层和决策支持层。

6.2011年3月,李某与甲企业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2014年12月,企业因工作需要与李某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李某可得到( )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个月3、A.B、4个月C、5个月D、12个月>>>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劳动合同的解除【答案】:B【解析】:依据劳动法的规定,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书面提前通知对方。

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工作时间不满半年的,发给相当于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7.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绩效管理的目标B、员工申诉的管理办法C、职位晋升的标准D、考评结果应用原则及配套措施>>>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构成【答案】:C【解析】:在起草和编写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制度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概括说明建立绩效管理制度的原因、绩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②对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绩效管理活动的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③明确规定绩效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要求;④对各类人员绩效考评的方法、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做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⑤详细规定绩效考评的类别、层次和考评期限;⑥对绩效管理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考评量表8.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1节>劳动法律关系D:【答案】.【解析】: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9.( )不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内容。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C、劳动争议民事调解制度D、劳动争议法律诉讼制度>>>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1节>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答案】:C【解析】: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劳动实体法的实现而制定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程序、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规范、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成,调解、仲裁程序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

ABD 三项分别对应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调解、诉讼三个阶段。

10.劳动合同内容中“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一款要求用人单位按照( )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

A、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条件标准B、地区主管安全工作部门制定的安全卫生标准C、企业制定的岗位安全操作规定标准D、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标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1节>劳动合同的内容【答案】:D【解析】:劳动保护是用人单位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工伤事故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劳动条件是为完成工作任务应由用人单位提供的、不得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必要条件。

11.下列有关绩效工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员工的年度绩效评价结果确定的对基础工资的增加部分B、一般会根据员工绩效评价的等级,将员工的基本工资上下浮动15%左右C、通常将绩效提薪纳入基本工资的范畴D、绩效提薪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效果不明显,反而增加企业的工资支付成本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薪酬的基本概念【答案】:B【解析】:B项,一般会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价等级(卓越、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将员工的基本工资上下浮动10%左右。

12.关于培训计划的层次和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培训计划是单一的B、从培训计划的横向结构来看,有长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和短期培训计划C、从培训计划的纵向结构来看,有整体培训发展计划、培训管理计划和部门培训计划D、一般长期培训计划的期限为3~5年>>>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培训计划的层次和类型【答案】:D【解析】:一般长期培训计划的期限为3~5年,时间过长有些变化因素无法作出预测,而时间过短则长期培训计划的制订就失去了意义。

A项,企业培训计划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B项,从培训计划的横向结构来看,有整体培训发展计划、培训管理计划和部门培训计划;C项,从培训计划的纵向结构来看,有长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和短期培训计划。

13.( )原则要求管理者对员工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A、以人为本B、任人唯贤C、用人不疑D、严爱相济>>>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人员录用的原则【答案】:C【解析】:为实现用人之所长、学用一致、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人员录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因事择人原则;②任人唯贤原则;③用人不疑原则;④严爱相济原则。

其中,用人不疑原则要求管理者对员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如果对部下怀有疑虑,干脆不用。

既然要用,就一定要明确授权,放手大胆使用,使他充分发挥才干。

14.可根据( )对用人需求进行分类,如经理、经理助理、一般员工岗位。

A、部门、权限B.C、能力D、岗位>>>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招聘需求信息的整理【答案】:D【解析】:可按不同的需求对招聘信息进行分类:按所要招聘人员的岗位分类,例如,把需要招聘的所有用人部门的用人需求按经理、经理助理、一般员工岗位等进行分类;按所要招聘人员的部门分类,例如,销售部门需招聘一名销售经理以及两名销售助理可归为一类。

15.人事部门对自学的管理不包括( )。

A、制订自学计划B、指导员工进行自学C、提供学习资料D、检查评价自学效果>>>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3节>人力资源部门对自学的管理【答案】:C【解析】:人力资源部门对自学的管理包括:①制定自学计划或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自学计划;②对员工进行自学方面的指导;③对自学效果进行检查、评价。

16.( )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A、数理统计分析B、SWOT分析C、财务报表分析D、市场预测分析>>>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企业组织信息的分析【答案】:B【解析】: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主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组织信息进行经济学分析时最常用的方法。

其中S即strength,表示组织的优势;W即weakness,表示组织的劣势;O即opportunity,表示组织面临的机会;T即threat,表示组分析法从各个角度对组织现状进行分析,组织面临的是机会还是威SWOT织面临的威胁。

.胁,拥有多少优势、多少劣势,主要取决于组织实力。

17.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适用于( )。

A、联合国驻华代表机构B、外国驻华使、领馆C、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和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D、其他国际组织中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人员>>>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1节>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答案】:C【解析】: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是指没有取得定居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依法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