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光原理复习知识点

激光原理复习知识点

一 名词解释1. 损耗系数及振荡条件:0)(m ≥-=ααS o I g I ,即α≥o g 。

α为包括放大器损耗和谐振腔损耗在内的平均损耗系数。

2. 线型函数:引入谱线的线型函数p v p v v )(),(g 0~=,线型函数的单位是S ,括号中的0v 表示线型函数的中心频率,且有⎰+∞∞-=1),(g 0~v v ,并在0v 加减2v ∆时下降至最大值的一半。

按上式定义的v∆称为谱线宽度。

3. 多普勒加宽:多普勒加宽是由于做热运动的发光原子所发出的辐射的多普勒频移所引起的加宽。

4. 纵模竞争效应:在均匀加宽激光器中,几个满足阈值条件的纵模在震荡过程中互相竞争,结果总是靠近中心频率0v 的一个纵模得胜,形成稳定振荡,其他纵模都被抑制而熄灭的现象。

5. 谐振腔的Q 值:无论是LC 振荡回路,还是光频谐振腔,都采用品质因数Q 值来标识腔的特性。

定义p v P w Q ξπξ2==。

ξ为储存在腔内的总能量,p 为单位时间内损耗的总能量。

v 为腔内电磁场的振荡频率。

6. 兰姆凹陷:单模输出功率P 与单模频率q v 的关系曲线,在单模频率等于0的时候有一凹陷,称作兰姆凹陷。

7. 锁模:一般非均匀加宽激光器如果不采取特殊的选模措施,总是得到多纵模输出,并且由于空间烧孔效应,均匀加宽激光器的输出也往往具有多个纵模,但如果使各个振荡的纵模模式的频率间隔保持一定,并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则激光器输出的是一列时间间隔一定的超短脉冲。

这种使激光器获得更窄得脉冲技术称为锁模。

8. 光波模:在自由空间具有任意波矢K 的单色平面波都可以存在,但在一个有边界条件限制的空间V内,只能存在一系列独立的具有特定波矢k 的平面单色驻波;这种能够存在腔内的驻波成为光波模。

9. 注入锁定:用一束弱的性能优良的激光注入一自由运转的激光器中,控制一个强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光谱特性及空间特性的锁定现象。

(分为连续激光器的注入锁定和脉冲激光器的注入锁定)。

10. 谱线加宽:实际中的谱线加宽由于各种情况的影响,自发辐射并不是单色的,而是分布在中心频率/)(12E E -附近一个很小的频率范围内。

这就叫谱线加宽。

11. 频率牵引:在有源腔中,由于增益物质的色散,使纵模频率比无源腔纵模频率更靠近中心频率,这种现象叫频率牵引。

12. 自发辐射:处于高能级E2的一个原子自发的向E1跃迁,并产生一个能量为hv的光子13. 受及辐射:处于高能级E2的一个原子在频率为v的辐射场作用下,向E1跃迁,并产生一个能量为hv的光子14. 激光器的组成部分:谐振器,工作物质,泵浦源15. 腔的模式:将光学谐振腔内肯能存在的电磁场的本征态称为‘’。

16. 光子简并度:处于同一光子态的光子数。

含义:同态光子数、同一模式内的光子数、处于相干体积内的光子数、处于同一相格内的光子数17. 激光的特性:1.方向性好,最小发散角约等于衍射极限角2.单色性好3.亮度高4.相干性好18. 粒子数反转:在外界激励下,物质处于非平衡状态,使得n2>n119. 增益系数:光通过单位长度激活物质后光强增长的百分数20. 增益饱和:在抽运速率一定的条件下,当入射光的光强很弱时,增益系数是一个常数;当入射光的光强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增益系数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

21. Q 值:是评定激光器中光学谐振腔质量好坏的指标——品质因数。

22. 纵模:在腔的横截面内场分布是均匀的,而沿腔的轴线方向即纵向形成驻波,驻波的波节数由q 决定将这种由整数q 所表征的腔内纵向场分布称为纵模23. 横模:腔内垂直于光轴的横截面内的场分布称为横模24. 菲涅尔数:N,即从一个镜面中心看到另一个镜面上可划分的菲涅尔半波带的数目。

表征损耗的大小。

衍射损耗与N 成反比。

25.自在现模:把开腔镜面上经一次往返能再现的稳态场分布称为自在现模或横模。

26.损耗系数:光通过单位距离后光强衰减的百分数27.自激振荡:不管初始光强多微弱,只要放大器足够长,就总能形成确定大小的光强Im,满足振荡条件。

28.多普勒效应:设一发光原子(光源)的中心频率为ν0,当原子相对于接收器以速度v z运动时,接收器测得的光波频率变为(略);29.多普勒加宽:由于作热运动的发光原子(分子)所发出的辐射的多普勒频移引起的加宽30.谱线加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自发辐射并不是单色的,而是分布在中心频率附近一个很小的频率范围内。

31.谱线宽度:线型函数在ν0时有最大值,下降至最大值的一半,对应得宽度。

32.线性函数:归归一化的自发辐射光功率,描述单色辐射功率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定义为分布在某一频率附近单位频率间隔内的自发辐射功率与整个频率范围内的自发辐射总功率之比。

用于表示谱线的形状。

33.均匀加宽:引起加宽的物理因素对每个原子都是等同的,包括自然加宽、碰撞加宽及晶格振动加宽每个发光原子都以整个线型发射,不能把线型函数上的某一特定频率和某些特定原子联系起来,每一发光原子对光谱线内任一频率都有贡献。

34.非均匀加宽:原子体系中每个原子只对谱线内与它的表现中心频率相应的部分有贡献,因而可以区分谱线上的某一频率范围是由哪一部分原子发射的,包括气体工作物质中的多普勒加宽和固体工作物质中的晶格缺陷加宽。

35.激光器振荡阈值:工作物质自发辐射在光腔内因不断获得受激放大形成振荡所需要的门限条件,可用反转粒子数密度,阈值增益系数,阈值泵浦功率来表示。

36.ASE:不满足阈值条件,但处于集居数反转的工作物质对自发辐射光具有放大作用。

37.增益的空间烧孔效应:在驻波腔激光器中,腔内形成一个驻波场,波腹处增益最小,而波节处增益最大,沿光腔方向增益系数的这种非均匀分布称为空间烧孔效应38.自选模:设三个纵模v1,v2,v3同时起振,随着振荡的持续光强I1,I2,I3逐渐增大,当光强足够大,(可与Is比拟时)由于增益饱和,导致增益曲线在各频率处整体下降,结果各纵模由于增益系数小于阈值增益系数,先后熄灭,最后仅剩下最接近中心频率vo的一个纵模维持自激振荡,这一现象称。

39.模式的空间竞争:由于空间烧孔效应的存在,不同的纵模可利用空间内不同的粒子反转数获得增益,从而实现多纵模振荡。

称为。

40.单模激光器的线宽极限:输出激光是一个略有衰减的有限长波列,具有一定的谱线宽度。

由自发辐射产生的无法排除谱线宽度称为极限线宽。

实际激光器中由于各种不稳定因素,纵模频率本身的漂移远远大于极限线宽41.总量子效率:发射荧光的光子数/工作物质从光泵吸收的光子数。

物理意义:抽运到E3的例子,一部分无辐射跃迁到E2,另一部分通过其他途径返回基态。

到达E2的粒子,一部分自发辐射跃迁至E1发射荧光,一部分无辐射跃迁至E1。

42.弛豫时间:某种状态的建立或消亡过程。

②纵向弛豫时间T1:反转粒子数的增长与衰减所需时间。

③横向弛豫时间T2:宏观感应电极化的产生和消亡不是瞬时的。

极化强度P(z, t)较E(z, t)落后的时间T2即是横向弛豫时间。

43.驰豫振荡:固体脉冲激光器所输出的并不是平滑的光脉冲,而是一群宽度只有微秒量级的短脉冲序列,即所谓‘尖峰”序列。

激励越强,则短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小。

称作。

44.反兰姆凹陷:在饱和吸收稳频中,把吸收管放在谐振腔内,并且腔内有一频率为ν1的模式振荡,若ν1≠ν0,购正向传播的行波及反向传播的行坡分别在吸收曲线的形成两个烧孔。

若ν1=ν0,刚正反向传播的行波共同在吸收曲线的中心频率处烧一个孔。

若作出光强一定时吸收系数和振荡频率的关系曲线,则曲线出现凹陷,激光器输出功率出现一个尖锐的尖峰。

二简答题1.谱线加宽的类型?什么是均匀加宽,非均匀加宽?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类型:均匀加宽(自然加宽,碰撞加宽,晶格振动加宽),非均匀加宽(多普勒加宽,晶格缺陷加宽),综合加宽。

均匀加宽及特点:引起加宽的物理因素对每个原子都是相同的。

特点:每个发光原子都以整个线型发射,不能把线型函数上某一特定原子联系起来。

每个发光原子对光谱线内任一频率都有贡献。

非均匀加宽特点:原子体系中每一个原子只对谱线内与他的表观中心频率相应的部分有贡献,因而可以区分谱线中的某一频率范围是哪一部分原子发射的。

2. 什么是激光工作物质的纵模和横模烧孔效应?他们对激光器工作模式的影响。

在非均匀加宽工作物质中,频率为v 1的强光只在v 1附近宽度约为I I v sv H 11+∆的范围内引起反转集聚数饱和,对表观中心频率处在烧孔范围外的反转集聚数没有影响。

若有一频率V 的弱光同时入射,如果频率V 处在强光造成的烧孔范围之内,则由于集聚数反转的减少,弱光增益系数将小于小信号增益系数。

如果频率V 在烧孔范围之外,则弱光增益系数不受强光的影响,、而仍等于小信号增益系数。

所以在增益系数-频率曲线上,频率为v 1处产生一个凹陷。

此现象称为增益曲线的烧孔效应。

烧孔效应一般使激光器工作于多纵模和多横模的情况,不利于提高光的相干性但有利于增加光的能量或功率。

3. 锁模的目的和意义及其方法。

目的是为了得到更窄的脉冲。

方法:主动锁模(振幅调制锁模和相位调制锁模),被动锁模。

4. 简述速率方程所说明的问题及应用情况。

速率方程表征激光器腔内光子数和工作物质各有关能级上的原子数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组。

它只能给出激光的强度特性,而不能揭示出色散(频率牵引)效应,也不能给出与激光场的量子起伏有关的特性。

对于烧孔效应、兰姆凹陷、多模竞争等,则只能给出粗略的近似描述。

5. 简述稳定球面腔中横模形成的过程及分布特点。

设想一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传输线的第一个孔阑上,第一个孔面波的强度分布应该是均匀的。

由于衍射,再穿过该孔后波前将发生变化,并且波束将产生若干旁瓣,也就是说,已不再是均匀平面波了。

当它达到第二孔时,其边缘部分将比中心部分小。

而且第二个孔面将不再是等相位面了。

通过第二个孔时,波束又将发生衍射然后经过第三个孔……每经过一个孔波的振幅和相位将发生一次改变,通过若干个孔后,波的振幅和相位分布被改变成这样的形状,以至于他们不再受衍射的影响。

当通过足够多的孔阑时,镜面上的场的振幅和相位分布将不再发生变化,即形成横模。

镜面中心附近的场振幅和相位分布可以用厄米特-高斯函数描述。

横模在镜面上振幅分布的特点取决于厄米特多项式和高斯分布函数的乘积。

厄米特多项式的零点决定场的节线,厄米特多项式的正负交替变化与高斯函数随X,Y 的增大而单调下降的特性决定场分布的外形轮廓。

由于m 阶厄米特多项式有m 个零点,因此TEMmn 横模在X 方向有m 条节线,沿y 方向有n 条节线。

6. 简述Q 调制技术原理。

为了得到更高的峰值功率和窄的单个脉冲,采用Q 调制技术。

它是通过某种方法是谐振腔的损耗因子δ按照规定的程序变化,在泵浦激励刚开始的时候,使光腔具有高损耗因子δH ,激光器由于阈值高而不能产生激光振荡,于是亚稳态上的粒子数便可以积累到较高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