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
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叛乱平定后,为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周公采取的做法是A.根据血缘亲疏大举分封B.建立新的权力继承方式C.以儒家思想为礼乐准则D.通过朝贡实现高度集权2. 文献地图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资料的重要来源。
下图是战国时期货币流通区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货币流通C.诸侯争霸促进了货币制度的统一D.思想文化繁荣推动工商业的发展3. 521年,梁武帝曾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
”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
这反映当时政府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记述出处“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
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A.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B.举孝廉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C.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D.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5. 下图为出土于山东青州地区的北齐石室墓画像石画《商旅驼运图》。
图中正在行进中的胡商牵一头驮有织品等货物的骆驼和一匹马,腰上的囊袋里面装有计数工具——算筹。
由此图可知当时B.长途贩运贸易兴旺发达C.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D.民族间的经济交往加强6. 明嘉靖年间开始,各地试行“一条鞭法”,财政收支、丁粮征收及官府征发徭役均以银计算,计亩征银,将人丁和人户的庸调都转移到了田亩中,加大了田产在赋税中的比重。
此举在客观上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阻碍了租佃制度的发展C.将加快土地兼并的进程D.导致银贵钱贱现象出现7. 1898年初,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谈变法,光绪帝命重臣召见康有为。
以下是当时荣禄与康有为的对话节选:荣禄:“你老是讲变法,但你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法?”康有为:“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领土的。
现在,祖宗的领土也保不住,祖宗那套法有什么用?……时代变了,祖宗法也非变不可!”这段互动式对话反映出当时A.维新思想符合中国国情B.封建传统观念已经动摇C.新旧思想的交织与碰撞D.政治民主化的潮流涌动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
这反映出A.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B.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C.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D.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9. 下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
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亿元)B.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D.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10. 1988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实现住房商品化”“提高房租,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的构思和方案。
同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又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出售公房,逐步实现住宅私有化。
”这些改革方案A.反映了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体现了城市居民住宅的市场导向C.从法律上肯定住房产权私有化D.表明政府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11. “关于法律,古希腊人迫切地想要探寻这一特殊的具有标识性的规则从哪儿来,它是否代表着正义等问题,以此不断地为城邦注入精神食粮。
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更注重法律理论的实际运用,它的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
”这反映了A.古代罗马法律更具有理性实用B.城邦是古希腊法律产生的根源C.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法律认知D.法制观念影响政权的组织形式12. 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相较“蓝底白字”的现代中国机动车牌照,美国各州弗吉尼亚州牌照阿拉斯加州牌照佛罗里达州牌照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C.交通管理没有规范的秩序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13. 据学者统计,1690-1709年法国出版的书刊中,平均每10万词里,“民族”一词出现4.7次,1750-1769年平均出现22.2次,1770-1789年达到22.5次且经常和“公民”、“自由”等词汇同时使用。
这反映出,18世纪后期的法国A.外部安全形势日益严峡B.海外殖民活动遭受打击C.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D.封建王朝统治危机加剧14.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下图是二战后美元的世界流通示意图(箭头表示流动方向)。
从中获取的最准确信B.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霸权主义C.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中心单一化D.美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受益者15. 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
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
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
这一改革旨在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二、论述题16. 文明多元化和民族多样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实则是国家、民族乃至“中华文明”的同义词,包括诸如中国的历史、朝代、儒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族联系和习俗、人际关系、家庭、孝道、祖先崇拜、价值观、独特的哲学体系……简言之,中国万物孕育于中华文明之中。
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认同源于民族国家的历史,中国人的认同则是其文明的产物。
中国人并没有将中国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地看作文明国家。
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华文明像一个古老的地质构造,文明国家是深厚的底层,而民族国家的意识则是浅显的表层。
西方社会由民族组成,而中国由文明构成,这种差异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英)马达?雅克《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以“文明”或“民族”为话题,自拟题目并用史实说明。
三、材料分析题17. 在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过程中,罗马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罗马法是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法。
梅因曾把人类法律文明演进史概括为“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亦即个人逐步摆脱血缘家族等群体关系的束缚而确立自身法律主体地位的过程。
继希腊之后,罗马建立了共和宪政制度。
较之希腊宪政,罗马宪政在规模上一度覆盖了意大利全境及其海外征服地区,超越了城邦宪政的狭小空间。
在结构上更加重视各权力要素之间的分立与制衡,在制度细节上更加切实有效,呈现出“实用科学与技术远比理论科学发达”的特点。
在法律制度建设上成就尤为突出,法治色彩更为浓厚。
其中关于公法和私法的明确划分及其发达的私法自治制度,为限制公权力的肆意扩张发挥了显著作用,即使在走向帝制以后,以个人为本位的罗马私法传统也未被湮没中断,而是为中世纪的欧洲所继承。
如果说希腊宪政以民主的肇始而著称,那么罗马宪政则是以法治的溢觞而见长。
——据程汉大《西方宪政史论》(1)编写一幕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的人物对话场景。
(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议提;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2)结合“权利”与“权力”的互动,说说权利与“权力”互动的历史是一部法制史。
18.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国力的体现,其中领袖外交对一个国家的外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期间发回的两份电报1949年12月18日:毛泽东同斯大林第一次会谈情况致电刘少奇(一)……(16日)下午十时谒见斯大林大元帅……谈了和平可能性,条约、借款、台湾及毛选出版等项问题。
(二)斯大林说,美国人很怕打仗,……看他这种说法,仗是很难打起来的,和我们的估计一样。
(三)关于条约问题,斯大林说,因为雅尔塔协议的原故,目前不宜改变原有中苏条约的合法性。
如果……重订新的,就会牵连到千岛群岛的问题,美国人就有理由要拿走千岛群岛。
因此旅顺为苏联租借三十年一点,目前在形式上不要改变,但在实质上苏联实行撤兵,由中国军队进驻。
我说撤得太早也不利。
他说可想办法使苏联撤兵不成为袖手不管让中国同志独当其冲。
……我说,照顾雅尔塔协议的合法性是必要的。
惟中国社会舆论有一种感想,认为原条约是和国民党订的,国民党既然倒了,原条约就似乎失了存在的意义。
……1950年1月2日: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今天下午,莫洛托夫……问我对中苏条约等事的意见。
我即详述三种办法:(甲)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这样做有极大利益。
中苏关系在新的条约上固定下来,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民族资产阶级左翼都将感觉兴奋,可以孤立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在国际上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政治资本去对付帝国主义国家,去审查过去中国和各帝国主义国家所订的条约。
(乙)由两国通讯社发一简单公报,…… (丙)签订一个声明……当我详细分析上述三项办法的利害之后,莫洛托夫同志即说,(甲)项办法好。
我仍问,是否以新条约代替旧条约?莫洛托夫同志说,是的。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哪些史料价值?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据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张振江《从英镑到美元:国际经济霸权的转移》等整理上表反映了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化货币的基本历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主要因素,并就其中某一个因素展开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