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为何死活不在南海“撕破脸”

中美为何死活不在南海“撕破脸”

中美为何死活不在南海“撕破脸”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0日说,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劳伦斯”号驱逐舰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美方打着“航行和飞越自由”旗号在南海炫耀武力才是对南海和平稳定、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最大威胁。

看到这个消息,当时只是平淡地意识到,“哦,美国军舰又来了,然后又走了”。

自2015年10
月27日美军“拉森”号驱逐舰闯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范围内后,这是美国军舰第三次闯入中国南海岛礁附近海域。

说句实话,花熊对此有些“审美疲劳”了。

不少朋友都对美军的这种行为感到不以为然。

道理显而易见,即我们都已经能把中美两方的动作“倒背如流”:美国军舰闯入南海岛礁附近海域玩“航行自由”,解放军出动军舰或战机进行监视、跟踪、驱离等动作,然后美军舰不一会就离开该海域,再发表一个已成功闯入又安全返回的声明……本来不想对这种“千篇一律”的事情做什么解读的,但透过此次的美军闯南海行为,我们确实能看出一些新的端倪。

那么,于如此敏感时间点闯南海,美国究竟想要什么?中美为何死活不在南海真正大打出手?
“费力不讨好”的军事威慑——美国三次南海巡航背后的颓势
我们将南海比做中国将自身实力投射到全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

因而,身为世界霸主的美国绝不可能如此无动于衷地看着中国力量轻易“走出去”,其在南海对华挑起的种种事端就是为了压制和阻碍中国。

压制住了中国,美国的“老大”宝座就不会受到威胁,所以美国才如此不惜血本地将60%的海上作战力量都部署到亚洲,其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为了对付中国。

如此看来,倘若美国成为中美南海博弈的最终赢家,其虽无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收获,但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证自己的霸主地位不动摇,这种隐性的长期收益是难以估量的。

依然以美国成为赢家的结果为假设,相比起身为域外国家的美国,白宫长期在南海地区煽动的那些东南亚国家则会获得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

即它们很有可能在美国的庇护下纷纷从南海分得一杯羹,富饶的南海一旦被充分开发,足以让一众小国受益匪浅。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军舰此次闯南海的时机很有点意思。

近期,菲律宾总统大选刚刚落下帷幕;域内各国持续关注的南海仲裁案结果也将于近日水落石出。

很显然,美国有着很明确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个时间点上让以菲律宾为首的南海海域各国看到自己在南海博弈中的优势地位与主动权,同时或也在对这些国家发出某些“号召”,即催促他们跟随美国的脚步,同样以“航行自由”向中国施压。

道理是明摆着的,美国打着“航行自由”旗号的行动充其量只是受到中国海空力量的监视、跟踪和喊话驱离,那其他国家或也可以不受实质威胁地照猫画虎。

然而,在花熊看来,美国以上种种的“美好设想”或真是“打了水漂”了。

从美国军舰于去年10月27日第一次闯入南海岛礁12海里范围内以来,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时间。

之所以我们对5月10日的第三次闯入感到“审美疲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都倍感无聊地叹了一句“怎么又是你”?假设一下,如果此次闯入行为的主角不是美国军舰,而是伴随有一艘诸如菲律宾或其他南海域内国家的舰船,其一定会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

换句话说,至今为止,美国长期欲建立的所谓“南海反华同盟”依然只是一张白纸。

我们不难看出,部分南海域内国家和利益相关国确实在舆论和国际上“力捧”美国,且纷纷对中国发声,大有背靠美国对华挑衅的趋势。

然而,转化到实际行动上来看,喊得响不代表真敢有所行动。

美国数次南海“航行自由”行动依然只是“光杆司令”的自我满足,根本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追随。

从中我们不难推断出这些所谓的美国“支持者”们的真实意图,即只想跟在美国身后捞现成的便宜,谁都不想迎着中国往上冲。

所以说,尽管此次美国军舰闯南海的行动同过往相比有了一些“亮点”,但无论是精心挑选的时机,还是太平洋
司令部总司令提前放出来的种种“狠话”,其依然没能改变“曲高和寡”的无奈现实。

所谓的盟友都只是嘴上亲密,没人在实际行动上帮助美国,“费力不讨好”,这大概是最好的形容了吧。

不得不说,尽管每次美国都摆出一副“大哥替小弟出头”的架势,但其背后空荡荡的现实已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南海反华联盟”的颓势。

“有本事来打我啊”——中美或都不敢向对方主动出手
我们认为,针对美国军舰屡闯南海岛礁海域这件事,中美似乎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峙平衡”,对于这种平衡,谁都不敢先玩出什么出格的事。

所谓微妙的“对峙平衡”,其对美国来说可能更头疼一些。

美国的本意是通过派出军舰以显示自身存在,并对北京进行威慑,从而迫使中国停止在南海的力量扩张,尤其是欲逼停南海人工岛礁的建设工程。

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加快了工程进度。

按理来说,世界霸主美国亲自出手,大多数国家都会乖乖服软。

只可惜,当今的中国确实实力不俗,即使南海一众小国联合起来同中国对垒,其恐怕都很难取胜。

也就是说,中国在南海确实有着与美国相抗衡的底气。

所以才敢于无视美国的“警告”,甚至加快人工岛礁建设速度。

如此,这个微妙的“对峙平衡”就形成了,即美国军舰该来就来,中国的人工岛礁该建也建。

北京既没有什么切实手段逼美军停止行动,白宫也没有好法子阻止中国的建设工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少朋友都对中国的“胆小软弱”颇为不满。

在他们眼中,携带实弹的美国军舰都欺负到家门口了,解放军除了跟随监视和喊话驱离外啥都没做,着实令人气愤。

但是,中国其实并没吃什么亏。

原因很简单,美国军舰的巡航与中国建设的永久性岛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绝不可同日而语。

表面上来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美国确实在声势上占到了不少便宜,但其军舰不可能永远处于同人工岛礁对峙的状态;一条军舰的战斗力也绝比不上拥
有机场跑道并进驻战机和作战舰艇的小岛。

随着人工岛礁工程的逐渐完工,每一个岛礁都将成为中国于南海海域的“永备性据点”,每个“据点”都可掌控其周边相当范围内的海空情况。

我们不难想象,一旦这张“据点控制网络”全部成型,其等于直接宣告了中国彻底获得了对南海的控制权。

届时,美国军舰的闯入还有意义么?其还敢如此目中无人地闯么?
当然,既然军舰巡航对阻止中国南海建设没什么实质性作用,美国人或也设想过最坏的情况和最终手段。

如同当年美军B-2轰炸机“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那样,花熊过去也曾对美国是否会再次“误炸”中国南海人工岛礁有过担忧。

但今天看来,这种担忧或许是不必要的。

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999年的中国,解放军综合作战实力早已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必须承认的是,我们同美国在很多领域依然有不小的差距,但在南海家门口,中国已经拥有了令美国付出巨大代价的能力。

这一点,想必白宫和五角大楼也很清楚。

我们以为,若单凭美国的实力,想在南海彻底胜过中国绝非不可能。

但是,若想让自己尽可能地减小损失,美国或将尽力拉来“帮手”和“战友”,即各方分担损失。

想拉来“帮手”就要有切实的借口才行,否则白宫难以打动一票军事盟友,遭到中国的“主动进攻”,从而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形象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高调巡航既是挑衅,更是在刺激中国的动武底线,其军舰无不散发着“来打我啊”的信息。

如果北京一时冲动,那我们即将面对的可能就不只是美国了。

中美博弈或将持续很久
反过来看中国,北京曾多次表态称南海岛礁建设工程是出于和平目的。

但是,倘若遭到美军的攻击,不论是“误炸”还是蓄意破坏,其都将成为北京将人工岛礁军事化的最好理由。

到那个时候,中国极可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对南海的
控制和海空军力的投入,美国将面临一个更加棘手的状况。

因而,美国也不敢随便动手攻击中国南海岛礁。

如果我们的分析没错的话,正因中美都不愿也不敢随便于南海攻击对方,在没有别的突破口之前,这种微妙的“对峙平衡”或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换句话说,中美南海博弈会很漫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再说回上文中的美军舰巡航行为为何会跟随者寥寥。

原因很简单,中美博弈是一场持久战,现在还很难预测未来结局。

对南海诸国来说,如果将来是美国获胜倒还好,如果是中国取得胜利,那之前鞍前马后追随美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国家很难不受到北京的某些制裁。

所以,美国南海行动曲高和寡的原因大概正是如此。

综上,我们已经对美国军舰闯南海的行为见怪不怪,甚至将其视作“常态化”事件,美国妄图以“带头老大”的形式拉动其他国家的参与,其恐怕很难实现。

同时,中美南海博弈或还将持续很长时间,这会是一场相当持久的“战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