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 16 课,主体课文选自“经部”的《孟子》。

《孟子》记
录了战国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言行,是一部文风刚健的对话体著作。

学习课文,你将面对一位精神焕发的老者——孟轲。

他是贵真求善的哲人,又是至诚仁爱的贤者;他是积极进取的士人,又是诲人不倦的
良师。

他会告诉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会告诉你,人应该在艰苦
的环境中磨砺意志,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他还会告诉你,只有不为
贫贱所移、不为威武所屈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读读《孟子》中的这些格言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也”⋯⋯
一路走来,你会发现这位言语犀利、滔滔雄辩的老者,其实是既
可敬又可爱的。

他刚强正直,胸中充盈着浩然之气;他崇尚王道,极
力反对称霸战争;他意志坚定,始终追求“仁政”的社会理想;他好为
人师,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做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铁
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就是这样一位英气勃勃的儒者。

我们坚信,与孟子同游,你对人性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你的内心会变得无比充实,你的志向会变得更加高远,你的人生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
二、教学目标
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素养。

3、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矫正日常行为。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国学思想精髓。

5、熟读经典诵读部分内容,领会意思,提高道德水平。

6、背诵《人性善》、《心之四端》、《反身而诚》、《石灰吟》、《不为与不能》(第三段)、《大丈夫》(第二段)、《与众乐乐》、《君子有三乐》、《无题》(节选)等古文诗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国学》中编排的文章、初步感知其大意。

难点:能正确理解所学内容,受到品德教育。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道
家思想内涵,同时把道家思想内化为自身思想,做到思成而行自然。

四、教学措施
1、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
2、充分开拓班级展示栏的宣传功能,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品
进行张贴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国学;
3、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上或教师讲解,或学生讲故事,或读书。

同时开展国学背诵比赛,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

4、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5、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与尊重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
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6、持之以恒,坚持每天早晨10 分钟早诵,让学生读得多,思得
深;
7、营造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地地可学文的氛围,让孩子
陶醉国学其中。

同时尽量通过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
8、循序渐进,教学相长。

五、教学进度
周次学习内容周次学习内容
1人性善10不为与不能
2心之四端11与众乐乐
3牛山之木12得道多助
4反身而诚13明人伦
5浩然之气14君子有三乐
6舍生取义15教之道
7大丈夫16生于忧患
8何必曰利
9仁者无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