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
喻国英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
摘要:目前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实践性以及规范性等。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怎样建设英语专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就是服务当地经济,培养知识全面、技能扎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为达到这一目标,本科英语专业必须从培养目标定位和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科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本科院校定位分为类型定位、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五个方面。
各本科高校因根据发展环境、区位优势、师资状况,立足于自己的特色进行办学定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泛我转”,将特色发展作为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内涵建设以吸引并培养学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目的,培养通用型技能能人才。
办学层次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高职专科教育为辅,有条件可举办成人继续教育或自考教育;办学类型应是实用型和新颖式相结合、也可举办联合交叉性学院。
办学功能应用通识+能力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特色人才为主要任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建设现状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育还是延续了应试教育的老路,没有把英语作为一门专业技能来培养,对于公共外语来说,学生基本就是学读与写,听、说很少接触,更不用说掌握了,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听、说、读、写、译能力确实有所提高,但未能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不能很好地处理外贸、商务、文秘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不能应用自如。
就现在市场就业来看上,对单一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已明显下降。
英语只是一种语言工具,必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运用才能发挥它的最的功效。
现在的外向型企业招聘人员往往不仅要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还要具备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如法律、经济、通信、制造等应用技术,即使是专门的翻译人才也要求熟知专业语汇并具备相关领域的特定知识。
三、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建设内容
(一)加强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讲授的同时,设立相似性应用技能模式教学,通过模拟商务谈判、外贸询盘还盘、处理往来函电、产品推销等场景,采用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
学生在熟悉了基本的英语语言运用技能之后,举一返三,融汇贯通,从商务技能的角度出发,逐渐培养自己的英语及专业能力。
如外贸函电这门课,让学生把案例在课前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实现。
形象地展现后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哪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全。
这样的思路构成了应用型英语本科的专业课程建设的创新框架。
将英语与商务两个学科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两只手弹钢琴”,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学生在高等院校接受教育最终目的还是想找份好的工作,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因此在进行专业和通识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学生价值观教育、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及职业发展能力的熏陶。
为解决专业课程过于强调学科自身结构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我们可以将按照公共基本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学科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课(论文、实习、社会调查)四大模块来编排教学。
为此,建议本着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原则,实施外语+专业方向(语言文学、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学、国际经贸等)、辅修相关专业或第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规范建设,拓宽专业方向,突出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在课程设置之前要深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中去,调查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要求,然后相应地挖掘潜能并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加培养方案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鼓励学生走出去,到企业甚至到国外中去锻炼实习。
同时要建立阶梯式校内实训室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可采用订单培养的模式。
校内实训室可以有口译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等,形象生动、寓教于乐地将教学单元任务放在实训室中完成,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完成任务,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故事复述、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大胆实践和动力高涨。
另外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引导学生逐步增强职业适应能力,走向工作岗位。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三尺讲台的模块化教学,还要通过课后与教师的交流及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体验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课外辅助培养方案。
如可以利用第二课堂补充英语的人文知识、带领学生去涉外酒店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参加各个级别的各类英语水平考试和职业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考试获得资格证书。
而不是一味强调英语语言学或语言史的枯燥的学习。
作为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习的模式不应拘泥于单一枯燥的背单词、做试题、写文章的学习。
通过设置语言能力基础模块课程,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运用语言自如交流的能力。
结论
建设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外向型技人才,是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加速、国际贸易与交流发展的紧迫需要。
英语本科专业的建设应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求、面向市场、改革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将品德教育、能力培养、职业规划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在企事业单位上“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因和平.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5.13.
[2]李兰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第五届全国国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0.
作者简介:
喻国英,女,年月出生,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180197910
>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