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14-2《小组工作》期末考试试题A

13-14-2《小组工作》期末考试试题A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小组工作》试卷(A )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7页,6个大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2、闭卷考试。

评阅人:_____________ 总分人: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
1分,共计16分) 1.在协同领导中,如果一个领导者比另一个更有经验,则比较适合( ) A 、分担模式 B 、新手模式 C 、交替领导模式 D 、民主模式 2.在小组促进和干预的基本技巧中,将组员之间的共同点提炼出来的方法,称为( ) A 、对质 B 、摘要 C 、总结 D 、联结 3.小组动力学的创始人是( ) A 、马斯洛 B 、舒茨 C 、勒温 D 、韦伯 4.下列选项中,适合小组冲突时的游戏是( ) A 、扶倒练习 B 、价值拍卖 C 、重点轰炸 D 、我在想什么 5.基本小组和次层小组是按( )来划分的。

A 、小组的形成 B 、小组的结构 C 、成员间的联系 D 、组员的界限 6.在各种常用的小组模式中,最早产生的工作模式是( ) A 、社会目标模式 B 、治疗模式 C 、互动模式 D 、发展模式 7.工作者被案主所激发的意识反应或潜意识反应叫做( ) A 、反情感转移 B 、自恋陷阱 C 、情感转移 D 、意识自觉 8.“寻找相似性”是小组( )时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____
___
__
__
___
__
__
系_
__
__
___
__专业_
__
__
___
__
_班级
姓名_
__
___
__
__
___
__
学号__
___
__
__
___
__
_
……
……





























……








线













A 、第一次聚会
B 、规范形成
C 、冲突
D 、成熟
9.小组工作者在小组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处位置是不同的,在小组的冲突阶段,小组工作者是处于( )位置。

A 、中心
B 、轴承
C 、边缘
D 、催化
10.在一个男性施暴者小组中,一名组员说:“我老婆一天到晚唠叨不停,每天一回到家里,她就开始啰嗦,一会儿说我没钱,一会儿又说我没用。

我其实对她不错,他不把我惹急了我肯定不会动手的”。

社会工作者回应说:“你对老婆不错,为什么还要动手,她真的那么讨厌吗?”社会工作者采用的技术是( )
A 、忠告
B 、澄清
C 、对焦
D 、对质
11.在交流分析理论关于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中,抑郁者的态度是( )
A 、“我不好—你好”型
B 、“我不好—你也不好”型
C 、“我好—你不好”型
D 、“我好—你也好”型
12.在小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次小组,小组中的次小组问题主要会出现在小组发展的哪一个阶段?( )
A 、小组筹备期
B 、小组暖身期
C 、小组转换期
D 、小组结束期
13.在小组开始阶段,组员的表现多为:一方面,人在聚合成群时会试图尝试与素不相识的他人建立初步的关系;但另一方面,又会对新的环境抱着观察与探求,对他人有既想接近又回避戒备的心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 )
A 、最小兴趣原则
B 、两极情感困境
C 、不满意度的反应方式
D 、强迫心理
14.在下列小组中,属于自然小组的是( )
A 、街头玩伴
B 、兴趣小组
C 、青年会
D 、业主委员会
15.在小组沟通模式中,最佳沟通模式的图形表示为( )
A
16.小组领导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专权式、民主式和( )
A 、放任式
B 、授权式
C 、命令式
D 、教练式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8题,每
小题2分,共计16分,漏填得1分,多填不得分)
1.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一般的是( ) A 、发展模式 B 、社会目标模式 C 、地区发展模式 D 、治疗模式 E 、互动模式
2.在小组过程中,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观察人员或督导评估、()。

A、工作者自评
B、成员自评
C、机构评估
D、结果评估
E、过程评估
3.根据舒茨人际需要理论,每个人都有包容需要、()等基本的人际需要。

A、支配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感情需要
D、生理需要
E、尊重需要
4.小组评估的相关概念有()。

A、基线数据
B、前测
C、后测
D、跟进测量
E、目标行为
5.在小组结束阶段,工作者应采取方法来降低小组对组员的吸引力,这些方法包括()。

A、减少小组聚会的频率
B、鼓励成员到组外寻找资源满足自身需要
C、鼓励忽视成员的新需求
D、强化成员对小组的负面情绪
E、强调成员要降低对小组的期望值
6.影响小组组成的因素包括()。

A、年龄
B、性别
C、成员需求
D、民族
E、文化
7.成长小组组员之间已经相当熟悉,聚会时均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讨论非常热烈,互不相让。

还出现个别组员为获得更多的支持出言贬低他人的行为。

社会工作者小李细心倾听组员的意见。

不时点头,并指出小组面临的冲突,让他们一起面对,寻求处理的办法。

小李运用的小组技巧有()
A、促进互动交流
B、情绪转移法
C、积极给予回应
D、表达鼓励支持
8.小组工作者在小组开始阶段应该做的工作是()
A、协助小组处理冲突
B、协助发现成员相似性
C、协助建立小组契约
D、缩短与成员距离
E、促进角色塑造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1分,共计8分)
1.在小组发展过程中,不一定都会有小组冲突。

()
2.小组动力学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小组工作开始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
3.英国的格锐斯.盖尔教授在1946年“全英社会工作大会”上提出,“小组工作应是
社会工作方法”被大会接受。

从此,小组工作成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
4.1877年英国基督教男青年会成立,标志着小组工作全面展开。

()
5.小组工作的雏形开始于19世纪英国的教会活动。

()
6.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透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来增进人们的社会功能。

()
7.从小组冲突的形式上看,小组冲突可以分为功能正常的冲突和功能不正常的冲突。

()
8.小组结束阶段一般包括小组的最后一次聚会,小组和组员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准备结束小组,以及小组结束后相关的跟进工作安排。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组工作
2.沟通
3.破冰活动
4.替罪羔羊
5.冲突策略练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简述小组领导者的情感枯竭陷阱及其原因。

2.根据保密的相对性原则,社会工作者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放弃保密原则?
3.小组冲突的解决策略.
4.简述小组工作者常常采用的主题活动类型(要求至少列出五种)。

5.简述小组工作阶段小组凝聚力过高对于小组的影响。

六、论述题(共计15分)
请全面论述小组结束阶段的特点、工作者的任务及可采用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