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母亲课件用演示文稿

我的母亲课件用演示文稿

2、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 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 特点。 (重点)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4、运用:通过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 的写法。
1.用圈点批注法读课文至少两 遍,并划分文章层次及概括大 意。
2.划出文中表现母亲品性的词 语,并归纳出母亲的形象。
3.针对本文内容提出一个具有 探讨价值的问题。
1.生字词带拼音抄三遍,注 释抄两遍。(做到抄写本上)
2.课后习题二(做到书上)
(所有作业明天下早自习后 组长收或检查)
P13
胡适
第二课时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
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探究作者感情的表达方 法。
3、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请你用一个词概括:
“这是一个 的母 亲”。
我的母亲课件用演示文稿
有这样一位母亲, 23岁就守了寡。她没有读过 书,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儿子留学美国, 她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 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恰巧这时, 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 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 借钱买下了。
4、她用人舌头舔我的眼病。(7) 关爱慈祥,爱子情深
这是一个 以体现出来?
母亲。从哪些事情中可
二、温和(做当家后母之难)
1、除夕夜对待大哥的债主;(8) 宽容、善良、温和
2、与两嫂子相处,化解矛盾。(9-11) 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三、刚强(不受侮辱,捍卫名节)
捍卫名节,要五叔道歉。(12) 有刚气
这位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为儿子设想的 母亲是谁呢?她就是现代诗人、著名学者胡适的 母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 受母爱的力量。
P13
胡适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
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是绩溪县 中屯人。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 适父亲胡传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传是 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 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 人寰(huán),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 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 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 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8自然段)这样பைடு நூலகம்过年,我过了 六七次。
对母亲所遭受的痛苦,一笔带过, 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空间,更加感动人 心。质朴、真切的语言将“我”对母亲 的疼惜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中极少直接抒情的句子,那作者 的感情是如何表现的?(从叙述语言风格、
听写。
请两个同学上黑板写。
找碴。
广模(mò) 模——漠 管速 速——束 宽怒(shù) 怒——恕 文邹邹(zhōu) 邹——绉 庶(zhē )祖母 zhē——shù
划分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3段):追念“我” 的童年生活。
第二部分(4-12段):写母亲三 方面的事。
第三部分(13段):母亲对“我” 的深远影响。
〖归纳小结〗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是一个慈祥、教子严而 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 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 刚气的人;她是我的恩师、慈母、 严父。
3、母亲给“我”的极大影响有哪些?
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 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
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 反省“吾身”。
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 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 性。
第二部分又可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5-7段):母亲对我的 管教。(对我)
第二层(8-11段):作为当家的 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对人)
第三层(12段):母亲如何对待 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对己)
默读课文思考:
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我 们的感受我们会说这是一个 的母亲。分别是通过什么事 情体现出来的?
(1)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第4段: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第6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第7段: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第8段: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 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第10段: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 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第12段: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 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 点人格上的侮辱。” 第13段: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 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 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侧面)
默读课文思考:
1、对于这样一位给了“我”极深影响 的母亲,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你从文 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文中极少直接抒情的句子,那作者 的感情是如何表现的?(从叙述语言风格、
结构、写作视角等方面考虑)
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怀念、感激、敬仰
如:(5自然段)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 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 久了。
认识作者:
胡适(1891~1962),字适 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 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 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 世。胡适25岁就当了北京大学 教授,可算是少年得志。后任 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 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北京 大学校长。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注解及“读一读、写一 写”的字词。
以儿童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在真 切质朴的语言中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再如:(7自然段)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写出了母亲的爱子情深,在平实的语言中 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你是如 何体会到的?
怀念、感激、敬仰
又如:(8自然段)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 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 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2)归纳:这是一个 事情中可以体现出来?
母亲。从哪些
一、严中有爱(对“我”的管束)
最能体现此特点的话是: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7)
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早学; (5) 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2、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6) 保护自尊心,教子有方
3、重罚“我”说轻薄的话;(7) 责罚严厉,教“我”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