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银行制度

比较银行制度

1.金融体系---是指一个经济中的资本流通的基本框架,是各种金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的有机整体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①货币制度规范的货币流通②金融机构③金融市场④金融工具⑤金融制约与监管2.支付清算系统---是一国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券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3.双线银行制度---又称双轨,双重银行制度,是指美国历史上形成的,由联邦政府注册管理的国民银行和由州政府注册管理的州银行并存的一种商业银行制度4.单一银行制度---指美国历史上实行的商业银行的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机构经营而不设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机构制度5.全能银行---也叫综合性商业银行,是指商业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还可以全面从事证券,保险,租赁等金融业务,所形成的综合的全面的银行经营模式6.脱媒---指由于美联储规定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上限,以及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商业银行存贷款大幅度减少的非中介化现象。

7.自由银行制度---是指美国1837年到1863年之间实行的任何个人或者集团只要有充足的资本并履行法定的义务,即可向所在的州政府申请领取执照并开设银行的银行制度。

8.美元霸权---是指美国凭借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引导和塑造一系列有利于其领导和支配事务安排9.奥尔德里奇方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1911年11月16日向国会国家货币委员会提交的效仿英格兰银行建立高度集中而又相对独立的美国中央银行——全国储备协会的银行改革计划,这是美国在建立央行制度过程中的尝试,但美国倡导分权,实行联邦制,并最后被否决,最后形成二元制央行体系。

10.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以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即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的双挂钩货币体系11.储蓄贷款协会---是一种在政府支持和监管下专门从事储蓄业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采用互助合作制或股份制的组织形式。

12.CDO(担保债务凭证)----将有现金流量的资产汇集群组,然后做资产包装分割,进行信用评级后出售。

二、填空题1.从宏观经济看,资本形式包括(储蓄)和(投资)。

2.1790年,一些证券交易商成立了美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

3.1792年,24名经纪人在华尔街签订了(《梧桐树协定》)成为纽约交易所的前身。

4.各国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5.英国海外银行机构主要有英国海外银行、外国银行、国际财团银行。

6.德国银行机构包括信贷银行、区域性银行、私人银行、外国银行。

7.日本的商业银行有都市银行、地方银行、外国银行。

8.美国通用汽车承兑公司的金融服务行为两大类:消费金融、公司金融。

9.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国会通过的一系列加强金融监管的法律有(1933年银行法)、(1935年银行法)、(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

三、判断改错1.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

(×)中央银行2.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是一种储蓄向投资的直接转化机制。

(√)双方通过证券交易直接实现资金融通3.大股东对企业的监督行为称为用手投票。

(√)大股东持有较多股份,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较大话语权。

4.根据联邦储备法规定美国的州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体系。

(×)国民银行必须加入,州银行自愿。

5.历史上英国的金融监管以自律监管为主。

(√)这是英国金融发展历史原因造成的。

6.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杰伊库克公司创立新的证券交易模式—证券承销团。

(×)是证券分销模式7.美国进出口银行具有执行美国对外援助计划的职责。

(√)是美国政策性银行,是政府所属的独立企业。

8.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信息是各国金融市场监管的核心。

(√)只有信息披露,才能坚持“三公”原则。

9.小股东对企业的监督行为称为用手投票。

(×)用脚投票,小股东缺少话语权。

10.财务省是日本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厅才是11.英格兰银行从法律上从属于英国财政部。

(√)这是英国相关法律规定的,英格兰银行是政策执行机构,要遵从财政部的领导。

12.传统上的美国大企业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最基本的客户群。

(×)中小企业才是。

三、简答题1.英国20世纪80年代金融大爆炸答:20世纪80年代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了电子业务和全能业务的改革,对世界金融业产生了很大的震动,称之为“金融大爆炸”。

第一,取消了对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人的传统限定,将两者统称为证券经纪人,他们可以进行证券经营,也可以代客买卖证券。

第二,交易所可以自由收取佣金,展开竞争。

第三,允许大公司直接进入交易所进行交易,放宽了对会员制度的审查。

第四,允许交易所会员外其他的金融机构和外资机构进入市场。

第五,交易所改用电子业务,提高证券交易所的效率,实行24小时全球化的经营。

2、法人治理结构(论述)答: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明确规定公司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

美国模式:○1股东大会,理论上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但不可能常设,于是委托大股东成为组成董事会,将日常决策权力委托给董事会。

○2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1)在董事会内部设立不同的委员会,以便协助董事会更好的决策,2)董事分成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

○3首席执行官,董事会将部分经营权力转交给代理人执行,这个代理人就是公司政策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责人。

○4外部审计制度的导入,在美国模式中,公司没有监事会,而是由公司聘请专门的审计事务所负责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的年度审计报告。

德国模式:○1商业银行是公司主要股东○2法人持股或法人相互持股○3严密的股东监控机制:1)业务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相分离2)职工参与决定制度2.支付清算功能的作用答:①金融体系的支付清算功能关系到资金流通的是否通畅被誉为现代经济流通的基础设施②现代金融体系的支付清算功能有利于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③可以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服务4.美国是如何形成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

答: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是指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经济。

美国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形成主要由于三方面:○1贯穿于美国金融发展史两种货币价值观的影响。

1)联邦主义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经营的国家银行系统,并由联邦政府的特许银行经营权。

2)平民主义主张有州政府特许银行经营权,反对把货币经营权集中于联邦政府手中。

○2美国经济的发展尤以资本市场发展为主。

美国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创新,是推动美国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3信息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

纵观美国金融发展史,美国传统的货币价值观贯穿于美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整个时期,是美国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美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需求和新自由思潮下金融创新等因素进一步推进了美国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5、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如何构成的?答:1)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主要由三级五部分组成。

2)一级系统中主要有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此外还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联邦咨询委员会,前者是负责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最高决策机构,它向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出指令,由其代理具体执行。

后者提供有关货币政策实施方案的参考意见。

3)二级系统中主要有12家联邦储备银行及其25家分行,是美联储的执行机构。

其职权主要是,对贴现率的规定提出建议;通过贴现窗口向会员银行提供贷款;保存存款机构的准备金;检查存款机构的业务及支票清算、代理国库等业务。

4)三级系统中主要是加入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包括国民银行和州立银行。

5.日本主办银行的特征答:○1主办银行是企业最大股东之一;○2是企业最大的贷款银行;○3向企业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4进行人事参与;○5与企业关系长期稳定7.日本金融大爆炸的主要内容1)新《外汇法》的实施 2)各金融机构业务的相互渗透3)股票交易手续费的自由化 4)设立证券综合帐户5)开设包揽帐户6)开设私人银行业务(7)企业的股票选择权制度8.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答:是由农业信贷管理署负责监督和协调的十二家联邦土地银行,十二家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农业合作银行三个不同的银行系统组成。

9.庞氏骗局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答:先虚构一个投资项目,骗人向这个子虚乌有的项目投资,并许以高额回报率,然后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的投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这样庞氏骗局就形成了。

特征:○1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特征;○2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3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性;○4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5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10.比较次贷危机前后美国金融体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金融机构的主要变化。

答:次贷危机前:五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两大财团、三家证券保险机构、三家信用评级机构次贷危机后:以五大投行为例,全部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其规模更大,金融垄断地位加强,对政府政策影响力更大。

11.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和德国的全能银行混业经营有何不同。

答:混业经营已成为各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纵观各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主要形成了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和德国全能银行两种模式。

德国的全能银行是指以银行经营活动为基础构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金融衍生业务等全面的金融服务,并持有非金融企业股权,对其控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为母公司,通过对从事其他金融业务活动的金融机构控股,使之成其为子公司,从而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

两种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1两种模式产生的历史及政治经济制度背景不同。

美国的金融控股制度是在美国长期实行分业经营管制且金融市场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

德国的全能银行是其工业发展初期私人资本缺乏,金融市场欠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

○2经营方式不同:金融控股公司中各子公司的专业金融活动不能共用一个综合平台,不能提供一站式多样化服务。

全能银行则可利用银行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率一站式全面服务。

○3经营范围不同:美国股公司限制金融控股公司对非金融企业持股、控股。

德国全能银行则可对非金融企业参股、控股,有较密切的银企关系。

12.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改革。

答:2009年6月15日,奥巴马政府公布金融监管改革计划主要内容:○1成立美国历史上首个金融衍生品评级机构;○2设立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监管局归美联储管理,该局制定和掌管有关金融产品消费的相关活动;○3设立监管金融业务系统风险的委员会,美联储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可以对大型金融企业进一步加强监督;○4合并储蓄监管局和货币监察局,以便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5规定国会可授权政府出台针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清算制度,以避免因他们经营不善倒闭而是纳税人受损失;○6规定金融机构不能对客户进行明显损害自由资本的投资交易,比如私募投资和一些对冲基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