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进生形成的成因分析

后进生形成的成因分析

教师教学论文地址:新疆自治区哈密地区伊吾县高级中学教师姓名:蒲武川邮箱地址:****************日期: 2016年3月2日后进生形成的成因分析我从教以来的发现及根据一些教育实践表明,每所学校的某些班级,总会存在部分的后进生。

尤其是在我校,后进生的情况尤为严重。

由于我校的地理原因以及一些各方面的因素,招生来我校来的基本都是一些问题学生或者说是一些后进生。

那么,在现代教育中,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后进生”呢?一般后进生被定义为: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学习成绩差,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

他们常常被认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不符合社会主观要求,不能遵守学校校纪校规,经常和老师作对,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好好的做作业等各种行为现象。

是家长、教师及学校主要批评和放弃的重点对象。

为了更好的解决后进生的问题,有必要对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通过多方面了解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比较复杂,但就大的方面而言,以下几点:一、从个人方面分析1.智商水平。

不能说后进生一定是智商低的,但是智商低的学生往往就是后进生。

俗语说:笨鸟先飞。

每一个学生都是希望进步的,都是希望自己表现好的,但是由于一些先天性的制约,造成的付出与收获不能成正比的情况。

往往自身很努力,但是结果却出现成绩却不太理想的现象。

2.学习水平情况分析。

从学习状况来看,“后进生”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1)第一种是愿意努力学习,但由于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不恰当,思维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善于分析课题的条件和要求,根据课题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吸收、消化和掌握新知识较慢,致至学习很吃力,学科成绩徘徊不前。

(2)第二种是学习态度马虎,缺乏毅力和自制力,贪玩,有想取得好成绩的愿望,但缺乏自制力,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服从于学习。

对于学习的困难和障碍,本来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往往半途而废,以致困难成堆,造成成绩不良,考试成绩有时及格或有时不及格。

(3)第三种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或者学习动机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

导致求知欲低,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甚至厌恶,畏惧学习,丧失了学好学科知识的信心,由于在学习知识时感到困难,自己不能克服或没有勇气克服以至困难越来越多,对学习产生反感,成绩越来越差。

3.学习能力方面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就表现出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还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尤其是在理科方面,总是死记硬背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公式。

并且这类学生既不向优生请教,又不问老师。

总是以不懂装懂的学习方法来应付自己,久而久之学习上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后进。

4.学习基础方面分析。

有些学生知识基础不扎实,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不能认真主动的学习分析教材,总结不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困难的学生基础知识与平均水平之间有明显差异,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基础都差,其中差异较大的为语文中常用字的识字率和基础阅读、写字、数学的基础运算和代数能力。

5.学习参与能力分析。

学习困难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未投入学习活动中,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

俗语说:“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就是提倡学生参与到学习里面去。

老师上课时,不参与到里面去,不随着老师的思维走,最终你就不会获得这部分知识内涵,就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不够通透。

课上学生讨论问题时,不去参与到里面去,就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更不能分析出自己理论的正确性等。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参与的过程,不参与就意味着没有收获,不参与就等于没有学习。

而这种现象发生的对象往往就是后进生。

6.学习兴趣方面分析。

有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因为他们不得不学习。

他们或者对学习产生抵触或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恐俱,逃避学习。

当学生经过努力仍跟不上教师进度,不能获得成功体验,甚至要遭受失败时,学生必然对学习丧失信心,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拉学生一把,则学生更容易自暴自弃。

7.学习习惯方面分析。

英国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可见习惯的重要性。

数学学习若掌握了正确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学习困难的学生不预习功课。

复习时不认真,作业打小抄。

学习成绩不好不以为然。

8.学习心态方面分析。

“后进生”对学习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因而不能正确对待学习,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又进一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动力、学习不主动、学习缺乏方向、缺乏监控力量。

这是非智力因素导致“后进生”产生的一大因素由于失而自卑,失去了自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内动力。

二、从学校方面分析1、从学校方面分析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如果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如果教师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等等;那么所有的这一切,只能导致学生片面的发展,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厌恶学校的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

2、从教师方面分析。

教师也是产生后进生原因之一。

(1)教师责任性不强。

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良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有直接联系。

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所教的教材都不能真正掌握而教学艺术不高的教师能够把知识和技能顺利地传授给学生。

此外,有的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疏远,动不动就责骂、惩罚,严重地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对此学科有了抗拒心理,造成学习成绩下降。

(2)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践者,也受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的影响。

把教书放在第一位,只教书不育人,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忽视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3)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一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

对“后进生”的“学”而言,教师“教”的不当,会对“后进生”的“学”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作用。

三、与家庭因素相关。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孩子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不和或者有家庭矛盾。

很多学生从小就得不到父爱或母爱,从小从心灵上受到伤害,导致学生性格孤僻,成绩较差。

或者学生回家之后,面对的是家庭的各种矛盾,各种吵闹,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天回学校以后,还要面对老师的质问、甚至于批评。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学习没有信心,更至于自暴自弃,从而变成后进生。

2、家长对孩子教育观念淡薄。

在农村很多家长自己本身就没读多少书,自认为还过的不错,因此对子女的读书问题也就不重视了,总认为读多读少一个样,只要有钱就可行了。

整天只知道挣钱,把孩子的学习却放在一边,不闻不问。

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出门打工挣钱,孩子很小就放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只是按月零花钱就行了,读书也一样。

这是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一些不错的学生也成了后进生了。

3、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手法简单粗暴,动辄使用武力,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影响环境中的孩子会比成长在和谐家庭环境里的孩子更具有暴力倾向,这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些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不利于孩子养成集中精力学习的习惯;也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苛求,使得学生对于学生产生了恐惧和抵触。

四、从社会环境方面分析。

虽然说中学生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但也不乏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影响,比如迷恋于网络、抽烟、喝酒等。

俗语有云:“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当学生慢慢地开始学坏的时候,身边就会慢慢地聚集一些有坏毛病的学生,然后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就要学校及家长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让他们把精力重新回到学习上来。

从社会方面讲,这是产生后进生原因之一。

1、受社会不正确舆论的影晌,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后进生”学生受社会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读书没有用,不读书照样打工挣钱当老板。

这类学生主要的问题是对读书的目的不明确,因而没有动力。

社会正处于改革时期,金钱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物质文明蓬勃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跟上,中国面临着“文化失根”的严峻挑战,精神文明的匮乏导致了信仰的缺失,“一切向钱看看”、“有钱就有一切”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2、受杜会不良习气影晌,学生品行不端正学校教育学生要讲文明、讲道德、做有修养的人,可是学生一走出校门,触目所及的往往却是种种不文明的现象。

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不良习气发生冲突,让学生内心很矛盾,感到无所适从。

而由于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而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可能是真空状态,难免会接触到社会上一些品行不良的人,社会分辨能力弱的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盲目模仿,沾上了不良习气,甚至一时冲动而导致盲目的、不理智的行为,干出错事、傻事来。

总结:从以上分析来看,后进生的形成有种种原因,或自身,或家长,或学校,或家庭等。

我们教师对于后进生不但要看他的成绩,还要从各个方面分析这些学生。

每一位后进生后面都有一个为人不知的故事,我们要抓住命脉,切实的诊断出后进生形成的病因,这样,我们老师才能对症下药,把一个后进生变成一个优秀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