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学与新闻--报告文学与新闻
文学与新闻--报告文学与新闻
著名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
• 著名作家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写 于1935年。文中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下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迫害,针对这 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 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起了一定的 作用。
新中国的报告文学迈向成熟
• 新中国的各项事业快速向前发展,报告文 学这一紧贴现实的文学形式,也以坚实的 步伐,不断地迈向成熟。全景式报告文学、 问题报告文学、学术与新闻以及与文学相 融合的报告文学,使中国的报告文学不断 地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
中的人物述说,但必须以具体的事实
或形象作基础。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写作
一、严守真实
(一)真实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真实,也 是报告文学创作不容动摇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报告文学对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1.事实真实。 生活中实有的事和实有的人,不容虚构。
2、写出事物的本质。 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 总体,通过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性的真人 真事的描绘,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不
• 三、写好人物
报告文学也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
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主。即使是以记
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它也离不
开写人。文学创作上可用的表现手
法和技巧,报告文学都可以恰当地
运用。
(一)抓好典型细节,写活人物
• (二)、抓好心理描写,开挖人物内心世界 报告文学写人,要求揭示人物的心灵美, 把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展现出来, 增强艺术表现力,以感染读者、打动读者。 (例雷锋的“做一颗永不生绣的锣丝钉”)
真事,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文学的轻骑
兵。它敏锐地反映时代脉搏的跳动,表现 时代的强音。
写华立学院能敏锐地反映现时教育脉搏
独立学院,是中国的一种高等院校,专
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
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规范后的公
有民办二级学院。
例:通过华立学院来反映中国教育改《文学概论》为文科类课程如文学史、文 学作品选读,以及文学创作、报告文学写 作等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概述和分类
•
•
一、概述
定义: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具
有强烈新闻性,又具有浓厚文学性的独特 体裁。
报告文学的三性
报告文学的三性: 报告文学是一种 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 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 纪实性、文学性。 • 起始:我国从晚清开始出现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中的议论,有的是作者对
社会生活经过深入的观察、探究之后的深
切感受,或是对人物遭遇进行追踪、苦思
之后,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因而,它富含
哲理,令人深思,给人以启迪。
• (三)、透彻的述评性
作者根据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
件、现象,表明自己的态度、见解,
或表述人生的体验,或道出自己的感
受,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可以由作品
和实有的事。
其次,是迅速及时。及时具体、生
动地作出报道,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 三、浓郁的文学性 • 主要是指形象性。报告文学可以 吸取和运用文学艺术的多种手法来 突出自己的形象。除了虚构,文学 艺术中的一切技巧,报告文学均可 灵活运用。
• 四、精辟的说理性
•
报告文学议论,主要不是借助逻辑思维的阐发, 而是凭着事实蕴含的哲理、作者个人的深切感受和 独到见解来进行。
脉博,华立不断壮大发展说明了什么?它的作 用和影响?在前进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它是中 国独立学院一个典型,通过它来反映中国独立 学院的意义和作用,展示中囯独立学院发展方
向,及需要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回答人们关心
的问题
• 二、很强的新闻性
首先,是严格真实。这是指报告文
学所报道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实有的人
以真人真事作基础不行,不把握事物的
总体也不行。
• 二、要写出时代精神
• (一)认识时代精神 。
•
时代精神,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
广大人民群众为之努力奋斗而要实现某一
历史任务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
征的精神、意志。
• (二)、体现时代精神 1.高瞻远瞩,纵观全局,揭示事物的 本质特征及其普遍意义,体现时代 精神。 2.站在时代的前沿,深人生活,认 真体察党情、民情、校情、军情, 反映时代精神。
• 例在写华立中,可发表议论和见解:全球有许多著 名的民办大学,例美国的哈佛、日本的早稻田大。
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民营企业,将催生出我国著
名的独立学院。 • 。
• (一)敏锐的政论性。
• 要求作家对人物、事件、现象作出“反映”
和“批判”。要“批判”,就不可能没有
政论家的敏锐和政论色彩。
• (二)深刻的哲理性
科技报告文学、文化、教育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等。 详见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
• 从篇幅上分:有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 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微型报告文学。
• 从表现手法上分:记录性的报告文学、概 括性的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小说
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动机来分:
歌颂性报告文学和揭露性报告文学。
从作品表现的着重点来分:写人为
• 用性格化的语言写出人物个性
• 报告文学作家,应在深人生活、理解
人物的基础上,写出带有人物个性特
征的语言。如果写出具有特征性的人
物语言,就能很好反映人物的心理状
态,表现人物心理气质,写活个性。
• 四、安排好结构
(一)以事物发展时间先后为顺序安排结构 有头有尾
地记写人物的生平、经历,或记述一件事的发展过程。
• 2.写人物“群像”的。即同时着重写几个人
物。 • 例:华立的团委、学生会、记者团等各种协会。
•
(二)事件报告文学
1.写重大事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等事件。 2.写生活中有代表性事件的。即代表了当 时的一种倾向,一种现象,对当时社会有影 响、教育、指导作用的事件。
例:写华立的历程、风貌、理念、文化、
(二)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安排结构
按性质归类,同类
的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层次,然后,把所得的若干个层 次有条不紊组合起来,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
报告文学
(三)以断切式安排结构
(四)以电影镜头组接式安排结构
军事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头 条刊登了魏巍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 的人》。 • 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数代中国人。 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 为“最可爱的人”。
• 详阅魏巍: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 在新时期,1978年1月《人民文学》以醒 目的标题,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刊 发在头条位置,《人民日报》也以头版头 条刊登此文,揭开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第 一页。 • 同时为尊重科技人材,走科技兴国大造声 势,受到全国上下高度关注。
军训等 。
• 以写事为主的报告文学,主要是以先进人物的
事迹为主。
• 报告文学中但也不乏暴露反面人物、 反面事 件的报告文学。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特征
• 一、强烈的时代感
(一)报告文学是时代的产物
它是人民的需要,时代的产物。它
是随着近代报纸的发展和读者斗争的需求
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二)报告文学能反映时代脉搏,表现时代 的强音 报告文学是当代社会生活真实的、艺 术的记录,是用文学形式反映当代的真人
--文学与报告文学 戴 新 安
•
•
文学与新闻
随着新闻的发展和在社会中广泛应用,
新闻中一些体裁的表现手法和方式都具有
浓厚的文学气息。
•
例:报告文学
文学理论对报告文学创作的作用
文学概论是对文学理论的概略性的介绍 和研究,主要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 基础知识。文学理论以一切文学现象及其 规律为研究对象,来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 欣赏的实践,并反过来作用于文学创作与 欣赏实践。 同样,文学理论对报告文学创作有指 导作用。
• 徐迟以诗人气质写报告文学﹐特别是写知 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常能熔政论﹑诗和散 文于一炉﹔结构宏大﹐气势开阔﹐语言华 美而警策﹐独具风格。著作有《哥德巴赫 猜想》(报告文学选)﹑《枯叶蝴蝶》等。
• 二、报告文学的分类
从文体上分:文艺通讯、特写、文学速写、电视报告 文学等。 从题材上分:工业报告文学(例《乔厂长上任》、农 业报告文学、军事报告文学(例《谁是最可爱的人》)、
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
告文学。
• (一)人物报告文学
• 人物报告文学,可以分为两种:
• 1.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
• 一是,为人物“立传”,写一个人的全貌,
表现他的光辉一生。现已突破不为活人立
传的框框。
• 二是,写一个人物的片断,或一个侧面,反 映他有意义或不寻常的经历。 • (举例《于光远--弘扬中华麻将文化的功 臣》) • 例:写华立学院的院长、教师、同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