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内容[1]

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内容[1]

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内容手术前皮肤准备告知内容 (2)鼻饲告知内容 (3)心电监护告知内容 (4)氧气吸入告知内容 (5)超声雾化吸入告知内容 (6)灌肠术告知内容 (7)红外线照射告知内容 (8)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告知内容 (9)使用呼吸机的告知内容 (10)使用输液泵的告知内容 (11)手术前后告知内容 (12)胃肠减压告知内容 (13)微量血糖仪测血糖的告知内容 (14)应用导尿术告知内容 (15)应用静脉套管针注射告知内容 (16)应用约束性器具的告知内容 (17)手术前皮肤准备告知内容一、目的:1. 为手术做准备,防止术后刀口的感染。

2. 观察手术区皮肤情况。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1. 疼痛。

2. 误伤。

三、患者配合事项:1. 采取舒适的卧位。

2. 操作中出现不适及时告知护士,防止误伤。

3. 备皮完毕,洗澡,更衣,预防感冒。

鼻饲告知内容一、目的:不能由口进食者,可通过鼻饲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水和药物,保证患者能获得基本的营养和必需的药物。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心跳、呼吸停止。

2. 恶心、呛咳、呼吸困难、紫绀。

3. 鼻饲过程中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三、患者配合事项:1.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抬高床头,减少恶心反射。

2. 插管时需做吞咽动作,张口呼吸,使咽部肌肉松弛并分散注意力。

3. 鼻饲中,应妥善固定鼻饲管,以免滑脱,鼻饲用具应保持清洁。

4. 鼻饲液的温度、量、鼻饲速度适宜,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5. 自行配制的营养液应征得医务人员同意后方可鼻饲,以免堵塞鼻饲管或引起其他不适。

6. 鼻饲过程中若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或其他不适,立即停止鼻饲,告之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7. 鼻饲后,应取半卧位或轻微活动,禁忌剧烈运动或搬动,以防胃内容物返流而致误吸。

8. 鼻饲管尾端用无菌纱布包裹并妥善固定。

心电监护告知内容一、目的: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1. 异常情况报警。

2. 电极片过敏。

3. 机械故障。

三、患者配合事项:1. 活动适度,避免导线的硬拉、硬拽,防止导线脱落。

2. 遥测式监护,患者活动范围不能超过发射盒接受距离,避免在干扰区域内活动。

3. 远离水源,防止机器受潮。

4. 应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患者不随意使用仪器。

5. 监护过程中,禁止近距离使用手机、收音机等。

氧气吸入告知内容一、目的: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或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鼻腔粘膜干燥,呼吸道分泌物结痂,不宜咳出。

2. 氧中毒。

3. 异味,鼻腔异物感。

三、患者配合事项:1.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氧疗方法:鼻导管给氧法、鼻塞法、面罩法等。

2. 吸氧过程中要注意用氧安全,做到防火、防热、防油、防震。

3. 勿随意调节氧流量。

4. 活动时动作轻柔,防止氧气管道脱落及扭曲、打折等。

5. 出现恶心、头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超声雾化吸入告知内容一、目的:1. 治疗并预防呼吸道感染,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2. 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流速过快,引起不适。

三、患者配合事项:1. 雾化器轻拿轻放,放置稳妥,以免损坏。

2. 由医务人员操作,其他人员不要随意调节控制面板上的按钮。

3. 雾化口喷雾后,做深呼吸运动,使雾化液随呼吸到达小气道发挥作用。

4. 每次雾化时间15-20分钟。

雾化过程中如出现胸闷、憋气或其他不适应立即告知医务人员。

5. 雾化吸入后,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咳嗽,用力咳嗽时保护好刀口,以免刀口张力增加,加重疼痛或刀口裂开。

灌肠术告知内容一、目的:1. 不保留灌肠: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为高热患者降温;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2. 保留灌肠:用于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解除肠梗阻。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肠道痉挛:腹痛、腹泻、头晕、心慌、出冷汗等。

2. 肠道出血。

3. 造瘘口行灌肠者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造瘘口疼痛、水肿、出血、肠穿孔。

三、患者配合事项:1. 治疗前排空膀胱。

2. 根据病情采取适宜的体位。

3. 插肛管时,需做排便动作,以利于肛管顺利插入。

4. 灌肠液流入时,感到腹胀及有便意是正常反应,应作张口呼吸。

5. 规定时间排便:不保留灌肠5-10分钟,保留灌肠1小时以上。

6. 有腹部不适,如腹疼、腹胀、腹泻、便血,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7. 注意保护肛门周围皮肤,应选用软的卫生纸或用温水洗肛门。

红外线照射告知内容一、目的:1. 消炎、解痉、镇痛、促进创面干燥结痂、保护上皮、利于伤口愈合。

2. 预防刀口感染。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1. 皮肤出现水泡。

2. 疼痛。

三、患者配合事项:1. 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照射前注意皮肤感觉异常迟钝或灵敏;照射过程中感觉过热、头晕、心慌等。

2. 取舒适卧位并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3. 红外线灯头距治疗部位约30-50厘米,以湿热为宜。

4. 照射过程中尽量安静,不随意变换体位,防止烫伤,必要时由护士协助调整体位。

5. 照射面颈胸时,应用湿纱布遮盖眼部或戴有色眼镜,以保护眼睛。

6. 照射过程中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合适的剂量为皮肤出现桃红色均匀的红斑,如为紫红色应立即停止照射,涂凡士林保护皮肤。

7. 照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8. 照射结束后,休息15分钟,加盖被及衣服保暖,防止感冒。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告知内容一、目的:1. 保护外周静脉。

2. 可减少反复经外周静脉穿刺输液的痛苦。

3. 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输液途径。

4. 便于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穿刺失败、出血或血肿。

2. 导管栓塞、导管堵塞。

3. 感染、不能耐受置入性的设备、静脉炎,血栓形成。

三、患者配合事项:1. 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做好体位配合。

2.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穿刺部位感染。

3. 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症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4. 避免输液一侧肢体剧烈活动,防止管道脱出。

使用呼吸机的告知内容一、目的:1. 改善通气、换气功能。

2. 减少呼吸肌做功。

3. 纠正低氧血症,防止二氧化碳蓄积。

4. 支持心功能,保护脑及肾脏功能。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气管导管堵塞。

2. 喉损伤。

3. 气管粘膜损伤。

4. 皮下气肿。

5. 出血。

6. 氧中毒。

7. 感染。

三、患者配合事项:1. 保持环境清洁,减少陪人,室内禁止吸烟,预防合并感染。

2. 避免剧烈翻身,防止管道脱出。

3. 有自主呼吸者,尽量保持与机械通气同步呼吸。

使用输液泵的告知内容一、目的:1. 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2. 婴幼儿输液。

3. 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造影剂注入,癌症患者化疗,静脉麻醉等。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机械故障。

三、患者配合事项:1. 不随意搬动,防止电源线因为牵拉脱落。

2. 输液肢体不剧烈活动,防止输液管道被牵拉脱出及造成仪器损坏。

3. 使用输液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报警,原因有气泡、输液管堵塞、输液结束等,护士会及时处理。

手术前后告知内容一、手术前告知内容:1. 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消除顾虑,稳定情绪,保持良好地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方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生活有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有利于增强体力,减少术后呼吸道感染。

3. 术前2-3天训练床上大小便,肢体活动,有效的咳嗽。

4. 术前备皮、洗澡,防止术后刀口感染。

5. 术前根据情况需做药物过敏试验,以便于术后用药。

6. 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防止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7. 术前应用镇静药物,是为了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麻醉药物的毒副作用。

8. 进手术室前要排空大小便,有假牙者取下,并取下首饰、手表,面部不要化妆,尤其不要涂口红,以免影响术中对病情的观察。

9. 贵重物品妥善保存。

二、手术后告知内容:1. 全麻术后2小时内,经常唤醒患者以免熟睡后影响呼吸功能,同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2. 术后恶心、呕吐是由于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引起的,一般会逐渐好转,无须用药,严重呕吐可遵医嘱适当用药。

3. 术后氧气吸入,由于麻醉影响呼吸功能,使血氧饱和度的浓度降低,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有利于呼吸通畅。

4. 术后根据手术种类不同采取不同的卧位,有利于病情恢复。

5. 术后疼痛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可通过调整舒适的卧位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疼痛,过多的应用止痛药会影响刀口愈合,难以忍受的疼痛必须告知医生,适当应用止痛剂。

有时应用镇痛泵,它是将止痛药持续缓慢的注入,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6. 根据您的消化功能恢复情况和病情需要,决定进食的时间,以及饮食的种类。

7. 各种引流管:要防止引流管脱出,受压,折叠,保持通畅,一旦引流管脱出,要立即采取措施,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8. 术后活动:术后根据病情活动吗,协助翻身及适当活动促进肠蠕动。

9. 术后减少陪人及探视:由于术后机体抵抗力低,过多的人流会使室内空气污染,不利于病情恢复及休息,同时也增加术后刀口感染机会。

10. 术后2-3天内出现术后吸收热,一般不超过38.5℃,体温过高按医嘱处理。

胃肠减压告知内容一、目的:1. 解除胃肠道梗阻。

2. 减轻术后胃肠道内压力。

3. 减少肠腔内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液循环。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恶心、呕吐、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2. 鼻腔粘膜和胃粘膜的损伤出血。

3.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三、患者配合事项:1. 配合护士完成操作,如有不适症状立即告知护士。

2. 行胃肠减压期间应绝对禁饮食,改变体位时动作轻柔,防止胃管脱出、扭转,以保持有效负压。

3. 胃肠减压期间,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微量血糖仪测血糖的告知内容一、目的:为糖尿病患者检测血糖的动态变化。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疼痛。

2. 穿刺部位感染。

三、患者配合事项:1.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2. 按医嘱及时服药及控制饮食。

3. 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应在测量血糖后根据血糖值决定是否服用。

应用导尿术告知内容一、目的:1. 解除尿潴留和排尿困难,以减轻痛苦。

2. 术前准备。

3. 测残余尿。

4. 取无菌尿标本。

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 泌尿系感染。

2. 尿道粘膜损伤。

3. 异物感及膀胱刺激症状。

三、患者配合事项:1. 取舒适卧位。

2. 可能出现疼痛及异物感,可以深呼吸,减轻不适感。

3. 保持尿管通畅,防止脱落、扭曲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