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图切地质剖面图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汇总
图切地质剖面图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汇总
400m
0m 200m 400m
0
200
400m
1∶20000
2. 剖面方位指标符
① 方位指示符放在剖面图的侧上方; ② 用单箭头(不可用双箭头); ③ 数字最好写在箭头正前方; ④ 高度应该比比例尺低。
凌河地质图上A-B地质剖面图
A
海拔(m) 1100 K2 900 K1 700 500 300 100 -100
30 17030
B
175 海拔(m)
1100
K1
900
700
17030
P2
500
300
170
100
30
-100
图例
砾岩 砂岩 页岩 灰岩 泥灰岩 煤层
5. 地层代号(时代)标注
① 地层代号应该尽可能放在岩性花纹符号下方,居中 ;
② 如果放在地形线之上,必须使用指示线,指示线为短实线;
③ 地层时代必须用大写字母,不能用小写字母。
1. 比例尺
① 线段比例尺必须有单位; ② 仅在最后一个数字之后标注长度单位; ③ 数字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不能放在同一行,可以上、
下并列; ④ 比例尺应放在图名下方居中; ⑤ 线段比例尺的数字最好写上线段上方。
200m
0
200
400m 0
200
400
(-200m) 0√ Nhomakorabea200
400
600
800m
0
200
① 按视倾角画; ② 如果不存在角度不整合,但产状差异又比较大,需 要按渐变方式画岩性花纹符号; ③ 不同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应突出显示。
凌河地质图上A-B地质剖面图
A
海拔(m) 1100 K2 900 K1
700 500 300 T1 100 P3 -100
1 20000 0 200m
不同时代地层界线应突出显示
凌河地质图上A-B地质剖面图
A
海拔(m) 1100 K2 900 K1 700 500 300 100 -100
1 20000 0 200m
皮家 C2
凌河
凌河
C1
P1 C3
C2
B
175 海拔(m)
1100
K1
900
700
P2
500
300
100 -100
图例
砾岩 砂岩 页岩 灰岩 泥灰岩 煤层
凌河地质图上A-B地质剖面图
高度(m) A
海拔(m)
1100 K2
1 20000 0 200m
900 K1 700 500 300 100
皮家 C2
凌河
凌河
C1
P1 C3
C2
-100
B
175
海拔(m) 图 1100 m
K1
900 m
700 m
P2
500 m
300 m
100 m -100 m
例
皮家
C2
T1 凌河
P3 凌河
P2
C1
P1
C3
P2
T1
P3
C2 P2
T1
P3
B
175 海拔(m)
1100
K1
900
T1
P3 700
P2
500
300
T1
P1300
-100
P2 实际产状
T1
图例
砾岩
P2 错误砂岩充填 T1
页岩
灰岩
P2 正泥确灰充岩填
煤层
7. 图例
① 图例一般按照粒度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 ② 图例的说明应该放在图例的右侧,最好不要放在 图例下方; ③ 图例可以放在右侧,也可以放在图的下方。
凌河地质图上A-B地质剖面图
A
海拔(m) 1100 K2 900 K1 700 500 300 100 -100
1 20000
0 200m
皮家 C2
凌河
凌河
B
175 海拔(m)
K1
1100
K1
900
700
P2
500
图例
砾岩 砂岩 页岩
C1
P1
灰岩 300
C3
泥灰岩
C2
100
-100
煤层
6. 岩性花纹符号充填
砾岩 砂岩 页岩 灰岩 泥灰岩 煤层
4. 地层产状标注
① 产状不能斜着写; ② 向下引一个直角,直角内写倾向,直角下方写倾角。
凌河地质图上A-B地质剖面图
A
海拔(m) 1100 K2
1 20000 0 200m
900 K1
皮家
700
C2
凌河 凌河
500
300
170
C1
P1
30
C3
100
170
C2
-100
1 20000 0 200m
皮家 C2
凌河
凌河
C1
C3 C2
175
B
175 海拔(m)
1100
K1
900
700
P2
500
P1
300
100 -100
图例
砾岩 砂岩 页岩 灰岩 泥灰岩 煤层
3. 海拔柱
① 高程必须标注单位,一侧高程柱只写一个单位 即可,不必在每个高程数字之后都标注单位; ② 高程柱两侧要对称地标注高程; ③ 高程柱不能有向上的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