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瓶的制作及观察

生态瓶的制作及观察

生态瓶的制作及观察
我们小组将根据实验报告进行陈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由水-陆两个子系统构成的微型生态瓶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2.学会生态瓶内各种生物关系的选择和构建的技术。

3.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1.陆生子系统的构建:植物-土壤-空气系统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并生长;土壤-空气给植物生长提供支撑和保障;
2.水生系统的构建:水生动物-沉水植物-水底-底泥系统
沉水植物从水体和底泥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O2给水生动物生长提供保障;底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和排遗物;
3.水-陆两个子系统的耦联
陆生子系统为水生子系统补充氧气;水生子系统为陆生子系统补充水分和矿质元素;
4.生态因子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模拟酸雨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
1,生态瓶的制作材料的准备和生物物种的选择
材料:塑料水瓶(可乐瓶、矿泉水瓶等)若干,陆生和水生土壤(或沙基),无污染的自然水,醋酸,棉线等;
生物物种:植物幼苗,沉水植物,水生动物;
2.水-陆两个子系统耦联而成的生态瓶的构建
3.生态瓶稳定性的观察和维护
观察并记录瓶内生物的活动状况;根据瓶内生态因子的变化作简单的维护(加水等措施);
5.模拟酸雨(加番茄汁、加糖或醋酸)
喷洒酸性水体(pH=3~4),观察并记录系统及其内部生物的变化;
6.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及结果预期
四.实验记录
分别在 4.15、4.19、4.22、4.25加酸雨(生态因子)
陆生子系统植物(生产者)状况如下所示: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