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与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与改进
232
企业进行自我评价 的条件
企业开展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应具备几项基本条件:
1) 企业建立起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求 的标准体系,并在标准体系文件批准发布后,有效实施 在三个月以上; 2) 企业应设有专职或兼职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 员以及明确的标准化职能; 3) 企业全体员工应经过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熟 悉企业方针、目标和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权限; 4) 企业最高管理者和中层以上管理者,应熟悉国 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企业标准体系 文件的有关内容; 5) 成立了由最高管理者代表领导的标准体系自我 评价小组,并制定了较完整的评价计划。 233
242
企业标准体系确认后的处置?
a) 经确认评定 专家组 评价、确认后,确认专家组 应根据评分的最后结果,向 企业 提供 正式的评价、确 认报告(可参照附录A中的企业自我评价报告编制)。 b) 确认合格的,由标准化 主管部门 认可的、独立 的、公正的评价机构向企业颁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统一 印制的《企业标准体系确认证书》, 同时向社会公告;对 确认不合格的企业,确认组织应提出不合格理由。 c) 合格证书 到期前一个月内(有效期3年),企业可 向 原发证单位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标准化主管 部门 有权 撤销其证书。 d) 被确认合格的 企业,可以 在产品、包装、标签 及说明书上明示企业标准体系确认合格标志。
234
体系的确认有哪些否决条件?
GB/T19273-2003中给出了三条标准体系确认 的否决条件: a)企业未建立和运行有效的 企业标准体系, 产品标准覆盖率未达到100%,进行无标生产或产 品不能满足国家、行业或地方强制性标准的。 b)企业 三年内 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生 产、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等事故,而受到国家、地 方通报或处分的。通报包括 国家或地方行政管理 部门在新闻媒体上的批评和曝光者。 c)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抽查产品质量未 达到产品标准要求的。两年连续 两次 抽查不合格 的。 以上凡有其中一项者,均不得申请企业标准体 系的社会确认。
235
对 确认组织机构 的 要求
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确认机构或中介组织 可以是协会、学会,也可是从事标准化研究、咨询服务的其他 组织。应具备以下条件:
1)应具有法人资格。 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办公地点。 3)注册资本金在10万元以上。 4)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至少要有两名 以上专职标准体系评价人员。 符合上述条件的,由标准化主管部门向确认机构 颁发认可证书。认可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证书有效期 满前一个月,确认机构应向原受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 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可顺延三年。到期不办的,其评 价、确认资格自动失效。
227
体系的持续改进与 PDCA 模式
企业标准化的持续改进,是企业整体业绩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成功的一个永恒目 标和措施。企业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是不断提高 企业 标准化 水平,以适应 企业生产、经营、管 理、服务和外部环境变化等要求的能力的周而复 始、循环上升的过程。只有坚持企业标准体系的 持续改进 和 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 才能不断进 步,这种持续改进是永无止境的。在标准化过程 中建立戴明有效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策划(P) ,不 断实施 (D),不断检查(C),不断处理 (A) ,促使企业 标准体系持续改进.GB/T19273对体系的“评价与 改进 ” 正是持续改进的重要方法。 (P181)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不合格的分级-(1)
1)严重不合格:
①企业制定的标准体系文件与国家系列标准严重 不符,缺少或遗漏关键部门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 工作标准。有标准但关键部门或控制过程没有按标准 实施。 ②造成系统性失效的不合格。如采购没有按标准 严格执行,由于原材料不合格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等。 ③造成区域性失效的不合格。标准体系没有覆盖 到所有部门、车间,造成某个部门或某个产品未按标 准进行质量控制。 ④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合格。如没有进行必要的 安全检查,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⑤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的不合格项。
(GB/T19273定义)
226
确认的概念
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 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客观证据: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实性的 数据.
注:客观证据可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 他手段获得。 (以上为GB/T19000定义) 企业标准体系水平确认: 判定企业建立和 实施的标准体系以及相关联的标准化工作是否满 足企业预定要求的客观证明活动. (GB/T19273定义) (P263)
228
企业标准体系的自我评价和确认
1)在进行企业标准体系评价或确认时,应对标准化 过程提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 一、标准化的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二、 企业所建立的标准体系中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三、各项标准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四、在实现标准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综合上述问题的答案,便可以确定标准化评价结果。 2)评价可分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第一方评价用于企业内部目的,由企业自己或以企业 的名义进行。企业的内部评价,也称之为第一方评价。 第二方评价由企业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 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也属于外部评价。 第三方评价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例如提供符合 GB/T1927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要求的确认。
243
纠正与纠正措施
ISO9000-2000(GB/T19000-2000)定义: 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注1: 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 注2: 返工或降级可作为纠正的示例.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 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 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2: 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 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注3: 纠正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 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需履行的需求或 期望。 (P196)
241
不合格的分级 -(2、3)
2) 一般不合格: ①不是明显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合格项。 如员工没有穿、戴防护服或相关标志,管理人员 的职责不明确,各种记录、表格、单据不规范等。 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操作人员 的技术水平、图纸的缺陷、设备的精度,包装、 运输、储存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标准执行等因素影 响到产品质量。 ③造成质量活动失效的不合格。如质量控 制点没有针对关键质量特性或工序进行控制。 3)轻微不合格: 轻微不合格是指孤立的、偶尔发生的并对 产品质量无直接影响的项目。如文件的发放没按 要求、文件没有注日期或经手人签字等。
237
企业标准体系确认的方法
确认方法 一般是采用检查记录表和评 分表,并通过提问、观察、听对方陈述、 检查、比对、验证等评价方式进行,从中 获取客观证据,对标准体系文件及实施过 程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行打分,根据评分 表的最后得分,确定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 是否合格,并向被确认方提供评价报告和 确认结论。 检查记录表与企业内部评价的检查记 录表格式相同,该表应在标准体系确认前, 由评价、确认专家组编制。
244
评分表中分数如何分配?
评分表中分数共计400分,其中: —— 标准化工作要求(80分) —— 技术标准体系(120分) —— 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100分) ——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 监督与持续改进(100分)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评分:总分数为400分, 另外还有加分为100分。 如果达到了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加分表中 评价要求的规定,就可以加分。
企业申请确认应符合哪些条件?
经标准化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机构确认,实行 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申请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应具有法人资格。 2) 企业标准体系文件齐全,符合企业的实 际情况,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文件 发布后,实施应在六个月以上并能有效运行。 3) 生产的所有产品必须有合法的标准,并有 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4) 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必须经过标准化主 管部门确认或取得采标标志证书。 5)企业应设有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 求的标准化机构和人员并有明确的标准化职责。
为什么企业要申请对标准体系 进行社会确认?
确认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 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企业标准体 系水平确认,一般是请有资质的组织和专家依 据《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要求 对 企业 进行第三方评价,以判定企业建立和实施的标 准体系以及相关联的标准化工作是否满足企业 预定要求的客观证明活动。 通过对标准体系的确认,企业可以发现和 找出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项活动中存在的不 足和缺陷,并通过制定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达 到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的目的。
229
为什么要对体系进行自我评价?
企业自我评价是第一方审核,是一种参照某管理 体系要求或某种优秀模式对企业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 的全面和系统的评审。企业为确定其建立和实施标准 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化工作 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 活动。 企业自我评价是 按照评价的基本要求和企业 的 自身特点由 企业自己 组织 策划和实施评价。企业标 准体系自我评价的根本思想是:通过对过程的评价来 测量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情况,寻求 过程改进的机会 以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对过程的评价包括:识别过程 的优点和缺点,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指导组织确定企 业标准体系的完善程度并识别改进的区域,帮助组织 确定向何处投入改进资源。 230
238
企业标准体系确认的流程图(P193)
提出确认申请
确认准备 确认的实施 编写评价报告和不合格报告 确认结果处置
限期改进
跟踪验证,改进不良业绩
239
怎样判定不合格项?
GB/T19000定义: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标准体系文件不合格。主要包括文件(包括标准) 不齐全,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格式、内容、要求不符合法 律、法规和各种标准. 2)设备不合格(包括检验、检测设备和仪器)。设 备不在正常的使用状态,没有进行周期性的检定、检修, 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3)产品不合格(包括采购的产品、半成品及成品)。 主要是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4)人员不合格。主要是员工的技能素质没有达到培 训要求和标准规定,需持证的岗位没有持证上岗。 5)环境不合格。主要是办公室、厂房、车间、厂区 周围环境及排放不符合标准要求。 6)其他不合格。主要包括安全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等 不符合标准要求,有些是文件或标准未做规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