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第三章圆
5.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通过本章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等知识。

同时具备了用尺规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等操作技能,掌握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经过点画直线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类比方法。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延续,学生已积累了画一个圆的经验。

基于以上两点,提出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①经过一点、两点、三点能否作出圆、能作出几个圆。

②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但本课内容从属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及结论的确定性。

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以及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2.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通过探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教学难点: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情景引入;旧知回顾;探究新知;达标检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同学们,你喜欢玩具吗?有一个圆形玩具,被淘气的小孩摔碎了,你能帮我画出这个玩具所在的整圆吗?
1、想一想:要确定一个圆必须有几个条件?(板书:圆心、半径)
2、 如何找到圆心和半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5、确定圆的条件
自己读一下本节的教学目标:1、 2、 3、 活动目的:①通过思考“要确定一个圆需要几个条件?”的问题,得出作圆的关键是定
圆心、定半径。

②借助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为解决本节课的目标和下一环节的探究活动注入动力。

(3)通过教师追问:如何找到圆心和半径呢?很自然的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旧知回顾
活动内容: 为了很好的完成本节的目标,先来回顾3个问题:
1、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1)分别以 为圆心,以
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交于M 、N 两点;
(2)过M、N两点作 。

就是线段AB的 。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 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

3、经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经过 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经过几个点能确定一个圆呢?
活动目的:通过问题(1)(2)的复习回答,希望学生复习线段中垂线的尺规作法,以
及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为本课作知识的铺垫。

通过问题(3)的回答,为本课的探索“经过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作一个探索策略上的铺垫,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探索。

另外采用填空的方式复习旧知识,为学生提示了回答问题的思路,既回顾了相关知识又节省了时间。

第三环节: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 下面同学们主要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这个问题:
1、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 ,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
思考:1、什么是经过点A ?
2、圆心定在何处?
3、如何确定半径?
2、 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 、B ,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
思考:1.如何确定圆心?圆心的位置与线段AB 有什么关系?
2.如何确定半径?
(先独立操作,再结合思考问题交流,然后展示.)
3、 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 、B 、C
求作: ⊙O ,使它经过点A 、B 、C A
B
要求:(1)、自学课本85页的作法。

(2)、结合下面问题讨论这样做的道理:
a.圆心是哪些线的交点?为什么?
b哪些线段可以作半径?为什么?
c你有不同的作法吗?说说你的想法。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通过展示思考交流的结果,总结合理的作法,学生明白作法道理后,选择其中的一种做法写在学案上,然后结合做法画图。

展示画图后想一想:这样的圆可以作出几个?为什么?
结论:能做一个,并且只能做一个(意思即为“有且只有”也就是“确定”)
板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4、议一议:过如下三点能不能做圆?为什么?(画图、交流、展示,)
A
(讨论后,强调定理的内容)
5、想一想: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能确定一个圆吗?为什么?
得出:外接圆、外心、内接三角形的概念及外心的性质(2分钟)
追问:一个三角形的外接圆有几个?
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有几个?
6、分别作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并说明它们外心的位置情况(作在学案上,每小组内2人作第一幅图,3人做第二幅,3人做第三幅,做完后小组交流,教师课件展示)
总结并板书:
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内部.
直角三角形外心直角三角形斜边上
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外部
活动目的: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由易到难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及结论的确定性。

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探究出:
①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为什么只确定一个圆?
②这个圆如何用“尺规”作出?
③三角形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等问题,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过三点作圆的方法。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活动内容:
(一)判断:1、任意一个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2、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3、三角形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4、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一边上()
(二)选择:1、平面上有A、B、C三点,若经过这三点画圆,则可画()
A、1个
B、2个
C、0个或1个
D、无数个
2、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1)三点确定一个圆;(2)三角形的外心一定在三角形的外部;(3)等腰三角形的外心必在底边的中线上;(4)矩形一定有外接圆,且圆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A、1
B、2
C、3
D、4
(三)、回应情境引入的问题,如何把玩具碎片复原?
(四)、拓展练习:某一个城市在一块空地新建了三个居民小区,它们分别为A、B、C,且三个小区不在同一直线上,要想规划一所中学,使这所中学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

请问同学们这所中学建在哪个位置?你怎么确定这个位置呢?
(五)、数学乐园:图中工具的CD边所在直线恰好垂直平分AB边,怎样用这个工具找出一个圆的圆心。

A B
D
活动目的:
1、通过判断和选择,巩固基本的概念;
2、通过(三)(四)(五)的练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结论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对问题的追问和变式强化易错点,明确模糊不清的知识点。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能力、数学思想、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畅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培养语言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意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教材P88习题3.6第
2、3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搜集现实生活中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