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贵广铁路GGJL—4标段水沟、电缆槽施工作业指导书工程名称:东科山隧道进口编号: 001编制:韩浩审核:韩浩批准人:韩浩甘肃铁科贵广铁路项目部二〇一二年十月方案修改记录方案修改记录目录1.适用范围 (1)2.编制依据 (1)3.作业准备 (1)3.1 内业技术准备 (1)3.2 外业技术准备 (1)4.技术要求 (1)5.施工工艺 (2)5.1电缆槽施工工序 (2)5.2排水沟施工工序 (2)6.施工要求 (2)6.1施工准备 (2)6.2 施工工艺 (3)7.劳动组织 (4)8.原材料要求 (4)8.1水泥 (4)8.2粗、细骨料 (5)8.3外加剂 (5)8.4掺合料 (5)8.5水 (5)8.6钢材 (5)9.机具设备 (5)10.质量控制及检验 (5)10.1质量控制 (5)10.2 质量检验 (6)11.安全及环保要求 (8)11.1安全要求 (8)11.2 环保要求 (8)水沟、电缆槽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二十三局贵广铁路项目部东科山隧道进口水沟、电缆槽施工。
2.编制依据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⑵《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⑶《东科山隧道设计图》⑷《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断面参考图》(张唐施隧01-01~01-65)⑸《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修订后2009年)⑹《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修订后 2009年)⑺《双线隧道防排水参考图》(张唐施隧参05-01~05-22)3.作业准备3.1 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 外业技术准备⑴施工前必须对预留水沟电缆槽位置、高程等技术数据进行检查和复核,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水沟、电缆槽不侵入隧道路面宽度。
⑵原材料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
⑶施工机械应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应配备污染少、能耗小、效率高的机械。
4.技术要求⑴在施工电缆槽槽身混凝土时要结合各种预埋管线图和预留洞室施工,保证预埋管线相通。
⑵为保证路面净宽,防止电缆槽槽身混凝土施工时模板发生变形或移动侵入路面宽度,在模板定位时可整体向两侧偏移1cm,但必须保证模板垂直、槽壁厚度、和槽内净空尺寸。
⑶有仰拱衬砌的水沟,施工时水沟沟身与隧底填充两部分混凝土灌注时间应尽量紧凑。
⑷双线隧道设置双侧排水沟,洞口500m范围内设置保温水沟。
⑸水沟及电缆槽身采用C25混凝土,槽身靠线路一侧及水沟和电缆槽之间配置单层钢筋。
⑹水沟上、下盖板及电缆槽盖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
5.施工工艺5.1电缆槽施工工序测量放线→电缆槽与底板(仰拱填充)结合面凿毛→靠底板(仰拱填充)侧电缆槽侧壁钢筋绑扎→基底清理、凿毛、冲洗→底板(仰拱填充面)泄水槽安装→靠底板(仰拱填充)侧壁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靠水沟侧电缆槽侧壁钢筋绑扎→电缆槽泄水管安装→底部混凝土浇注→靠水沟侧电缆槽侧壁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养护、拆模→电缆槽盖板预制及安装。
5.2排水沟施工工序测量放线→基底清理、冲洗→侧壁模板及塑料泄水管安装→混凝土浇注→养护、拆模→水沟底部混凝土找平→排水沟盖板预制及安装。
6.施工要求6.1施工准备6.1.1测量放线为保证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两侧电缆槽、两侧排水沟与隧道中线的相对尺寸必须按施工图进行,不能随意改变。
测量组根据设计图和施工技术交底要求,放样电缆槽、水沟定位基准线和水平基准线,并采用书面交底和现场技术交底形式将有关资料和测量点位交付现场技术员和领工员,书面交底资料必须交给该工区的技术负责人和生产副经理一份。
6.1.2凿毛两侧底板(仰拱填充)与电缆槽结合面光滑,必须采用凿毛处理,才能保证后施工的电缆槽壁与底板(仰拱填充)粘结牢固,不产生裂缝或脱落,影响施工质量。
因此在电缆槽施工前,采用风镐或短钎将底板(仰拱填充)与电缆槽结合面凿毛。
6.1.3基底清理、冲洗边墙结合面凿毛后,将水沟和电缆槽基底的松碴、杂物、淤泥清理,并用高压水凿毛后边墙结合面和基底冲洗干净。
6.2 施工工艺6.2.1模板安装根据测量放线,放出模板定位安装边线,然后安装模板,模板安装必须垂直,模板与模板之间的缝隙必须控制在2mm以内,基底不平整部位在关好模板后用砂浆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模板与模板之间不能有错台。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浮和跑模,影响混凝土施工和浇注质量,沿模板底在基底纵向每2米打设φ22的固定钢筋,用铁丝加固牢固。
模板每次安装前必须清除板面混凝土块,涂抹脱模剂。
模板在搬运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防止模板变形,特别是定型钢模板。
6.2.2钢筋绑扎排水沟、电缆槽外侧壁配有钢筋,排水沟、电缆槽外侧壁钢筋为单层,主筋为φ10钢筋,纵向间距25cm,纵向分布筋为φ12钢筋,间距25cm。
由于钢筋为单层钢筋,在钢筋绑扎前,在浇注电缆槽底混凝土时插入定位钢筋,保证钢筋绑扎过程中稳定,为节约材料,定位钢筋利用电缆槽主筋为φ12钢筋,长度与间距与电缆槽主筋相同,埋置深度为20cm。
纵向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详见电缆槽侧壁配钢筋图。
6.2.3泄水槽⑴在电力电缆及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设置泄水槽,泄水槽与侧沟排水沟侧壁连接,泄水槽宽4cm,间距3~5m。
⑵仰拱填充面至两侧侧沟设置10cm宽的泄水槽,间距1~3m。
6.2.4混凝土施工⑴电缆槽身混凝土施工电缆槽身混凝土标号为C25,施工分三步施工,首先施工靠近中线侧槽壁,然后施工槽底混凝土,最后施工靠水沟侧槽壁。
电缆槽身混凝土要分层浇注,由于电缆槽侧壁厚度仅有12cm,不能采用捣固棒振捣,用φ25钢筋插捣密实,在插捣过程中注意对的泄水槽保护,避免对其损坏。
并用木棒轻轻敲打模板,使附着在模板上的气泡逸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平整,无气泡和蜂窝麻面产生。
当混凝土浇注到槽壁顶后,电缆槽盖企口部位安放5cm×5cm木条。
⑵排水沟身混凝土施工排水沟身混凝土标号为C25,施工分二步施工,首先施工两侧壁混凝土,然后施工沟底混凝土。
由于两侧壁厚度仅有10cm,不能采用捣固棒振捣,用φ25钢筋插捣密实,并用木棒轻轻敲打模板,使附着在模板上的气泡逸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平整,无气泡和蜂窝麻面产生。
6.2.5电缆槽、排水沟盖板安装在电缆槽槽身和排水沟沟身混凝土施工后,电缆槽、排水沟盖板安装前,测量组对已施工段电缆槽盖板、排水沟盖板安装基座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部位进行修凿或砂浆找平,确保电缆槽盖板、排水沟盖板安装基座平整,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槽、排水沟盖板安装平顺,不晃动。
7.劳动组织劳动施工人员采用架子队模式,具体结合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人员配置见表7-1-1。
表7-1-1 劳动人员配置表8.原材料要求8.1水泥混凝土采用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8.2粗、细骨料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
混凝土中碎石采用5~31.5mm,骨料级配均采用连续级配。
按重量计含泥量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5%。
细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细度模数应为 2.3~3.0,含水率控制在5%~7%。
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不大于20%。
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
8.3外加剂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围岩的粘结力基本无影响;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8.4掺合料掺合料采用Ⅱ级粉煤灰。
8.5水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
一般应采用饮用水。
8.6钢材施工中采用的钢筋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要求。
9.机具设备机具设备配置见表9.1.1。
表9.1.1 机具设备配置表10.质量控制及检验10.1质量控制⑴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⑵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⑶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⑷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⑸按照施工工艺施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⑹对于原材料进货,由试验部门进行进场前试验,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进场。
⑺制定质量保证体系,抓好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监控,并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10.2 质量检验10.2.1 主控项目⑴洞内水沟布置、结构形式、沟底高程、纵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仪器量测、尺量。
⑵进水孔、泄水槽的位置、间距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⑶水沟外墙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仪器量测、尺量。
⑷水沟盖板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盖板应铺设齐全平稳顺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5%、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20%的比例抽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和检查试验资料。
⑸盲管、水沟和孔槽组成的排水系统应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做到洞内排水顺畅,无积淤堵塞,进水孔、泄水槽、泄水孔畅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⑹洞内电缆槽的布置、结构形式、沟底高程、纵向坡度及结构外缘距同侧轨道中心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
⑺洞内电缆槽盖板的规格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⑻电缆槽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
⑼洞内余长电缆腔的设置位置、间距和弧形电缆槽的尺寸应满足有关专业的要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10.2.2一般项目⑴水沟断面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0.2.1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0m随机检查3处⑵电缆槽内应无积水和积淤堵塞。
泄水孔应通畅。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⑶电缆槽盖板铺设应齐全平稳并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⑷洞内电缆槽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11.安全及环保要求11.1安全要求水沟、电缆槽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要求见表11.1.1。
表11.1.1 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表11.2 环保要求环境因素辨识及环保要求见表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