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沟电缆沟及中央水沟施工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水沟电缆沟及中央水沟施工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水沟电缆沟及中央水沟施工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水沟电缆沟及中央水沟施工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明确梅岭关隧道内侧沟、电缆沟及中央排水沟的施作工艺流程,规范侧沟、电缆沟及中央水沟的施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组织进行施工,减少施工中人员、机械以及其他材料的浪费,减少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加快隧道内侧沟、中央水沟及中心排水沟的施工作业。

2、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及相关参考通用图(2)国家和铁道部相关规范、标准(3)《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TB10304-2009/J946-2009)(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J287-2004)(6)《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7)铁二院下发《站后桥隧综合接地及过轨管线交底资料》(8)《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和经规标准【2009】273号文3、适用范围适用于梅岭关隧道侧沟、电缆沟和中央水沟的施工。

4、施工方案梅岭关隧道全长8270.9m,隧道排水系统采用侧沟、电缆沟加中央排水沟方式进行隧道内排水。

侧沟、电缆沟采用整体移动模架进行施工,中心水沟采用定型钢模板与30cm仰拱填充一同进行施工。

4.1侧沟、电缆沟施工4.1.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接触面凿毛→测量放线→侧壁钢筋制安→模板、排水系统、接地系统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生4.1.2施工准备、接触面凿毛施工前对仰拱填顶面进行清理,清除仰拱顶面尘土,然后对仰拱填充面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使仰拱填充和30cm仰拱填充混凝土充分结合,凿毛后露出新鲜混凝土。

对侧沟、电缆沟与二次衬砌结合部位也需要对其进行清扫,后进行凿毛处理,凿毛位置与浇筑完侧沟顶面位置一齐,使新浇筑混凝土与衬砌混凝土产生良好的结合力,保证侧沟、电缆沟的整体稳定性。

4.1.3施工测量放样施工前,测量班根据图纸进行测量放样,测量点不易过长,保证隧道侧沟、电缆沟在曲线上的线性美观。

为施工方便,测量点设在靠近线路内侧,离通信、信号电缆沟线路内侧边墙50cm为宜,同时保证放样点的准确。

4.1.4浇注回填混凝土、绑扎钢筋仰拱填充面上后施作30cm仰拱回填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30,一次性浇注到设计标高,施工时,先浇筑侧沟、电缆沟下面的混凝土,待侧沟、电缆沟施工结束后,在施作电缆沟至中心水沟30cm回填层。

在混凝土为凝固前,在电缆沟混凝土内预埋钢筋,预埋保证钢筋结构尺寸准确。

浇注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绑扎通信、信号电缆沟钢筋。

钢筋数量、间距与设计相符。

4.1.5模板的安装电缆沟采用移动模架方法。

(1)电缆槽移动模架的设计模板:为便于安装和拆卸,把沟槽墙模和底模设为一体,做成“L”型,这样每道沟模板设计为左右两块,每块长5m。

模型面板采用4mm厚的钢板;纵、横向肋板用5×50mm的扁钢,间距300mm;四周用5×50×50mm角钢。

在模板顶部每1m设一直径30mm、长150mm的钢管柱,用于配合定位卡定位模板。

模架:全部用20cm槽钢焊接,a、采用2根20cm槽钢作为模架内侧纵梁;b、外侧纵梁做成排架式,便于沟槽外边模的定位和安装行走滑轮;c、横梁4道,均由两条20cm槽钢双拼而成,中间两道横梁间距5m,均在横梁中间留有5cm宽的通缝,满足悬挂模板和使模板左右移动的要求;d、立柱2根,下端设行走滑轮,分别位于模架两端中间沟的位置,用于支承模架和移动。

定位卡:由1道横梁3条立柱组成。

横梁采用10×100×100mm角钢制作,在横梁上钻“U”型卡口卡住模板上的小立柱,定位模板上边沿;定位卡立柱采用12cm 槽钢制作,3条立柱分别对应模板的下边沿,用于固定模板下边沿。

安装就位和定位措施:通过模架把模板、定位卡组合形成移动模架,总重量约4t。

移动模架可纵向移动到施工地点,通过悬挂模板丝杆左右移动模板到设计平面位置,拧动丝杆上的螺母,调整模板到设计标高。

用定位卡定位位模板上沿和下沿,再拧动排架上的丝杆顶住边模,便完成了移动模架的就位和固定。

(2)水沟电缆槽移动模架的使用步骤a、测量放线;b、钢筋制安;c、预埋件设置检查d、模板安装①测量放样,确定最外侧模板的位置;②模架移动就位,调整模架位置,使其外侧距边模位置约30cm(±10cm)处;③通过悬吊模板的丝杆将模板横向移动至设计平面位置,再通过拧动丝杆上的螺帽调模板标高至设计标高;④安装定位卡,拧紧定位螺栓,使模板位置固定。

⑤安装档头模板、涂脱模剂、检查预压件等。

e、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均匀分层浇注,一次性浇筑完成。

因沟槽断面小,不能直接用罐车入模,需要用铁皮制成平口“[”型溜槽,如图凿孔引导混凝土入模,使模内混凝土面均匀上升。

坍落度宜控制在14~16cm范围。

4.1.5预埋件施工电缆沟接地端子: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电力电缆沟底部,每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沟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接地端子在模板就位前完成连接工作,焊接位置、焊接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混凝土前,对其电阻进行测试,测试电阻必须小于1欧姆,当电阻大于1欧姆时,检查连接点焊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接地极是否与连接线良好连接等。

接地端子连接完成、模板安装完成后,接地端子应结贴模板内壁,然后在接地端子对应模板位置进行标记,采用红油漆涂抹,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应标记位置进行凿除混凝土,保证接地端子露出,并在混凝土进行标记。

过轨管:每个洞室处有过轨管线,施工电缆沟时要注意预埋管在电力电缆沟还是者通信、信号电缆沟,具体详见兰渝贰隧参01、《站后桥隧综合接地及过轨管线交底资料》、参考图更正设计图里面的相关内容。

隧道内二衬预留排水管与侧沟连接采用φ50横向导水管连接,侧沟与中心水沟连接采用φ100pvc横向导水管连接,间距30m设置一处。

4.1.6浇注混凝土模板加固完成后,进行浇注侧沟、电缆沟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25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人工进行浇注。

浇注时将混凝土倒入固定容器,用人工方式将混凝土入模。

浇注混凝土时采用小型振捣器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时避免漏振、过振现象发生。

振捣时,应防止过振现象发生,同时应注意接地端子、泄水管等预埋件的位置,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位置准确。

4.1.7养护在常温下,混凝土盖板浇筑完成12h后,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在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2中央水沟施工4.2.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水沟清理→测量放样→水沟修正→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生。

4.2.2施工准备在进行中心水沟施作前,对中心水沟中间填充物进行清理,利用小型挖掘机进行清除,自卸车配合施工,在清理过程中,保证水沟侧壁、水沟底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将中心水沟内积水排除干净,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

4.2.3测量放样在中心水沟清理完毕后,测量班根据清理里程,进行测量放样。

放样设置在仰拱填充顶面上,距离中心水沟中线一定距离,要求准确无误,允许偏差满足要求。

放样长度不宜过长,10m左右设置一点,在线路曲线位置,适当增加测点数量,以保证线形的的一致性。

每次测量放样后,对施工现场技术员进行测量技术交底,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测量放样进行施工。

4.2.4水沟修正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放样点进行水沟线形的控制,根据测量点标示出水沟准确位置,施工人员根据水沟尺寸线对水沟进行修正,对侵入边线的部分混凝土进行凿除处理,未达到水沟边线的部位,对中心水沟侧壁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植入钢筋,防止后浇筑混凝土脱落。

4.2.5模板制作、安装在仰拱30cm回填层浇筑前,对水沟模板进行安装,水沟模板加工采用25#槽钢和7.5#角钢进行加工制作,模板支撑采用钢管和托杆配合使用,利用托杆的丝杆进行内支撑和调节模板高度,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重新根据测量放样点对模板的线形进行复核,确保水沟线形复核设计要求。

4.2.6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完成后,确认线形复核设计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施作。

中央水沟混凝土与仰拱30cm回填层混凝土一同浇筑,浇筑过程中,注意水沟边缘混凝土的振捣,防止在模板边缘位置出现漏振现象,同时,在振捣过程中应注意模板的位置变化,防止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涨模跑模现象的发生。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仰拱30cm回填层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4.2.7拆模、养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在拆除过程中,对成品要注意进行保护,防止在拆模过程中将棱角碰掉。

模板拆除后,对浇筑混凝土进行覆盖洒水养生。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5、质量要求(1)、在施工前,应确保结构尺寸准确,几何尺寸满足设计及验标要求。

(2)、混凝土原材料、钢筋等材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现场施工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施工工艺复核要求。

(4)、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各种预埋件、钢筋、模板等进行检查,在确保各项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是施工。

(5)、混凝土浇筑期间,应设置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的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位移时,应及时处理。

(6)、电缆槽、中心水沟等的布置、结构形式、沟底高程、纵向坡度等应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7)泄水管的位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8)、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照规定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并随时注意成品的保护,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成品的破坏。

(9)、已经完成的电缆槽、中心水沟的地段,应对沟内及时进行清理,确保沟内清洁,无杂物。

(10)、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技术员严格要求每个施工程序,确保成品合格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