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交试验设计法

正交试验设计法

到广泛地应用,效果显著。
正交试验设计法
2 产生和发展历史
2.1 产生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罗隆姆斯特农业试验站,首先从 大量的试验中挑选适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试验点来合 理的安排田间试验排列问题。
2.2 系统总结
1925年费歇尔在《研究工作中的统计方法》一书中,曾 对试验设计加以系统论述。由于此法行之有效,很快被英、美 等军事工业和科研部门所采用。
表2 L9(34)表

项目
1
2
3
4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3
1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正交试验设计法
通过认真分析这两个正交表,可以发现: ◆ 每1个纵列中,各种数码出现的次数相同
在L4(23)表中,每列“1”出现2次,“2”出现2次; 在L9(34)表中,“1”“2”“3”各出现3次。
8
12
转化率(%)
31 54 38 53 49 42 57 62 64
正交试验设计法
5.5 确定试验方案并记录试验结果
5.5.1 表头设计后(A占第1列、B占第2列、C占第3列),各水 平按正交表要求对号入座,填入上表。这样9个横行,每1行即是1 个试验方案,如第1行为A1B1C1、第9行为A3B3C2,等等。
2.5 在我国的推广
五十年代开始研究,很快受到工农业生产部门和科研单 位的重视和欢迎。八十年代被列为现代管理方法在经济管理中 广泛应用。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正交试验法作为多因素试 验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正交试验设计法
3 基本概念
3.1 常用名词
3.1.1 指标 在试验中需要考察的效果的特性值,简称为指标。其与
正交试验设计法
研发部 李增友
Company
LOGO
正交试验设计法
1 概念
简介
2 产生和发展历史 3 基本概念
4 主要解决的问题
5 应用实例
正交试验设计法
1 概念
正交试验法是用正交表来安排和分析多因素问 题试验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优点:试验次数少、效果好、方法简单、使用
方便、效率高。 用途:在工农业生产和其他科学研究领域中得
正交试验设计法
3 基本概念
3.2 基本工具
表1
L4(23)表:
列 项目 1 2 3
1111 行2 1 2 2
3212 4221
该表是一个3列4行的矩阵,每一个因素占用1列,该 表最多能考查3个因素,每个因素分为2个水平,共有4 个横行,也就是4个试验方案,每1行是1个方案。
正交试验设计法
再以L9(34)为例:
物力、财力、时间
明确影响试验
B
指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
C
迅速找到优化方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或尽量使生产按最佳工艺条件运行
4、主要解决 的问题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
D
可以进一步指明试验方向避免盲目性
正交试验设计法
5 应用实例
某化工厂为了开发某种产品,经初步试验确定了生产配方 和工艺流程为了提高该产品的转化率,特安排正交试验,经 分析,影响转化率的因素有3个,即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用 碱量。
正交试验设计法
3 基本概念
3.2 基本工具
正交表,它是一种依据数理统计原理而制定的具有某种 数字性质的标准化表格。以基本的L4(23)正交表为例:
L: 正交表代号(Lation Square) 2: 因素水平数(本表为2水平,每个因素分2个档次) 3: 纵列数(3个纵列能安排3个因素) 4: 横行数(4个横行,每行为1个试验方案)
8
平9 K1 K2 K3 K1 K2 K3
R
A(℃)
80 80 80 85 85 85 90 90 90 123 144 183 41 48 61 20
B(min) C(%)
90
5
120
6
150
7
90
6
120
7
150
5
90
7
120
5
150
6
141
135
165
171
144
144
47
45
55
57
48
48
试验目的是相对应的。目的是提高产量,则产量是试验要考察 的指标;目的是降低成本,则成本是试验要考察的指标。
指标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正交试验需要通过量化指标 以提高可比性,所以通常把定性指标通过评分等级等方法转化 为定量指标。
正交试验设计法
3 基本概念
3.1 常用名词
3.1.2 因素 也称因子,是试验中考察对试验指标可能有影响的原因或
正交试验设计法
2 产生和发展历史
2.3 推广
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出版了《正交试验应用实例》,介 绍了应用成果。于是正交试验设计法相继传到世界各国。
2.4 发展
1949年以日本人田口玄一博士为首的一批研究人员用正 交表安排试验方案。1952年田口玄一在日本东海电报公司,运 用正交表进行试验取得了全面成功,之后正交试验设计法在日 本的工业生产中得到迅速推广。
要素。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来表示。 因素又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而对不可控因素要尽量
保持一致。这样在进行试验结果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就可以 忽略不可控因素对试验造成的影响。
正交试验设计法
3 基本概念
3.1 常用名词
3.1.3 水平
试验中选定的因素所处的状态和条件称为水平或位级。例 如加热温度为70℃、80℃、90℃这3个状态,可分别用1、 2、3来表示。同理一个因素可分为4水平、5水平或更多水平, 可以此类推。分别用1、2、3、4、5等来表示。
◆正交表中,任意两列,每1行组成1个数字对,有多少行
就有多少个这样的数字对,这些数字对都是完全有序的
◆各种数字出现的次数必须相同,这是正交表必须满足的
的两个特性。
◆ 其他正交表如:L8(27)、 L12(211)、L18(37)、L32
(49)、L25(56)等都满足这两个特性。
正交试验设计法
节省人力、 A
5.1 确定因素波动范围
反应温度:80-90℃; 反应时间:90-150min; 碱用量:5%-7%。
5.2 确定考查指标
考查指标为转化率
正交试验设计法
5.3 确定因素水平表
表3 因素水平表的确定



1
2

3
A温度℃ 80 85 90


B时间min C碱用量%
90
5
120
6
150
7
正交试验设计法
5.4 选择合适的正交表进行表头设计
从因素水平表看,为3因素3水平,可选用L9(34)正交表。选择 正交表的原则,应当是被选用正交表的因素数与水平数大于或等 于所要进行试验考察的因素数与水平数。3个因素按顺序占1、2、 3列,这种把因素放入正交表表头的工作成为表头设计,见表4:
项目
1
2
3
4
5

6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