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用新题型集训(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
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
一路________,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
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
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
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________。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________呢。
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
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
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
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
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的意思,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已寿到如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扶摇而上历历在目顶礼膜拜栉风沐雨B.拾级而上赫然在目顶礼膜拜风吹雨打C.拾级而上历历在目毕恭毕敬栉风沐雨D.扶摇而上赫然在目毕恭毕敬风吹雨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B.树皮摸得油光归功于游客C.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D.游人不时摸着油光的树皮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B.哪怕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也算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C.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高达百岁之巨,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D.衡王刻字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同时也希冀自己长寿百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价值体认,文化认同并非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就能形成的。
当前,我国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多元多变,这对增进文化认同提出了新挑战。
要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多元文化发展的关系,对待多元文化,应保持必要的尊重和包容,但绝不可________。
思想文化越是多样,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要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精神动力,对其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增进文化认同,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内涵。
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切忌________,我们不能把差异当成差距,不能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而盲目学习模仿。
应增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
()A.食古不化只争朝夕放任自流自惭形秽B.一成不变一朝一夕放任自流妄自菲薄C.食古不化一朝一夕听之任之妄自菲薄D.一成不变只争朝夕听之任之自惭形秽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要大力推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B.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时俱进C.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D.既要大力推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时俱进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积极同世界其他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B.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C.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D.积极同世界其他文化开展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
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
叶片扩张________。
几天之内,池塘里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
而且(),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
不到半个月,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
荷花________。
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________,似乎在睥睨一切。
夏夜每当塘荷盛开时,我总是徜徉在塘边。
月色皎洁,________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风驰电掣层出不穷迎风弄姿万籁俱寂B.风驰电掣接踵而至搔首弄姿鸦雀无声C.欣欣向荣层出不穷搔首弄姿鸦雀无声D.欣欣向荣接踵而至迎风弄姿万籁俱寂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原来叶片平卧在水面上B.平卧的叶片原来在水面上C.叶片原来平卧在水面上D.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叶片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夏夜塘荷每当盛开时,我总是徜徉在塘边。
B.每当我徜徉在塘边,夏夜塘荷总是盛开。
C.每当夏夜塘荷盛开时,我总是徜徉在塘边。
D.每当夏夜塘荷盛开,我总是徜徉在塘边时。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________,以“还原真相”“不合常理”为幌子抹黑英雄、歪曲历史,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谴责如潮的舆论。
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崇尚英雄”、热议“精忠报国”活动,也是对这一法律的生动践行。
()。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
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________的执着坚守。
在日常工作中________,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有人说:“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地遗忘。
”“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还在继续。
无论是________的知名英模英烈,还是普通网友讲述的“年老失聪的外祖父”“沉默寡言的父亲”“当年小学的代课教师”,都将在人们自发参与、互动传播中,凝结为一份独特的全民记忆。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曾几何时旷日持久披肝沥胆耳熟能详B.光阴荏苒旷日持久恪尽职守了如指掌C.光阴荏苒经年累月披肝沥胆了如指掌D.曾几何时经年累月恪尽职守耳熟能详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还原真相”为名抹黑英雄、以“不合常理”为名歪曲历史的言论,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谴责如潮的舆论。
B.打着“还原真相”的幌子抹黑英雄、打着“不合常理”幌子歪曲历史,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舆论如潮的谴责。
C.以“还原真相”为幌子歪曲历史、以“不合常理”为幌子抹黑英雄,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谴责如潮的舆论。
D.以“还原真相”为名歪曲历史、以“不合常理”为名抹黑英雄的言论,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舆论如潮的谴责。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
B.努力成为英雄,更要寻找英雄、崇尚英雄。
C.努力成为英雄,更要崇尚英雄、寻找英雄。
D.崇尚英雄、努力成为英雄,更要寻找英雄。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谜语文化________,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璨明珠。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涵奥秘的事物。
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开始用________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
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外,大都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
谜面用拟人、比喻、夸张等形象化手法________地描绘事物特征,()。
它们的谜面一般是合辙押韵的歌谣,语言通俗,________,适合传诵。
灯谜,又叫“文虎”“灯虎”。
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几个属性。
灯谜的制作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技相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点,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比如以“花生”之子”。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源远流长含沙射影闪烁其词朗朗上口B.源远流长隐晦曲折拐弯抹角朗朗上口C.源源不绝隐晦曲折闪烁其词抑扬顿挫D.源源不绝含沙射影拐弯抹角抑扬顿挫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B.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C.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D.供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谜面或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B.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和字形上相扣合。
C.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或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D.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高考语用新题型集训(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一个没有记忆疲劳的年份。
为了确保行程顺利,斯文·赫定在驼队组成人员上________:罗布人、维吾尔族人、哥萨克警卫。
东北季风,总会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光临罗布荒原。
后半夜,一场暴风________,向导在风中迷了路。
似乎是一种天意,他为了避风,闯入了另一个遗址,这个遗址里有一座塔,还有一片比白天路经的废墟规格更高的房屋遗址,而且遍地散落着木板、古钱和雕刻品。
________的是,()。
向导回去寻找铁铲的那段时间,斯文·赫定一次次________着,形同热锅上的蚂蚁。
第二天黄昏,当向导带着意外收获——两块木板赶上南行的队伍时,苦苦等待的斯文·赫定惊呆了,探险家的直觉告诉他,这些精美的木雕,属于上一个千年的佛教文明,是某个来去无踪的神秘古国邀请探险家来访的国书。
向导发现的一定是一座沙埋古城,自己有可能成为第一个揭开塔克拉玛干沙漠文明之谜的人。
但只够维持两天的饮用水,他控制住了情绪的激动,对这片遗址的强烈悬念,留到了第二年冬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处心积虑如期而至不可捉摸魂牵梦萦B.煞费苦心如约而至不可捉摸翘首期盼C.煞费苦心如期而至不可思议翘首期盼D.处心积虑如约而至不可思议魂牵梦萦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铁铲被找到了,他还特意带回了两块精美的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