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因病机病因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是指人体对病邪的防御、抗争和康复的能力。
当邪气侵入人体与气血相搏,正气不能战胜邪气时,邪气就会使气血和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冲任和胞宫的功能而导致妇女经、带、胎、产等各种妇科疾病。
导致妇科疾病的外因主要有寒、热、湿邪;内因七情中以怒、思、恐居多。
此外,多产、房劳、饮食不节、劳逸失常、跌仆损伤等因素,均能影响妇女脏腑、气血、冲任督带正常生理功能,致使妇女经、孕、产、乳发生异常,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
上述六淫、七情及其他致病因素,基本属于外因,体质的强弱为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故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实行计划生育,积极采用安全可靠的避孕措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是防御疾病的重要环节。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皆能导致妇科疾病,但因妇女“以血为本”,寒、热、湿邪更易与血相搏而导致妇科病证,故重点加以论述。
1.寒邪寒邪致病,分为外寒与内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性主收引、凝滞,易致血液运行不畅,其次阳气受伤,水湿失于温煦运化,影响冲、任、督、带及胞宫、胞脉的功能,可导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带下、癥瘕、不孕、妊娠水肿、产后发热、产后身痛等妇科疾病。
2.热邪热有外热与内热之区别。
至于热毒即实热中之重证,即所谓热之极为毒。
热为阳邪,易耗气伤津,易动血,迫血妄行,使冲任不固,血海不宁,可导致月经先期、崩漏、倒经、胎漏、赤白带下、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发热等病。
3.湿邪湿有外湿和内湿之区别。
湿为阴邪,重浊腻滞,易阻气机,湿邪易与其他致病因素相结合。
湿与热相结则为湿热,湿与寒相结则为寒湿。
湿邪伤于冲、任、督、带及胞宫、胞脉,可导致月经过多、闭经、痛经、带下病、阴痒、不孕症等;若在孕期,可出现妊娠恶阻、妊娠水肿等病。
七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当妇女受到外来的精神刺激过度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机体内部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影响到冲、任及胞宫、胞脉的功能,可发生经、带、胎、产等方面疾病。
七情之中,以怒、思、恐对妇科病证影响为主,此分述于下:1.怒忿怒发泄之意。
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出现气滞、气逆,进而引起血分病变,可致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行吐衄、缺乳、癥瘕、脏躁等病证。
2.思忧思不解,思虑太过,气机郁结,中焦阻滞不畅,脾之运化功能失常。
脾可生血,脾又统血,脾气耗损,可致月经后期、经量过少、闭经、崩漏等。
3.恐恐是惧怕之意。
惊恐过度,常使气下、气乱,失去对血的统摄与调控,可致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
其他因素1.多产房劳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一方面控制人口增长,一方面为了提高母婴健康。
若早婚多产,房事不节,以及多次人工流产或药物引产等,均能损伤肾气,伤精耗血,伤肝肾,损冲任,可导致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流产、早产等。
《产宝》说:“若产育过多,复自乳子,血气已伤,若产后血气未复,胃气已伤,诸证蜂起。
”可见古人已清楚地认识到生育过度影响健康。
2.饮食不节饮食是保障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饮食不洁,饮食偏嗜,饥饱失度,均可成为致病因素。
若过食辛辣助阳之品,使冲任蕴热,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胎漏等证。
过食寒凉食物,凝滞经血,可致月经后期、量少、痛经、闭经、带下病等。
若脾胃损伤,统血失司,冲任不固,可出现月经过多、崩漏等病。
如损伤脾胃,气虚下陷,任带二脉失约,可致子宫脱垂,带下等。
3.劳逸过度妇女在经期、孕期、产乳期间,由于生理上的特点,特别应注意劳动要适度,既要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又不宜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但也不宜过于安逸,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这样也易发生疾病。
若经期繁劳过力,可致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
若孕期持重过劳,可耗伤气血,以致胞脉不固,易致胎漏、胎动不安、堕胎等;反之过度安逸,活动极少,气血凝滞,易成滞产。
产后持重,过早劳作,易致子宫脱垂。
总之,要根据妇女各个生理时期的特点,劳逸结合,保证妇女身体健康。
4.体质因素人体由于先天禀赋不同,后天营养及生活习惯的区别,可形成不同类型的体质,或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或偏于脾虚,或偏于肾虚,或性情抑郁,或形体肥胖,或过于消瘦等。
体质因素可造成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如吴德汉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云:“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
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
”〖例如〗5.跌仆损伤妇女在经期、孕期不慎跌扑闪挫,或登高持重,或撞伤腰腹、头部等,可损伤气血,影响冲、任、督、带功能,易致崩漏、月经失调、胎动不安等。
病机妇女的经、带、胎、产、杂病与脏腑、冲任、气血的功能失调有直接关系。
在上述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当机体正气虚弱时,便会引起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冲任督带损伤。
胞宫、胞脉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便会产生妇产科疾病。
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冲任督带损伤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及冲任督带损伤,虽各有不同的发病机理,但三者是相互影响的。
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导致气血失调和冲、任、督、带的损伤;反之,气血失调也可引起脏腑功能失常和损伤冲、任、督、带。
总之,无论病变起于何脏何腑,何经何络,病机反应总是整体的。
因此,在探讨病机时,既要了解邪中于何经,病在何脏,更要探求其相互影响,力求从千变万化之中,找出病机转变关键所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如图〗气血失调气血失调,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发病机理。
妇女以血为本,月经、胎孕、产育、哺乳都是以血为用,皆易耗血,以致机体处于血分不足,气分有余的气血失调状态。
在《灵枢·五音五味》中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气血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关系,在生理状态下,血的运行要靠气来推动,而气又要依靠血来营养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因而血分病可影响到气分,气分受病也可影响到血分。
故在临床时应辨别是以气分病变为主,还是以血分病变为主,或是气血同病。
△血分病变△气分病变血分病变1.血虚:导致血虚的病因有多种,如禀赋虚弱,久病重病,脾胃虚弱,生化之源匮乏,或思虑过度暗伤阴血,或急慢性失血等。
血虚致血海空虚,冲任失养可发生多种妇产科疾病,如月经后期、量少、闭经、痛经、不孕、缺乳等证。
2.血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
瘀血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如月经期、产褥期感受邪气,余血与邪气相结,可致寒凝血滞,或瘀热壅积。
若内伤七情,气机郁结,血行不畅,以及外伤也可引起瘀血内阻。
瘀血损伤冲任功能可引起月经失调、痛经、闭经、崩漏、癥瘕、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下、产后血晕、产后发热等病。
3.血寒:一方面由于素体阳虚,寒从内生,阳气不运,影响生化功能;一方面亦可由于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血为寒凝,运行不畅,可引起月经后期、闭经、痛经、癥瘕、不孕、产后腹痛等妇产科疾病。
4.血热:感受热邪,或肝火亢盛,或过食辛热之品,血内蕴热,则为血热,热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经量过多、崩漏、倒经、赤带、胎漏、产后发热、恶露不绝等病。
气分病变1.气虚:如久病,重病,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以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因气主运行和统摄血脉,并主卫外。
因而气虚冲任不固,可导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流产等。
气虚日久不治,由虚而下陷,可见子宫脱垂;气虚卫外失固,可常见经行感冒、产后自汗等。
2.气郁:气郁滞主要由于情志不遂,肝气不舒,精神郁闷,使气机郁滞,血液运行不畅,可导致冲任失调,临床可见月经先后不定期、痛经、闭经、经行乳胀、不孕症等。
3.气逆:气机升降失调,气上逆而不顺。
在妊娠初期,或行经期,冲气上逆犯胃,胃气失降而致恶阻、经行呕吐。
或肝气横逆向上,郁而化火,气火上逆,损伤肺络,而致倒经。
由于气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在病机上往往气病及血,血病及气,临床可见气血同病的证候,如气滞血瘀、气血虚弱、气虚失血、气随血脱等证。
脏腑功能失调妇女的生理特点经、孕、产、乳与脏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在脏腑中尤以肾、肝、脾、心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因为妇女以血为本,血生化于脾胃,总属于心,统摄于脾,蓄藏于肝,施化于肾,若脏腑功能失调,会引起多种妇产科疾病。
1.肾肾藏精,主生殖,胞络系于肾,为冲、任、督之本。
天癸的成熟与竭至均取决于肾气的盛衰,另外精气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物质基础。
如肾气不足,冲任不固,可致月经先后不定期、崩漏、胎动不安、不孕、子宫脱垂等。
若肾阴亏虚,冲任血虚,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等。
若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可导致月经先期、经间期出血、崩漏等。
若肾阳不足,冲任失于温煦,可出现月经后期、痛经、经行泄泻、带下病、胎动不安、宫寒不孕、妊娠肿胀、产后排尿异常等病。
若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可致绝经前后诸证。
2.肝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为冲任之本。
若肝气郁结,血行不畅,可见月经先后不定期、痛经、闭经、经行乳胀、不孕症、产后乳汁不通等。
若肝郁化火,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导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或产后乳汁自出等。
若肝气犯脾,出现肝郁脾虚,湿热蕴结,带脉失约,可引起带下病、阴痒等。
若肝气犯胃,孕期冲气挟胃气上逆,可致妊娠呕吐。
若肝血不足,冲任失养,可引起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等。
肝血愈虚,肝阳偏亢,可导致妊娠眩晕、妊娠痫证、产后痉病等。
3.脾脾统血,主运化,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带脉之本。
若脾虚血少,冲任血虚,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可致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不孕、产后缺乳、胎动不安等。
若脾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
若脾阳不振,湿浊内停,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可导致带下、妊娠水肿等病。
4.心心藏神,主血脉,与胞宫有着内在联系。
若忧思过度,心血暗耗,心气不得下达,冲任血少,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病。
若心阴不足,心火偏亢,可见月经过多、崩漏等。
若营阴不足,神失所养,临床可见脏躁、经断前后诸证。
冲、任、督、带损伤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皆络于带脉,带脉络胞而过,冲、任、督带均与胞宫有密切联系,故冲、任、督、带的损伤,必然导致妇产科疾病。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两者相资,故能有子,因此,无论脏腑功能失常,还是气血失调,必由于损伤冲任,方可发生经、带、胎、产诸证。
导致冲、任、督、带损伤的原因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直接原因多是由于感染邪毒、多产房劳、跌仆损伤等,以致引起气血失调,损伤冲、任、督、带,导致月经失调、痛经、产后发热、恶露不净、带下、胎动不安、癥瘕、不孕等病。
间接原因是由于气血失调或脏腑功能失常引起冲任督带功能损伤,临床常见崩漏、流产、不孕、癥瘕、带下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