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训队第一部分答案

集训队第一部分答案


【第1题】
计算: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6 5 4 3 2 1 ____ 。
【分析与解】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6 5 4 3 2 1
【第3题】
一次速算比赛,共有 100 道题,李明每分钟做 3 道题,张强每做 5 道题比李明少用 6 秒钟。那 么张强做完 100 道题时,李明已做完 _______ 道题。
【分析与解】 因为李明每分钟做 3 道题; 所以李明 60 3 20 秒钟做 1 道题; 所以李明 20 5 100 秒钟做 5 道题; 因为张强每做 5 道题比李明少用 6 秒钟; 所以张强 100 6 94 秒钟做 5 道题; 所以张强每道题用时 94 5 18.8 秒; 所以张强做完 100 道题需要 18.8 100 1880 秒; 所以李明 1880 秒钟做 1880 20 94 道题; 即张强做完 100 道题时,李明已做完 94 道题。 【第4题】 某人工作一年的报酬是 18000 元和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他干了 7 个月,得到 9500 元和一台全 自动洗衣机。这台洗衣机价值 ________ 元。 【分析与解】 这个人每个月的报酬是 18000 9500 12 7 1700 元; 这台洗衣机价值 1700 12 18000 2400 或 1700 7 9500 2400 元。
2014 年 学而思 三升四集训队选拔考试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1、 考试时间: 2014 年 4 月 2 日 18 : 00 ~ 19 : 30 2、 本试卷一共 25 题,满分 120 分。 3、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Ⅰ(直接写出得数。第 1 ~ 10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2014 年 学而思 三升四集训队选拔考试 第一部分
上海学而思 外联竞赛部
【第8题】
建筑工人计划修 11 条笔直的公路,并在被公路割开的每个区域内各修一幢楼房,则最多可以 修 ________ 幢楼。
【分析与解】 这道题相当于 11 条直线最多把一个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 平面上 1 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 2 部分; 当有 k 条直线时,增加 1 条直线,这条直线与原有的 k 条直线各有 1 个交点,即有 k 个交点; 这 k 个交点将这条新增加的直线分成 k 1 段; 而每个段射线或线段又将原来的的平面分成 2 个部分,即新增加 1 个部分; 所以 k 1 段至多增加 k 1 个部分; 故 n 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 1 1 2 n 1 n n 1 2 个部分; 那么 11 条直线最多把一个平面分成 1 1 2 11 1 1 11 11 2 67 个部分。 建筑工人计划修 11 条笔直的公路,并在被公路割开的每个区域内各修一幢楼房,则最多可以修 67 幢楼。 【第9题】 储蓄盒中有 100 枚硬币,把贰分币全部兑换成伍分币,硬币总数变成了 79 枚;再把壹分币也 兑换成伍分币,硬币总数变成 31 枚。储蓄盒中共有 ________ 元钱。 【分析与解】 (方法一) 把 5 枚贰分币兑换成 2 枚伍分币,硬币数减少了 5 2 3 枚; 而把贰分币全部兑换成伍分币,硬币总数减少了 100 79 21 枚; 故储蓄盒中有 21 3 5 35 枚贰分币; 把 5 枚壹分币兑换成 1 枚伍分币,硬币数减少了 5 1 4 枚; 而把壹分币全部兑换成伍分币,硬币总数减少了 79 31 48 枚; 故储蓄盒中有 48 4 5 60 枚壹分币; 储蓄盒中有 100 35 60 5 枚伍分币; 储蓄盒中共有 1 60 2 35 5 5 155 分 1.55 元。 (方法二) 把 100 枚壹分、贰分、伍分的硬币换成 33 枚伍分的硬币,总的钱数不变; 故储蓄盒中共有 5 31 155 分 1.55 元。 【第10题】 兄弟两人, 4 年前哥哥的岁数是弟弟的 2 倍,而 6 年前哥哥的岁数是弟弟的 3 倍,那么现在 哥哥的岁数是弟弟的 ________ 倍。 【分析与解】 6 年前哥哥的岁数是弟弟的 3 倍; 如果弟弟长 2 岁,哥哥长 2 3 6 岁;则 4 年前哥哥的岁数将会是弟弟的 3 倍; 而实际 4 年前哥哥的岁数是弟弟的 2 倍; 所以 4 年前弟弟 6 2 3 2 4 岁; 所以 4 年前哥哥 4 2 8 岁; 现在哥哥 8 4 12 岁,现在弟弟 4 4 8 岁; 所以现在哥哥的岁数是弟弟的 12 8 1.5 倍。
2014 年 学而思 三升四集训队选拔考试 第一部分
上海学而思 外联竞赛部
【第5题】 某小学三年级共有四个班。三年级⑴班有学生 42 人,三年级⑵班是⑴班人数的 ⑶班是⑵班人数的 【分析与解】 三年级⑴班有学生 42 人; 三年级⑵班是⑴班人数的 三年级⑶班是⑵班人数的
6 ,三年级 7
7 ,三年级⑷班是⑶班人数的 1.25 倍。三年级共有 _______ 人。 9
A
1
3
5
7 C
B
2
4
6
8
【分析与解】 因为由小号房间进入到相邻的大号房间; 所以到大号房间的通路数等于与其相邻的小号房间的通路数;
A\1
1\1
3\1
5\1
7\54
8\10
如图所示,由标数法,有共有 10 条通路。 【第12题】 在电脑里先输入一个数,它会按给定的指令进行如下运算:如果输入的数是偶数,就把它除 以2; 如果输入的是奇数, 就把它加上 3 ; 对产生的数继续进行同样的运算。 这样进行了 3 次, 得出结果是 27 。原来输入的数可能是 ________ 。 【分析与解】 如果是奇数,逆推只能乘以 2 ; 如果是偶数,逆推可以乘以 2 ,也能减去 3 ; ① 27 2 54 , 54 2 108 , 108 2 216 ; ② 27 2 54 , 54 2 108 , 108 3 105 ; ③ 27 2 54 , 54 3 51 , 51 2 102 ; 原来输入的数可能是 216 , 105 , 102 。
【分析与解】
81 0.54 0.12 7.2 0.48 36 2.7 9 81 9 0.54 2.7 7.2 36 0.48 0.12
9 0.2 0.2 4 9 0.2 0.2 4 9 0.01 0.09
2014 年 学而思 三升四集训队选拔考试 第一部分
上海学而思 外联竞赛部
【第13题】 如果八位数 751□528□ 能被 72 整除;那么 751□528□ 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与解】 设六位数 751a528b 能被 72 整除; 72 8 9 ;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5 4 3 2 1
2014 0 0 0 1 2015
【第2题】 计算: 81 0.54 0.12 7.2 0.48 36 2.7 9 _______ 。
6 ,三年级⑵班有学生 42 7 6 36 人; 7 7 ,三年级⑶班有学生 36 9 7 28 人; 9
三年级⑷班是⑶班人数的 1.25 倍,三年级⑷班有学生 28 1.25 35 人; 三年级共有 42 36 28 35 141 人。 【第6题】 如图所示,等腰梯形上底长度等于 3 ,下底长度等于 9 ,面积等于 24 。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 等于 _______ 。
2014 年 学而思 三升四集训队选拔考试 第一部分
上海学而思 外联竞赛部
二、填空题Ⅱ(直接写出得数。第 11 ~ 20 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 【第11题】 如图,共有 1 、 2 、 3 …… 8 号八个房间,每相邻两个房间都有小门以“○”代替,例如:由 1 号房间可以到 2 号或 3 号房间, 由 5 号房间可以到 6 号、7 号或 8 号房间。 且有两个进口 A 和 B ,只有一个出口 C 。规定只能由小号房间进入大号房间为通路,否则为死路。那么一共有 ________ 条通路。
【分析与解】 等腰梯形的高为 24 2 3 9 4 ; 如图所示,将这个等腰梯形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竖直方向)为 4 (与等腰梯形的高相等) ; 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水平方向)为 9 3 2 3 ; ;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 5 (即等腰梯形的腰) 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等于 3 9 5 2 22 。 【第7题】 假定 4 个人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个消息,而且这 4 个消息都不相同。为了使所有的人都知 道一切消息,他们一共至少要打 _______ 次电话。 【分析与解】 4 次。 A和 B ,C 和 D , A和C , B 和 D 。
751a528b 能被 8 整除, 28b 能被 8 整除, b 0 或 8 ;
当 b 0 时, 751a5280 能被 9 整除, a 8 ; 当 b 8 时, 751a5288 能被 9 整除, a 0 或 9 ; 综上所述, 751□528□ 可能是 75185280 , 75105288 , 75195288 。 【第14题】 书架上、 下两层摆放着若干本书。 如果从上层拿 10 本放到下层, 则下层的本数是上层的 2 倍, 如果从下层拿 10 本放到上层,则上层的本数是下层的 3 倍,上层原来有图书 _______ 本,下 层原来有图书 _______ 本。 【分析与解】 如果从上层拿 10 本放到下层,则下层的本数是上层的 2 倍, 那么总的本数是上层的 1 2 3 倍,即总的本数是 3 的倍数; 如果从下层拿 10 本放到上层,则上层的本数是下层的 3 倍, 那么总的本数是下层的 1 3 4 倍,即总的本数是 4 的倍数; 假设一共有 12 份; 如果从上层拿 10 本放到下层,则下层的本数是上层的 2 倍, 上层有 12 1 2 4 份,下层有 4 2 8 或 12 4 8 份; 如果从下层拿 10 本放到上层,则上层的本数是下层的 3 倍, 下层有 12 1 3 3 份,上层有 3 3 9 或 12 3 9 份; 那么 1 份相当于 10 10 9 4 4 或 10 10 8 3 4 本; 上层原来有图书 4 4 10 26 或 4 9 10 26 本; 下层原来有图书 4 8 10 22 或 4 3 10 22 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