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学生学校年级三年级次数科目语文教师日期时段课题第一单元三、四课复习讲义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1.体会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一、课前衔接:1、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了解学生的本周学校的学习内容2、检查上节课所学,巩固并抽查听写二、内容讲解:(一)第一单元三、四课思想内容解读(二)作者简介与相关文学常识(三)课文中字、词、句的理解与掌握(四)课内、外阅读训练(五)同步练习与课后作业三、课堂反思与总结:四、作业布置:管理人员签字:日期:年月日作业布置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备注:2、本次课后作业:课堂小结学生签字:日期:年月日错题回顾:三、选一选、填一填,把词语朋友带回家。
辫瓣()别花()几()分()峰蜂()王山()蜜()高()相似题巩固:鼓励鼓舞1、谢谢你,要不是你的勇气()了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2、老师()我说:“失败了,别放弃,下次一定会成功!”新课内容:三、爬天都峰第一部分:课内巩固复习一、思想内容解读:从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学会了什么?陶冶了我们的什么情感?第三课:《爬天都峰》:课文叙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鼓励和学习,共同进步的道理。
学习心得: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会遇到或这或那的困难,但我们不要惧怕,不要退缩,要勇敢的面对,要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信心和力量,相信在克服困难中我们会渐渐地长大,渐渐学会坚强。
二、作者简介:1937年生,江苏无锡人。
高中肄业。
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诗集《远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儿歌集《从小养成好习惯》等。
著文呼吁“诗也要从儿童抓起”,为中国诗坛做出了贡献。
三、字词积累1、第一单元第三课重点生字词:(括号中的字是与生字组词的字)爬(山)峰顶似(乎)(白发)苍苍仰(头)咱(们)奋(力)辫(子)勇(敢)居(然)2、多音字都dū(首都)似 sì(似乎、如花似玉)发 fā(出发、百发百中)相 xiāng(相当、相传) dōu(都是、都好) shì(似的) fà(头发、千钧一发) xiàng(相马、相机)背bēi(背带、背负)bèi(后背、背风)3、形近字仰(仰望、敬仰)汲(汲取、汲水)抑(压抑、抑制)吸(呼吸、吸引)迎(欢迎、迎接)4、近义词汲取——吸取鼓舞——鼓励纪念——怀念终于——终究4、反义词仰——俯(fu)笔陡——平坦奋力——松懈5、多义词鼓舞:①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例句:温总理那亲切而有力的话语,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
②兴奋;振作。
例句: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一共获得了199块金牌,这骄人的成绩令国人欢欣鼓舞。
6、重点词语笔陡: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形容坡度特别大。
反义词:平坦。
发颤:发抖。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例句:我奋力向终点跑去,结果得了第一名。
终于:表示经过某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例句:我终于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汲取:吸取。
例句:我善于从优秀者那里汲取经验。
四、重点句子解析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夸张句,这句形象地写出了天都峰的高。
“啊”读出吃惊的语气。
2、再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写出了天都峰“陡”的特点,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了出来。
这样的天险,看了都使人害怕,更不要说攀登了。
3、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着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揭示了“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原因:一是“我”和老爷爷个人奋斗和努力;二是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同事这句话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什么是夸张句?——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1)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2)练习:判断是不是夸张句。
1、我住的房间只有巴掌大。
()2、他张开大口,对着大山大吼了声,大山抖了三抖。
()3、他迈开比腿,一步登天了。
()4、他一口气,吸干了长江之水。
()5、他纵身一跳,一跃而起,上了三楼。
()四、槐乡的孩子第一部分:课文内容理解一、(资料书屋)槐树:中文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
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
槐米:其荚果跟其他豆类植物不同,肉胶质,在种粒之间收缩,形成念珠状,俗称“槐米”,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及花。
二、字词积累1、多音字jiē(结实、结巴) cáng(收藏、卧虎藏龙) lèi(劳累) sāi(塞车)结藏累 lěi(累计)塞 sài(塞外、边塞) jié(结合、归根结底) zàng(西藏、藏族) léi(果实累累) sè(堵塞)tǔ(吐舌头、吐水) zǎi(记载、三年五载) mó(磨刀、磨合)吐载磨tù(呕吐、吐血) zài(装载、满载而归) mò(磨米、磨盘)2、近义词散发——弥漫勤劳——勤奋3、反义词甜蜜——苦涩黄昏——黎明劳累——清闲满载而归——一无所获4、重点词语仔细:细心。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例句:同学们约好黎明前到广场集合。
满载而归: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含“满”的成语:满不在乎、满面春风、满园春色、高朋满座、漫山遍野)例句:晚上,去往山里拉山货的汽车满载而归了。
劳累:由于过度的劳动而感到疲乏。
三、重点句解析一簇槐米落下来了。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这句话运用形象的比喻,对女孩“捡”“塞”槐米的样子进行了细致描写。
反应出孩子快乐的心情。
四、语文园地一1、读读认认(1)读准加点字的字音假.装假.日问好.好.奇发.现白发.晃.眼摇晃.朝.向朝.霞(2)用减一减的方法认字。
珠(珍珠)去王——朱桥(天桥)去木——乔停(停车)去亻——亭襟(衣襟)去衤——禁亿(亿万)去亻——乙谋(计谋)去讠——某障(保障)去阝——章诗(古诗)去讠——寺绿(绿色)去纟——录(3)认更多的字。
趣——去走——取(qǔ)拢——去扌——龙(lóng)钓——去钅——勺(sháo)装——去衣——壮(zhuāng)察——去宀——祭(jì)胸——去月——匈(xiōng)惜——去忄——昔(xī)渣——去氵——查(chá)2、读读背背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
唐贞元、元和时期人。
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
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
《小儿垂钓》是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
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
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
【译文】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却不回答,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课外阅读练习:荷花星期天,我们全家到公园去观赏荷花。
走进大门,我一眼就看见了那美丽的荷花。
碧绿的荷叶像,上面布满了晶莹的水珠。
粉红色的荷花箭,盛开的荷花。
我们手扶着池边的栏杆,欣赏着美丽的荷花。
这时,爸爸说:“大家喜欢荷花,谁能说出荷花的好处?”我说:“荷花很美,它泥里的茎——莲藕可以吃。
”弟弟说:“荷花香,莲蓬子也可以吃。
”爸爸说:“荷花的好处的确很多,但有一样最可贵:荷花()生长在污泥里,()开出的花是那样清爽干净,它不怕污泥,而在污泥中勇敢地生长着。
”我说:“那么荷花最可贵的是出污泥而不染了?”“对!”爸爸接着说,“做人就要像荷花那样,()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多么复杂的环境中,()要坚持正义,保持高尚的品格,不要做那种随波逐流的人。
”我们一边谈论,一边思索,渐渐地离开了荷花池。
爸爸的话我永远不能忘记。
1、在文中迅速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洁——()高贵——()维持——()2、在短文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出生动的语句,将短文补充完整,“出污泥而不染”是什么意思?在短文中找到对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你知道哪些人是文中“爸爸”所说的那种人?写出两至三个人并简要列出事例。
课后练习:一、读拼我能行1、星期天,去游乐园时,妈妈还为我照相(xiāng xiàng)了呢!2、别看老奶奶满头银发(fā fà),精神可好着呢!3、一开始,老爷爷似(shi si)乎比我还快呢!4、假(jiǎ jià)如学习成绩不理想,妈妈会问我原因的。
二、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请给新字各组2个词语)1、朱()()2、录()()3、某()()4、亭()()三、组词:耍()钓()些()袋()要()钩()此( ) 装( )四、选词填空:快乐的甜蜜的1、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微笑进入梦乡。
2、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歌声。
飘扬飘荡3、金色的田野里()着孩子们快乐的笑声。
4、校园里五星红旗迎风()。
居然突然5、上午的天气还是好好的,下午()下起雨来。
6、真没想到我现在()爬上来了。
五、句子训练营1、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
例: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过节。
妈妈把我带到奶奶家去过节。
(1)学校被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2、照样子,将所给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例:峰顶这么高,我怎么能爬的上去呢?峰顶这么高,我爬不上去。
(1)、勤劳的槐乡孩子怎么会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呢?(2)、不帮助别人,怎么能体会到给予别人的快乐呢?3、修改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