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提纲

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有哪三方面?语言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2、语言学怎么影响语言教学?语言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到社会语言学,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给外语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十七八世纪的翻译法流派,就是植根于当时的机械语言学。

结构主义学派亲自实践并创建了美国新的外语教学法——听说法。

六十年代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问世,它是认知心理学的语言理论基础。

70年代,外语教学法受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形成了以交际功能为纲的功能发教学流派。

3、一般的语言学原理怎么在教学中体现?直接发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就是从先有口语、后有文字这一语言学基本原理出发的;直接法反对翻译中介、直接联系的原则,就是从两种语言的词在语义、搭配、用法上不存在一对一的简单对应关系这一原理考虑的;直接法句本位原则,就是从句子是言语交际最小使用单位这一原理着眼的。

4、心理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实验心理学鼻祖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

”在这种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受到很大的冲击,以口语为基础、以模仿为主的直接法应运而生。

直接法提出的“用外语教外语”的原则,就是以“音响感觉”即外语词语的声音形象跟它们所代表的语义直接相联的理论为基础的;5、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的心理学派固然可促进某种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形成和兴趣,即使同一系统的心理学学派(如行为主义)内部的细小进展和变化,也能同样在外语教学法的一些流派中得到体现。

例如,二十世纪40年代,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引起的巨大反响。

自学对比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斯金纳提出了新行为主义公式:刺激——反应——强化。

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反映在外语学习上,就有了听说法的产生和发展。

50年代法国创始的视听法或情景法,也正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并受格式塔心理学关于“知觉整体性”理论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

6、语言、语法、词汇的特点1)语音的特点:a. 汉语的音节由声韵调构成。

因此,语音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声调的操练上。

b. 汉语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分类或分组。

对此,教学要注意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加强对比练习。

c. 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对此,教学要多示范,多练习,多对比,可以利用教具(如发音器官示意图)以及夸张的发音让学习者揣摩、体会,力求发音到位。

d. 汉语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对此,只有充分利用听觉和视觉,将字(词)的音和形跟外界实物或头脑中的已有概念通过反复出现、反复刺激挂起钩来。

2)词语特点a. 汉语词语有趋向双音节的特点。

b. 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

c. 汉语词语的词义引申特点。

3)语法的特点a. 汉语不同层次内部组合的一致性b. 汉语语序的配对特点c. 汉语语序的变式7、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和教学。

听说比读写容易、书写和识记汉字难、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汇、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句为主。

8、有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和教学。

(日韩学生)阅读比听说进展快、利用汉字来识记和积累词语、受本国汉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9、语言教学法流派,按其语言教学特征可以分为四大派:1)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和认知法等;2)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如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等;3)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等;4)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如交际法等。

如果按教学目标来区分,又可归纳成以听说实践为主和以分析理解为主的两大系统。

10、怎么看语言教学法流派的钟摆现象?1)每一种语言教学法流派的产生或形成,都有当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的依托。

2)不难发现,新产生的教学法流派大都是在前一种教学法流派的基础上,或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批评、否定,或对其疏漏之处加以弥补和修正,甚或进行改造。

3)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这些语言教学法流派,应该作客观的评价。

现代语言教学借鉴各种教学法流派,整个地、单纯地搬用一种方法已很少见了,大多是扬长避短,吸取各流派最合理、最有用的精粹部分加以融合。

11、语法翻译法受当时的机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

他们遵循“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语言,各种语言基本都是相同的,语言和思维是统一的”这一观点。

12、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13、语法翻译法的不足之处:过分强调语法学习、过分依赖母语、过分注重书面翻译14、直接发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力子、帕默(口授法的代表人物)、韦斯特(是直接法两大支派之一——阅读法的代表人物)15、直接法的理论基础任何两种语言中,许多词(特别市常用词)在语义、搭配、用法上,都不存在一对一的简单对应关系。

16、直接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源于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法则,以此来设计的。

1)直接联系原则;2)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3)以模仿为主的原则;4)句本位原则;5)归纳途径教语法原则;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原则17、直接法的成就:1)不仅为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功能法等流派开了先河,也促进了翻译法的变革。

2)直接法教学家制定了一整套练习体系。

直接法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2)偏重经验,重视感觉,忽视了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18、听说法的代表人物:弗里斯、拉多19、听说法的理论基础: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20、听说法的基本原则\特点1)听说领先;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3)以句型为中心(句型替换);4)排斥或限制母语;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21、听说法教材:《英语九百句》视听法教材:《法语的声音和形象》、《新概念英语》功能法教材:《跟我学》22、认知法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乔姆斯基、奥斯贝尔(提出两种“学习”理论——机械性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23、认知法基本原则之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在对待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上,认知法改变了语法翻译法一味归咎于学习者没掌握好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的武断做法,也改变了听说法有错必纠的简单做法,而是有分析地进行指导:是语言运用不当,还是临时的疏忽失误;是外语内部相互干扰,还是母语对外语的影响等。

24、认知法的贡献:1)认知法是一种经过改革的现代语法翻译法。

2)认知法的提倡者几乎都是心理学家,他们重视研究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因而认知法以学习者为中心。

25、功能法(交际法)的代表人物:威尔金斯、范埃克、亚历山大、威多森26、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著名概念,他认为一个学语言的人,他的语言能力不仅是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还包括他是否能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海姆斯所说的交际能力指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

27、功能法的基本原则:以单元一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以功能意念为纲,考虑交际要素;教学过程交际化;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28、功能法的特点:1)以语言功能和意念为纲,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2)语言教学从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出发,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3)对于出现的错误保持一定的容忍度4)重视专业外语的教学。

功能法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结构、功能的结合上,在我国最为流行的是电视英语教学片《跟我学》29、最常用的课堂教学要素是: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和教学行为。

30、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31、教学的分析阶段要做哪些事?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32、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精讲多练原则、将练结合原则、33、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体现四个方面: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强化学习环境34、为什么结构、功能、文化三者要结合?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已成为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的趋势,实际上,语言学习是离不开语法结构的,因为这是产生句子程序的基础;它也离不开功能表述,因为它是建构话语的条件;也离不开文化,因为述说的话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习惯。

35、怎么理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对外汉语教学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并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所谓主导,就体现在:1)想方设法调动学习者的感觉器官;2)顾及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3)刺激和激励学习者应用新的语言知识;学生不能出处依赖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6、教材的一般处理/拿到了教材后怎么办?1)翻阅和了解教材全貌a. 翻阅和了解教材指导思想和体系b. 翻阅和了解教材内容。

2)调整和增减教材内容。

37、认知风格有三对,即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沉思型和冲动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P60~62。

38、教师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着力点:任务激发、兴趣激发、成就激发、竞争激发39、提高教材可懂度1.分段和归纳,一篇较长的课文,经过分段并归纳大意,最后总结出全篇的中心思想,学习者差不多就能把握和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

2.难词难句的解释,对于难词,可以采用直观法、讲成语故事、造例句、利用课文情景来体会等方法揭示词语的内涵,说明词语的用法;对于难句,可以采用语法层次分析、理解其中的意义关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揭示句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意思。

3.语法规则的举例、语法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放在生词表之后专门设栏进行介绍和阐述4.问题设计、带着问题学,是教学中最常用而效果最佳的一种方式5.练习的设计和补充、练习是巩固和消化知识内容的必不可少的途径6.利用图标和心理图式、直观性的东西比文字记载更易接受7.情景的设计和营造,语言的信息传递和交际一般总在一定的情景下展开。

40、文化导入的内容:各包括哪些内容?P83-841.知识文化、一般是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有关中国诸方面的知识文化。

诸如历史、地理、建筑、园林、住房、服饰、装潢、饮食、绘画、音乐、舞蹈、教育、卫生、文字、哲学等,有一定的广度,但并不要求又多少深度,只需要普通的常识而已。

2.交际文化、这是渗透在交际会话中具有某种深意或情感的文化,一般包括蕴在问候、称呼、感谢、盛邀、强婉拒、赞扬、批评、发誓等套话或习惯用语之中。

揭示并掌握其中的特殊涵义和特殊作用,有助于开展正常的思想交流活动。

3.习俗文化,主要指人们在节庆、婚姻、丧葬、生日、生育、开业等事件中的饮食习俗和活动习俗。

这对于外国学习者理解课文内容和处理日常生活相当有益和有用。

41、文化导入的原则:1.文化导入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2.摆正主次位置(学习课文内容才是主要的任务);3.文化导入应该是有机的,而不是外加的;4.文化导入的内容比较丰富,不宜过于集中,可以分散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