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幸福感
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欢乐浸透在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中。
大致说来,婚姻与持久的幸福感有一一定的关联。
事实上,许多研究都证实家庭和婚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最强预测因素。
迈尔斯的调查发现,已婚的人比离异、未婚和分居的人更幸福,而最不幸福的是套在不幸婚姻中的人。
诺费尔。
格兰(Norval Glenny对婚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已婚妇女报告的幸福感高于未婚妇女,同时,如果控制了教育、收入、工作、地位等影响因素、婚姻则是主观幸福感的最强预测指标。
后来,他还发现再婚者的幸福感不会受他们过去的离婚事件影响。
一项来自对于人口中非常幸福的那些人的统计发现,我们之中最幸福的那10%的人几平都处在浪漫的关系之中。
很多调查都显示,结婚的人比较幸福。
在已婚的人中,有40%的人说他们“非常幸福",而只有23%的未婚者这样说。
与此同时,关于抑郁症的
调查结果显示:结婚的人得抑郁症的最少,从来没有结过婚的人次之,之后依次是离过次婚的、同居的,而离过两次婚的患抑郁症的概率最大。
情人分手或失恋也是主要的情绪压力来源。
当访谈者请人们描述“上一次发生在你身上的不幸事件”时,一半以上的答案是失恋。
专门研究家庭的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爱尔伍
德(Charles Ell-wood)通过研究住在旧金山的第三代移民的生活发现,婚姻可以帮助人们抵抗不幸的打击。
结了婚的人最能忍受贫穷、经济大萧条以及战争。
在另一项关于婚姻的研究中,卢卡斯通过收集数万人多年的生活满意度数据发现。
婚姻所能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提升仅仅发生在短暂的婚礼前后。
不同的人群在婚前婚后对于幸福感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在人们普遍体验到婚礼时幸福感提升的高潮之后,婚后的幸福感往往开始回落并趋于稳定。
但有些人的幸福感仍会高于婚前,有的则与婚前持平,有的降得比婚前更低。
这说明,婚姻让你感到持久幸福的前提是,这段婚姻真的适合你。
为什么婚姻会给人带来幸福感?可以从两方面解释。
一方面,幸福的人比不幸福的人更容易结婚,因为作为婚姻伴侣,幸福的人比不幸福的人更具有魅力。
另一方面,婚姻为人们提供的种种好处让人更幸福。
婚姻提供了更好的心理和生理的亲密感,提供了生儿育女、建立家庭的环境,作为配偶和父母的社会角色,以及自我认同和养育后代的生活背景。
关于婚姻与幸福感的关系,还有观点表示,那些婚前生活满意度高的人,相比于其他人面言,其结婚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婚姻的维系时间更长,婚姻质量也较高。
在婚姻与幸福关系的研究领城中,几乎都是相关研究因为我们很难操纵亲密关系作为研究的自变量。
而这就很难说是婚姻引起了幸福,还是那些本来幸福感就高的人倾向于选择婚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们
曾经研究了密尔斯学院1960年毕业照上面的女生,里面除了3名女生之外,其余都是微笑的。
但是微笑并不都是真诚的、心理学家通过分析表情司以别出那此真诚的微笑---秘密在于眼睛。
真诚的微笑涉及眼轮匝肌和颧大肌相互配合的同时收缩,而眼轮匝肌在微笑中的收缩是不自主的,因此只会在真诚的微笑中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照集体照的时候,“三,二,一,---茄子!”的口令会造就很多僵硬的笑容,因为口令只能够改变我们嘴部的动作。
研究者发现:在那些微笑的女生中有一半是真诚的。
研究者后来在这些女生27岁、 43岁以及52岁的时候又分别访谈了她们,结果惊讶地发现,拥有真诚微笑的女生一般来说更可能结婚,井且能够长期维持婚姻,在以后的30年中过得也比较如意。
这就说明,或许婚姻的确对幸福感有影响,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因为结婚的人本来就倾向于是那些更快乐的个体,而结婚只是延续或者放大了他们原本就有的幸福感。
总体上来说,结婚的人更加幸福。
但是对于特定的个体,婚姻并不是幸福的保障,因为婚姻的幸福与否还与个体的依恋风格等特质有关,也与婚姻的质量有关,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婚姻。
但不管怎样,我们大多数人能够体验到浪漫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因此获得一段美满的婚姻是每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路上的一个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