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溶性维生素
3. 活性形式
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
维生素A的结构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二)生物学功能
1. 视黄醛参与视觉传导
视循环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2. 视黄酸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生长与分化 关键物质:9-顺视黄酸 全反式视黄酸或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 作用途径:与细胞内核受体结合,进而与DNA反应元件作用
2. 维生素E具有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 调控生育酚摄取和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延缓衰老 调控脂类摄取与动脉硬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调控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黏附与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抗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调控细胞信号系统和细胞周期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抗肿瘤
维生素K的结构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
(二)生物学功能
1. 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活化所必需的辅酶 是γ-谷氨酰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的活化
2. 维生素K对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骨钙蛋白(osteocalcin)和骨基质γ-羧基 谷氨酸蛋白均是维生素K依赖蛋白。
3. 维生素K对减少动脉钙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25-二羟维生素D3的结构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
维生素D3在体内的转变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
(二)生物学功能
1. 1,25-(OH)2-D3调节钙磷代谢 其与靶细胞内特异的核受体结合,调节钙结合蛋白等基因的表达 其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使钙通道开放,发挥对钙磷代谢的快速调节作用 其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正常水平,促进骨和牙的钙化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Lipid-soluble Vtamin
脂溶性维生素
(一)共同特点
均为疏水性化合物,易溶于脂类和有机溶剂,常随脂类物质被吸收 在血液中与脂蛋白或特异性结合蛋白结合而运输,不易被排泄,在体内主要储存于肝,故不需每日供给 不同种类脂溶性维生素执行不同的生物化学与生理功能 脂类吸收障碍和食物中长期缺乏此类维生素可引起相应的缺乏症,摄入过多则可发生中毒
3. 中毒症状
头痛、恶心、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肝细胞损伤和高脂血症 长骨增厚、高钙血症、软组织钙化等钙稳态失调表现 皮肤干燥、脱屑和脱发等表现
EAR: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
二、维生素D(胆钙化醇、麦角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
3. 中毒症状 人类尚未发现维生素E中毒症 成人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是600 mg α-TE/d
α-TE (α-tocopherol equivalent): α-生育酚当量; AI: adequate intake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
四、维生素K(植物甲萘醌、叶绿醌、凝血维生素)
(一)一般性质
1. 结构特征
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K1,又称植物甲萘醌或叶绿醌 K2,肠道细菌的产物 K3,人工合成的水溶性甲萘醌,可口服及注射
2. 活性形式
2-甲基-1,4-萘醌
3. 来源
深绿色蔬菜(如甘蓝、菠菜、莴苣等)、植物油、肠道细菌合成
(二)种类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一、维生素A(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
(一)一般性质
1.结构特征与天然形式
异戊二烯衍生物,为不饱和一元醇 A1(视黄醇)、A2(3-脱氢视黄醇)
2. 来源
动物性食品:肝、肉类、蛋黄、乳制品、鱼肝油等 植物:维生素A原(如β-胡萝卜素)
3. 维生素E促进血红素的合成 机制:促进δ-氨基-γ-酮戊酸(ALA)合酶和 ALA脱水酶的活性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E
(三)维生素E缺乏症及中毒
1. 缺乏症 一般不易缺乏;早产儿与新生儿、脂类吸收障碍与肝损伤时可引起缺乏症 溶血性贫血 可治疗先兆流产及习பைடு நூலகம்性流产
2. 建议摄入量 成人膳食维生素E的适宜摄入量(AI)为14 mg α-TE/d
苯骈二氢吡喃的衍生物 生育酚(tocopherol)、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
2. 来源
植物油、油性种子和麦芽
3. 活性形式
生育酚的各类衍生物
R1 HO
R2
O CH 3
R3
生育酚
R1
HO
R2
O CH 3
R3
生育三烯酚
维生素E的结构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E
(二)生物学功能
1. 维生素E是体内最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机制: 捕捉过氧化脂质自由基,保护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2. 建议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D的平均需要量(EAR)为8 μg/d
3. 中毒症状 因皮肤储存7-脱氢胆固醇有限,多晒太阳不致维生素D中毒 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以及软组织钙化等 口渴,皮肤瘙痒,呕吐、腹泻、尿频等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E
三、维生素E(生育酚)
(一)一般性质
1.结构特征与种类
2. 1,25-(OH)2-D3影响细胞分化 其可调节皮肤、大肠、前列腺、乳腺、胰岛β细胞等细胞的分化 其可促进胰岛β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具有对抗1型和2型糖尿病的作用 其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分化的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
(三)维生素D缺乏症及中毒
1. 缺乏症 夜盲症佝偻病(儿童) 软骨病和骨质疏松症(成人)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前体 (无活性)
γ-谷氨酰羧化酶 (辅酶VitK)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有活性)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
(三)维生素K缺乏症
1. 缺乏症 成人不易缺乏,新生儿可能缺乏 脂类吸收障碍(如胰腺、胆管疾病) 缺乏的主要症状:易出血
2. 建议摄入量
中国成人膳食维生素K的适宜摄入量(AI)为80 μg/d
(一)一般性质
1.结构特征
是类固醇(steroid)的衍生物,为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 D3或称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D2或称麦角钙化醇(ergocalciferol)
2. 来源
鱼油、蛋黄、肝,紫外线照射下由人体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合成
3. 活性形式
1,25-二羟维生素D3
3.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4. 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可抑制肿瘤生长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三)维生素A缺乏症及中毒
1. 缺乏症 夜盲症 干眼病 增加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
2. 建议摄入量
中国成人膳食维生素A的平均需要量(EAR):男性560 μg/d,女性为480 μ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