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高分子化学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2解读

3高分子化学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2解读


高分子化学
3.4
自由基聚合机理
3.4.1 自由基的稳定性
自由基稳定性顺序由大到小
活泼自由基可引发单体进行自由基聚 合;稳定自由基为自由基聚合阻聚剂
O CH2 CH CH2
C
CH2
HO
带共轭取代基,稳定
①三苯甲烷
②苄基
③对苯二酚
④烯丙基
R CH COOR R CH CN ⑤烷基酯基 ⑥烷基睛基
R3 C R2 CH R CH2
12
第五节 引发剂
3.5.1 引发剂种类( initiator ) (1)偶氮类引发剂 代表品种:偶氮二异丁腈(azodiisobutyrN CN C (CH3)2 CN 2 (CH3)2C + N2 CN
13
(2)有机过氧化类引发剂
最简单的过氧化物:过氧化氢。活化能较高,220 kJ/mol,一般不单独用作引发剂。
8
自由基聚合机理
3.4.3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1)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 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相差很大。其中链引发反应速率最小,是 控制聚合过程的关键。 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2)只有链增长反应使聚合度增加。从单体转化为 大分子的时间极短,瞬间完成。不存在聚合度递增的中间状 态(图3—1)。聚合度与聚合时间基本无关。
R
CH COR ⑦烷基酮基
CH3
带吸电子取代基,比较稳定
⑧三烷基 ⑨二烷基
带推电子取代基,活泼自由基 H 空间位阻提高稳定性, ⑩烷基 11苯基 12 甲基 13 氢原子
C6H5
3
第四节 自由基聚合机理
3.4.2 自由基聚合机理 1)链引发反应 引发剂引发时,由两步反应组成: a. 初级自由基的生成
I 2R
引发剂分解(均裂)形成自由基,为吸热反应, 活 化能高,反应速度慢。 b. 单体自由基的形成
R + CH2 CH X RCH2 CH X
由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产生,为放热反应, 活化 能低,反应速度快。
4
自由基聚合机理
2)链增长反应 链引发反应产生的单体自由基具有继续打开其它单体π 键的能力,形成新的链自由基。
图3—1 自由基聚合中分子量与时间的关系
9
自由基聚合机理
(3)单体浓度随聚合时间逐步降低,聚合物浓度逐 步提高(图3—2) 。延长聚合时间是为了提高单体转化率。 (4)少量阻聚剂(0.01-0.1%)足以使自由基聚合 终止。
图3—2 自由基聚合中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10
1.对于双基终止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平均每一大分子含有
CH2CHCH2CH CH2 CH + CH2 X CH X X X or CHCH2 CH2CH X X
头-尾
CH2CHCHCH2 X X
尾-尾
头-头
原因: (1)头尾连接时,自由基上的独电子与取代基构成共 轭体系,使自由基稳定。 (2)以头-尾方式结合时,空间位阻要比头-头方式 6 结合时的小,故有利于头-尾结合。
HO RO OH + Fe2+ OH + Fe2+ + Fe2+ HO + HO + Fe3+ HO + RO + Fe3+ SO42 + SO4 + Fe3+
16
S2O82
链引发反应
(2)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最常用的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BPO)N,N-二甲基苯胺(DMBA)。可用作不饱和聚酯固化体系,引发甲 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制备齿科自凝树脂和骨水泥。
O O OK O 2 KO S O O O 2 O S O + 2K O KO S O O S O O
15
3.5.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1)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氧化剂:过氧化氢、过硫酸盐、氢过氧化物等。 还原剂:无机还原剂
(Fe2+、Cu+、NaHSO3、Na2SO3、Na2S2O3等)、
有机还原剂(醇、铵、草酸、葡萄糖等)。
回顾练习
下列烯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 合还是阴离子聚合?并说明原因。 CH2=CHCl , CH2=CCl2 , CH2=CHCN ,
CH2=C(CN)2 , CH2=CHCH3 ,
CH2=CHC6H5 , CF2=CF2 , CH2=C(CN)COOR ,
CH2=C(CH3)-CH=CH2
自由基聚合机理
3)链终止反应 链自由基失去活性形成稳定聚合物的反应。可以分为偶合终 止和歧化终止。 偶合终止:两个链自由基头部的独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键, 生成饱和高分子的反应。
CH2 CH + CH CH2 X X CH2 CH X CH CH2 X
歧化终止:链自由基夺取另一个自由基上的氢原子或其他原 子而相互终止的反应。
RCH2 CH + CH2 X CH X RCH2CHCH2CH X X RCH2CH [ CH2 CH ]n CH2CH X X X
两个基本特征: (1)放热反应。 (2)链增长反应活化能低,反应速率极高。
5
自由基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结构单元间的连接存在“头- 尾”、“头-头”(或“尾-尾”)两种可能的形式,一般 以头-尾结构为主。
CH2 CH + X CH X CH2 CH2 CH2 + CH X X CH2
终止方式与单体种类和聚合条件有关。
7
自由基聚合机理
4)链转移反应 链自由基从单体、溶剂、引发剂、大分子上夺取原 子而终止,而失去原子的分子成为自由基,继续新的增长, 使聚合反应继续进行的过程,称为“链转移反应”。
CH2 CH X + YS CH2 CHY + S X
HO OH
2 HO
过氧化类引发剂的典型代表:过氧化二苯甲酰(dibenzoyl peroxide , BPO)。 BPO的分解分两步,第一步分解成苯甲酰自由基,第 二步分解成苯基自由基,并放出CO2。
C O O C O O 2 C O O 2 + 2 CO2
14
(3)无机过氧化类引发剂 代表品种为过硫酸盐,如过硫酸钾(K2S2O8)和过硫 酸铵[(NH4)2S2O8]。水溶性引发剂,主要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 液聚合。
1.30 个引发剂残基。假定无链转移反应,试计算歧化终止 与偶合终止的相对量。
解:设歧化终止的分率为x,歧化终止产生的 大分子中引发 剂残基含量为x,偶合终止的分率为1-x,偶合终止的产生的 大分子中引发剂残基含量为2(1-x),则有:
2(1-x)+x=1.30 x=0.7
• 作业2: • P117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