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中常见几种传染病

学生中常见几种传染病


预防措施
1、自我保护:注意锻炼身体, 增强抵抗力。
2、药物预防:金刚脘胺与金刚 乙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乙 型则无效。
3、疫苗预防
谢谢
合作愉快
MARKETING
28
发病集中在儿童和青年。 流脑病人及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潜伏期1~4天。人对流 脑普遍易感,感染后除少数人发病 外,绝大多数呈健康携带状态。发 病为突起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 皮肤有淤点、淤斑及颈项强直、脑 膜刺激症等,最严重者由于两侧肾 上腺出血而发生急性肾上腺功能衰 竭。
预防措施
1、 预防措施重点抓住保护易感人 群为其主导措施,早期发现病人, 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一般应从 发病开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2、 对被污染的用具应煮沸消毒。 3、接种疫苗。
水痘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
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具有季节性流行 趋势,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 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早期病 人和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传播方式以飞沫传播为主,污染唾液 的衣服、食品、玩具均可传播。
全年都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高峰
临床表现
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25天,平 均18天。
起病急,发热、畏寒、头痛、 食欲不振,全身不适,1~2天后出 现腮腺肿痛,咀嚼和吃酸性食物时 更甚。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 后下方肿大。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 传播和胎盘传播。
水痘主要发生在儿童,其特点为全 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 和水疱疹,一般水疱疹结痂即痊愈, 少留疤痕。
临床表现:潜伏期7-17天,起病急, 症状常不明显,开始即见皮疹。常 有发热,可达39-40℃,伴有全身 不适,食欲不振。
发疹期:在起病当日或第2日出 现,初起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 后很快变为水疱疹,直径0.30.8mm水滴状小水疱,其周围有 红晕。24小时内水疱液体变混浊, 易于破损,疱疹持续3-4日而后 结痂,
预防接种:生后八个月时接种, 加强为20个月、小学一年级、初中一 年级和大学一年级。
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感染后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传播和日常接 触传播.
流行季节一般在3~5月
临床表现 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淋巴结
肿大 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空气清新,接种疫苗。
预防措施
1、病人应在家中隔离,避免与 易感者接触。隔离期限自发病起至 全部水疱疹完全干燥成痂皮时为止。
2、 房间一般进行通风换气即可, 托幼机构也可以进行紫外线消毒。
3、 接种疫苗,国产和进口全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 炎2~4月为流行高 峰。
出疹特点
发热后第三、四天由耳后 面部
躯干 四肢 手心 脚心。
初为小红疹—斑丘疹—增大融 合,突出皮肤,不痒,皮疹多为充 血性,少数严重者可见出血性,疹 间皮肤颜色正常。
4~5天出齐,体温在24小时内 下降,可见色素沉着斑,进入恢复 期。
治疗和预防
治疗:一般治疗麻疹患儿不出门, 家中护理注意环境的空气新鲜、温度 适宜、注意眼、口腔、皮肤的护理。 对症治疗,高热可用退热剂,咳嗽频 繁,可用镇咳剂。
病人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 和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3天。起病急, 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 状并不严重,表现为畏寒、发热、 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 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
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 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显 著。
预防措施
1、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2、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教室保 持空气流通,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3、密切接触者可服用磺胺药,连服3日。 在流脑流行期间,凡具有发热伴头痛、精 神萎靡、急性咽炎、皮肤、口腔粘膜出血 等4项中2项者,可给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药 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流行。
4、疫苗接种。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 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源体为甲、 乙、丙三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 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大流 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流感局部 暴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丙 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一 般也不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流感的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病、发 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过程短但 能多次反复,并伴有一定的死亡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