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现状分析序号:编号: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也在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分布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带去了资金,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城市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业人口及农民工数量都比较多,同时也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国家,全国山地面积广阔、少数民族众多,受经济不发达等客观条件限制,要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还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其中还包括自身的一些特定的局限性。

基于这种现状,本文的研究,首先从农民工产生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入手,明确了农民工等相关概念,并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了我国农民工的发展现状、外出务工原因,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加强对农民工的中国思想现状的问题,主要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再教育、和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等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社会保障,再教育目录前言 (3)我国农民工基本情况 (3)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特点 (3)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 (4)农民工外出务工过程中存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5)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前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所有人员构成类别中占比重最大的当然是农民。

而现在农民已经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着自己的小庄稼,而是纷纷涌入城市做着跟自己本行不相干的职业,成为农民工,农民工作为中国最主要的低层劳动力人群,其做出的贡献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已被社会关注。

这个庞大而且一直存在的群体,已然在社会中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他们为什么会不做农民要做工人?他们自己本身面临着怎样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将要怎样解决?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关注的问题。

1.我国农民工基本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12的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0000人,比上年增加9830000人,增长3.9%。

其中,农民工163360000人,增加4730000人,增长3%。

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9610000人,比上年增加377万人,增长3.0%;举家外出农民工33750000人,增加960000人,增长2.9%。

本地农民工99250000人,增加5100000人,增长5.4%。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0000人,增长2.4%。

2013年,外出农民工达166100000人,增加2740000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0000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

在外出农民工中,77390000人跨省流动,88710000人省内流动,分别占外出农民工的46.6%和53.4%。

[1]1.我国农民工基本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加473万人,增长3.0%。

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961万人,比上年增加377万人,增长3.0%;举家外出农民工3375万人,增加96万人,增长2.9%。

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加510万人,增长5.4%。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

2013年,外出农民工达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

在外出农民工中,7739万人跨省流动,8871万人省内流动,分别占外出农民工的46.6%和53.4%。

[1]1.1农民工的基本结构从性别看,在外出务工中男性占66.3%,女性占33.7%。

从年龄看,外出打工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28.6.其中,16~20岁的农民工占18.3,21~25的农民工占27.1%,26~30岁的农民工占15.9%,31~40岁的农民工占23.2%,4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5.5%。

多数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71.8%的外出农民工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他们主要靠体力来挣钱。

这些农民工没有接受技能培训的原因有:本地区没有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占27.7%;有18.7%的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班;7.6%的农民工没有时间去参加培训;5.3%的农民工是因为交不起培训费而没有参加培训;4.9%的农民工认为培训的内容不是他们需要的。

在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里,有76.3%的农民工表示愿意参加培训班。

[2]1.2外出打工主要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从地区来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占37.9%,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从事建筑业为主,分别占30.1%和37%。

[3]1.3农民工外出的主要方式许多农民工在外出之前会选择一个打工的地方,到城市后,有的农民工会选择自主就业或者通过广告找到工作,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会通过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

也还有一部分在进入城市里面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特点2.1外出务工收益可观就目前来看,农民工外出的很大原因就是收益比较可观,跟在家里务农有着很大的差距,根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工资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

2.2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稳定性提高在外出农民工中,年龄在逐渐的增大。

在过去,外出打工的基本是年轻一代,但是现在很多40岁左右的中年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然而,也正是因为年龄的增大,他们就业的稳定性也在逐渐的提高。

例如,在服务业农民工和更多的生产,现在的个体户的很大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工作时间也很强。

2.3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在提高目前,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民工的受教育情况在不断的提高,其中,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未外出的农民工文化程度高,就目前来看,青年农民工大多是高中文凭以上,他们是在农民工中是最具有潜力的一个群体。

3.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3.1农村因素3.1.1解决农村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矛盾的需要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着一种人多地少的现象。

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因为村民素质不高,认为生的越多越好,生活水平就能提高,但这种想法是不可行的,人口越来越多,但素质却没有提高,生活依旧贫困。

农村的基本建设如修路盖房等越来越多,占用了许多优质耕地,农民的地也越来越少,收获的粮食不足,只能外出务工,解决生活问题。

3.1.2解决农村贫困、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需要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村地区贫困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靠种地等方式增加收入,毕竟满足不了生活需要。

物价水平越来越高,种植农作物需要的成本如化肥、灌溉等费用越来越高。

因此,国家和政府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的非农就业,实现农民的收入增长。

3.1.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推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推广开来,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极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种地种田等农业活动需要的劳动力开始减少,大量农村人口赋闲在家,无事可做。

3.1.4城乡发展不平衡工业农业在发展上失去平衡、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城市和乡村居民消费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些都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3.2城市拉力加大3.2.1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需要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则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这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往往从事各种建筑和服务行业,为城市发展贡献很大,使得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越来越快。

3.2.2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乡镇企业等发张迅速,直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3.2.3.城市高收入的吸引农民进城务工,大部分都是为了挣钱养家,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人认为,农民工更多的收入,可以更好地提高生活水平。

3.2.4.城市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的吸引城市生活具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相较于农村生活更为舒适便捷,生活也更有规律,比农村生活具有吸引力。

3.3制约因素减少,阻力减小3.3.1.户籍制度改革破解了农村劳务输出的最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随之也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人们能够自由外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外地。

3.3.2. 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逐步一体化为农村劳务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民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和法规,例如建立劳务信息发布平台等,所有这些提供有利条件,以解决农村劳动力。

4.农民工务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1拖欠工资及解决措施4.1.1问题为了跟上新时代的生活节奏,过上小康生活,农民工外出打工已是热潮。

但是,每到年终岁末,本该带着辛苦赚来的钱,回家过团圆年的,他们好多却因为老板拖欠工资,忍受着思乡之情,而不得不继续留在工地。

这一问题虽然许多媒体曝光,但是由于农民工的身份,有关部门还不够重视,有关法律还不够完善。

拖欠农民工工资已经进入令人堪忧的地步,有的老板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致农民工的辛苦劳动的成果于不顾。

由于农民工法律知识欠缺,技术技能不高,他们肆意妄为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甚至卷款恶意出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农民工自身素质不够高和没有特别的专业技能。

农民工大多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文化程度大多只有中小学水平,所以没有很强的法律意识。

他们很少与单位签订合同,即使签订合同,合同内容也不是很完善。

一旦出现拖欠工资,劳动监察部门很难执法。

有的即使出现了拖欠工资,他们也不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而是坐等老板发善心。

进而使老板们的贪污欲望肆意增长。

其次,农民工没有特别的专业技能导致他们只能从事蓝领的工作。

很多人歧视他们的劳动,用不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常常对他们打压、欺瞒、诈骗等,故意克扣和拖欠他们的工资。

政府部门对拖欠工资打击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拖欠工资虽然有打击,但是打击力度不够大和坚决。

使一些企业抱着出不了大问题的态度,任意妄为。

有的即使打击,也只是表面打击。

致使政府部门成为了这些企业施以恶行的助推器。

劳动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记账制度和管理体系,没有及时记录和保存对农民工发放工资的相关资料。

许多企业认为农民工基本属于临时工,所以发放工资的程序不是按正式员工一样的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