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分析

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分析


几点启示: A、经济越发展,兼并越加剧; B 、随着我国加入 WTO 后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程度的提高,国内企业兼并及跨国兼并将空前 激烈,何以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是企业及政府 有关部门及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C、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高级财务会计 2
乔治·斯蒂格勒

2017年2月3日12时5分
国际著名企业合并实例——钢铁市场源自美国钢铁业巨头安德鲁·卡耐基像
美国钢铁业巨头摩根像
1901年2月5日,皮尔庞特· 摩根买下了洛克菲勒的几家 铁矿和安德鲁· 卡耐基的全部钢铁生意,成为美国最大的 钢铁公司,钢产量的65%被其控制。这笔生意耗资10亿 美元。
花旗银行
2017年2月3日12时5分 高级财务会计 6
中国企业合并实例— 联想收购IBM
2005年联想斥资12.5亿美 元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两年后,联想集团仍 在为如何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而苦苦努力着。 在美国市场,...许多人认定它将实现众多中国 企业的梦想,最终蜕化为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 而批评者则认为联想和IBM的交易并不明智,“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现在来看很难说是一个 非常成功的案例。”...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联 想收购的是IBM的资产而非IBM品牌。...
2017年2月3日12时5分 高级财务会计 7
企业合并的历史演变及经验
1 2 3 合并时期 垄断时期 寡头垄断时期 企业联合时期 并购形式
横向并购 纵向并购 混合并购
4
5
企业重组时期
企业战略性合并
大型并购
跨国战略(友好并购)
2017年2月3日12时5分
高级财务会计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 革命为特征的“新经济”为背景。 合并特点:战略驱动下的功能互补型强强联盟 、全球性的跨国兼并、争夺服务行业市场份额 „„
第一章 企业合并会计
学习目标
1、掌握企业合并的含义及其分类
2、掌握企业合并的权益结合法、购 买法 3、掌握企业合并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4、了解国内外的合并浪潮
企业在成长发展中扩张的途径
对内扩张 对外扩张(企业合并)
“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 过某种程度 ,某种方式的 兼并(合并)而成长起来 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 要是靠对内扩张成长起来的。
2017年2月3日12时5分 高级财务会计 3
国际著名企业合并实例——汽车市场
美国汽车市场的第一次整合则源自于摩根财团和通用汽车。20 世纪的前10年,美国基础设施得到迅猛发展,除了钢铁和电信的兼并外,汽车 生产基地也出现了大手笔的并购。在反复的收购与反收购中,通用汽车公司 更换了主人,同时也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通用汽车成立之前,其创始人杜兰特是别克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和首席执 行官,他的野心是建立自己的汽车王国。1907年,杜兰特开始与摩根商谈组建 巨型汽车企业的计划,企图控制汽车行业,但谈判很快破裂;1907年9月,别克 与奥尔兹汽车厂合并,通用汽车公司诞生,成为福特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在 不到两年时间里,通用汽车收购了28家公司,但杜兰特也耗尽了所有的资金。 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希金森和J.W.Seligman同意为通用发放1500万美元的 贷款。而作为条件,五个董事席位中的三个被银行家占去,于是杜兰特被套上 了缰绳。接下来的几年,银行家控制了通用汽车公司。 此后,杜兰特暗中收购通用的股权,夺回了控制权,在拥有该公司三分之 一股份的杜邦家族的同意下再次发起了扩张计划,并再次求助摩根公司。此 时,J.P.摩根已经逝世,其子杰克掌位,答应为其融资6400万美元,帮助通用摆 脱困境。摩根自掏腰包,以每股20美元价格认购140万股。在整个资金募集过 程中,摩根共支付2800万美元。此外,摩根及其合作者还有权以10美元的价格 再购买20万股普通股,即所谓的绿鞋期权(源自绿鞋公司股票发行时率先采取 的做法:承销商有权在股票上市后以发行价再买进5%-15%的股票)。同时,摩 根以增加通用汽车董事会成员的方式限制了杜兰特的决策权。1920年经济衰 退,汽车生产全面减产,通用汽车股票面临下跌压力,摩根等银行家按9.5美元 一股购买了杜兰特的所有股票,后者第二次失去了通用汽车。
2017年2月3日12时5分 高级财务会计 5
国际著名企业合并实例——金融市场
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花旗银行与旅行者 公司的合并[案情背景]1998年4月6日,花旗银行与旅 行者公司宣布合并,成立花旗集团财务咨询、资产管理 等“一站式”服务。新集团拥有价值为 6 980亿美元的总资产, 净收人为500亿美元,股票市价 超过1 400亿美元,拥有分布在 100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以及 162000名员工,成为世界上最 大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2017年2月3日12时5分 高级财务会计 4
国际著名企业合并实例——航空市场
如果说美国钢铁市场和汽车市场的整合都是面对国内竞争而导致的企业 扩张外,那么航空市场则主要来自于全球的竞争。当时全球排位前三甲的 飞机制造企业是美国波音、欧洲空中客车和美国麦道。1970 年,英、法、德、西班牙四国政府用各自的国有航空制造企业跨国组建了 空中客车。当时的背景是,以波音为首的美国公司占领了世界市场的90%, 欧洲任何国家的航空制造企业,都无法与之抗衡。要挽救欧洲的航空制造 工业,跨国联合是唯一的出路。在政府的扶持下,空中客车迅速发展起来, 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制造商。 为了在世界航空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市 场整合。1996年12月15日,世界最大的航空制造公司美国波音公司宣布兼 并世界第三大航空制造公司美国麦道公司。每一份麦道股份变成0.65份 波音股份,总价值133亿美元(按1996年12月13日收盘价计)。兼并以后,除 了保留100座MD─95的麦道品牌外,民用客机一律姓了“波音”。从此,具 有76年飞机制造历史、举世闻名的麦道公司不复存在。波音原任总经理 于1997年2月出任新波音的主席和总经理, 三分之二以上的管理干部由波 音派出。新波音拥有20万员工、500亿美元资产,净负债仅为10亿美元,成 为世界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这起合并事件,使世界航空制造 业由原来波音、麦道和空中客车三家共同垄断的局面,变为波音和空 中客车两家之间进行超级竞争,航空市场彻底进行了一次产业整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