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PICC导管护理维护操作流程
(3)PICC导管护理维护操作流程
1.测量臂围一般为肘横纹上 10cm,测量结果超 过基础臂围 2cm,应询问病人上臂是否肿胀、疼 痛, 考虑血栓发生的可能性, 可做彩超协助确诊。 2.每班观察导管长度、外露刻度、双臂臂围。 如有脱出,先确定导管在静脉,消毒固定,禁止 将导管回送。 3.撕除旧敷料的方法:180°或 0°移除旧敷料, 或以生理盐水棉签边擦拭边去除敷料, 或用纸胶 布贴在透明敷料边缘,带起边缘,再以 180°或 0°移除旧敷料。 4.严格遵守职业防护和无菌操作原则。 5.敷料粘贴前应注意消毒液充分待干。 6.当冲管过程中推注不顺畅时,不能强行冲管, 应查找原因。
告知 患者换药的方法及过程,指导患者配合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手套 2.环境:保持清洁 3.用物
实施 1.携物至床旁→助病人摆舒适体位→测量臂围→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铺巾 2. 戴清洁手套→将原覆盖导管的敷料撕去, 观察 穿刺口有否红、肿、渗出物→脱手套,快速手消 毒液洗手→打开换药包,放换药物品→戴无菌手 套→依次用 75%酒精和 0.5%聚维酮溶液分别由内 向外螺旋式消毒穿刺口三遍,消毒范围穿刺点上 下各 20cm,左右至臂缘,用机械摩擦力,消毒彻 底→在待干的过程中更换肝素锁→用 20ml 的注 射器抽取生理盐水 20ml 以脉冲正压方式冲封管。 3. 用 0.5%聚维酮溶液棉球消毒固定翼→用胶布 固定固定翼→敷料的中点正对穿刺点,无张力粘 贴,边撕边框边按压,确保敷料粘贴舒适、牢固 →用一条胶布蝶形固定肝素锁→横向再用一条胶 布平行固定,标注更换时间、外露长度、操作者
相关知识:详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P117。
备注: 1、如发现导管内有回血,应以无菌注射器回抽、弃去,再以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严禁将回血直接注 入血管内,以免形成栓塞。 2、禁止用 5 ㏄、1 ㏄、2 ㏄注射器注射药液,因压力大引起导管破裂,如要注射<10ml 药液,均要用 10 ㏄或>10 ㏄注射器。 3、肝素锁、三通管要排气后更换,紧密连接各管道,防止空气进入,如有血迹、药液、胶布残留在肝素帽不能使 用,及时更换,护士做好巡视。
广州市惠爱医院老年科 2016-3-20
高风险护理操作技术指引
一.本科属高风险护理操作:PICC 二.操作指引: 收到医嘱 PICC 置管 ↓
广州市惠爱医院
通知专责护士 ↓ 评估病人,解释 ↓ 操作 ↓ 照片定位 ↓ 日后维护
用物:0.5%聚维酮溶液 1 瓶、75%酒精 1 瓶、快 速手消毒液 1 瓶、0.9%生理盐水 20ml 、输液贴 1 块、3M HP10×12cm 透明敷料 1 块、 肝素帽(或 无针连接接头)1 个、注射器 1 个、7 号头皮针 1 支、换药包 1 个、无菌治疗巾 1 块、无菌手套 1 对、清洁手套 1 对、尺 1 把
整理 1. 洗手,整理病人及床单位 2.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
操作效果:注意动作轻柔,操作熟练,保持床铺 整洁,体位舒适,与病人有效沟通详细填写维护记录单, 2.观察:固定稳妥。
广州市惠爱医院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保持穿刺点皮肤和敷料的干燥、 无菌, 有渗液或渗血应及时回院处理 2.留置 PICC 的患者不影响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 运动和家务劳动。置管侧手臂不能提过重(不超 过 5Kg)的物品,头颈部不做过度活动,不能做 引体向上、托举哑铃游泳等体育锻炼 3.当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或皮肤瘙痒、皮疹等局部 反应,或同侧上肢浮肿、疼痛时应及时回院检查 4.PICC 管不能用于 CT、MRI、造影剂检查时的高 压注射 5.正常情况下,PICC 管每周维护一次,当出现敷 料松脱、潮湿或皮肤、导管方面的异常时及时回 院处理
广州市惠爱医院 PICC 导管护理维护操作流程
(2016-3 增订) 操作流程 核对 患者姓名、住院号、医嘱 评估 1.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及周围皮肤情况 2.置管侧肢体活动情况,测量臂围,导管位置, 外露长度及敷料情况(有无松脱、污染) 3.患者对操作的认识及配合情况 1.目的: 正确给予深静脉置管更换敷料, 保持静 脉通路畅通, 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可能, 减少 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 2.查阅患者的 PICC 维护本,了解基础臂围、置 入深度及外露长度等基本数据和之前维护的登 记情况,判断导管是否移位、出现静脉炎、血栓 等并发症 要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