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题》课件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题》课件

( 3 ) 若 烧 瓶 充 入 洗 液 , 用 以 洗 气 , 气 体 应 从 _ _ _ B_ _ _ _ 口 进 入 。 ( 4 ) 若 排 水 测 气 体 体 积 , 气 体 则 从 _ _ _ A_ _ _ _ _ 口 进 入 , 水 量 应 _ _ _ _ _ _
充满烧瓶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例1、下列三个问题均与下图实验装置有关,请选择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酸
NaSO3
(1)制取某无色非金属氧化物气体时,烧瓶X内的药品应是___D______。
A、铜和稀硝酸
B、铜和浓硝酸
C、碳酸钙与稀硫酸 D、亚硫酸钠和浓盐酸
(2)洗气瓶Y中所装的液体应是(Z中不允许非水杂质混在气体中)_C____
3. 试纸的使用
3. 试纸的使用 注意: 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 试纸的使用
注意: 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4. 溶液的配制 5. 加热 6. 物质的溶解
7. 装置气密性检查
8. 蒸馏
9. 过滤 10. 蒸发和结晶 11. 分液
12. 升华 13. 渗析
三、物质分离方法
三、物质分离方法
② 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 NaOH。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 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③ 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 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 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 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 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 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 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l2来干燥 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浓 H2SO4干燥 NH3、HBr、HI等。
(3)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要在通风 橱中操作,要注意尾气的处理(灼烧式、吸 收式、收集式)
(4) 防倒吸;
(5) 防堵塞;
(6) 意外事故的处理:金属钠、钾起火;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浓碱沾到皮肤上;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液溴、苯酚沾到皮肤 上;不慎将酸沾到眼中;重金属盐中毒; 水银洒在桌面上。
(4) 焰色反应可鉴别Na+、K+ (5) 指示剂或锌粒
若已确认溶液中没有弱碱离子(用前面 的方法),再加入指示剂(指示溶液为酸性) 或加入锌粒(产生可燃性无色无味气体),则 可证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
六、实验安全操作
六、实验安全操作 (1) 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要验纯
(2) 防暴沸:稀释浓硫酸,加热液体混 合物要加沸石(碎瓷片)
(5) 浓硫酸和铜片将溶液浓缩,加入浓硫 酸和铜片加热,产生红棕色气体可证明溶液 中含有NO3-。
五、溶液中阳离子鉴别(在不考虑阴离 子影响时(的一般原则:
五、溶液中阳离子鉴别(在不考虑阴离 子影响时(的一般原则:
1. 鉴别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及所 得现象
五、溶液中阳离子鉴别(在不考虑阴离 子影响时(的一般原则:
1. 鉴别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及所 得现象
(1) NaOH溶液可鉴别NH4+、Mg2+、 Al3+、Fe2+、Fe3+、Cu2+、Ag+
(2) 可溶性硫酸盐或硫酸
一般在确认溶液中不存在Pb2+、大量 Ca2+和Ag+的情况下,产生不溶于稀硝酸 的白色沉淀,可以证明存在Ba2+。
(3) 可溶性氯化物或盐酸
H2
H2
1
2
O2
Cl2
3
5
H2 3 6
固体与固体 (加热)
固体与液体1热(块不状2加固生热体成)与的固液气体与体体液不不液体加易体(与加液热) 溶于水 3反应放热较体(加热) 少 4反应速度适中 Cl2
HCl
O2
NH3 CH4
H2 CO2 H2S
C2H2 SO2 NO2
C2H4
2、收集装置
2、收集装置
一般在确认溶液中不存在Pb2+的情况 下,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以 证明存在Ag+。
(3) 可溶性氯化物或盐酸 一般在确认溶液中不存在Pb2+的情况
下,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以 证明存在Ag+。
(4) 焰色反应可鉴别Na+、K+
(3) 可溶性氯化物或盐酸
一般在确认溶液中不存在Pb2+的情况 下,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以 证明存在Ag+。
(4) 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常用的气体 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4) 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常用的气体 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 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 硅胶。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 如CO2、SO2、NO2、HCl、H2、Cl2 、O2、CH4 等气体。
气体的净化及干燥
浓H2SO4
CaCl2 NH3
碱石灰
H2S HBr HI NH3等
CO2、SO2 HCl等
尾气的吸收
极易溶 于水
溶解度不大 或有毒气体。
能燃烧且产 物无毒
仪器连接的一般顺序:
制气装置
除杂
干燥
主收体集实验
尾气处理
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氯气
Cl2 制备
饱和 浓 NaCl H2SO4 Cl2 NaOH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题
一、常用的化学仪器
一、常用的化学仪器 1. 能加热的仪器
一、常用的化学仪器 1. 能加热的仪器 (1) 试管; (2)坩埚; (3)蒸发皿; (4)烧瓶; (5) 烧杯; (6) 锥形瓶 酒精灯:化学实验时常用的加热热源。
2. 分离物质的仪器
2. 分离物质的仪器
(1) 漏斗: 分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 液漏斗。
(1) 设计原则: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2) 装置基本类型:排水(液)集气法: H2、O2、NO、CO、CH2=CH2、CHCH;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l2、CO2、SO2;向下 排空气集气法:H2、NH3。
气体的收集
比空气密度小
不溶于水
比空气密度大
3、净化与干燥装置
3、净化与干燥装置
(1) 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 (2) 装置基本类型:液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不加热);固体除杂剂(加热)。 (3) 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一般情况下: ①易 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 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 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 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 收剂。
七、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七、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 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七、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 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 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 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 装置基本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 O2、NH3、CH4等;固液反应物(不加热)、H2、 CO2、H2S等;固液反应物(加热)、Cl2、HCl、 CH2=CH2等。
(2) 量筒: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 度不高。
(3) 容量瓶: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 和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前检查它是否 漏水。用玻璃棒引流的方法将溶液转入 容量瓶。
(4) 滴定管: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的仪器。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 带有内装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为碱式滴 定管。
(4) 滴定管: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的仪器。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 带有内装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为碱式滴 定管。
别SO32-、HCO3-、HSO3-
(4) 指示剂或铝片若已确认溶液中没有弱 酸根离子(用前面的方法),再加入指示剂(指 示溶液为明显的碱性)或加入铝片(产生可燃 性无色无味气体),则可证明溶液中存在大量 OH-。
(4) 指示剂或铝片若已确认溶液中没有弱 酸根离子(用前面的方法),再加入指示剂(指 示溶液为明显的碱性)或加入铝片(产生可燃 性无色无味气体),则可证明溶液中存在大量 OH-。
3. 计量仪器
3. 计量仪器
(1) 托盘天平: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 的称量,能称准到0.1g。
3. 计量仪器
(1) 托盘天平: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 的称量,能称准到0.1g。
(2) 量筒: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 度不高。
3. 计量仪器
(1) 托盘天平: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 的称量,能称准到0.1g。
1. 固体:①溶解过滤、②结晶和重结 晶法、③升华法。
三、物质分离方法
1. 固体:①溶解过滤、②结晶和重结 晶法、③升华法。
2. 液体:①分馏法、②萃取法、③渗 析法、④盐析法。
三、物质分离方法
1. 固体:①溶解过滤、②结晶和重结 晶法、③升华法。
2. 液体:①分馏法、②萃取法、③渗 析法、④盐析法。
3. 气体: ①液化法、②吸收法。
四、溶液中阴离子鉴别(在不考虑阳离子影响时) 的一般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