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夺权事件大调查
“国美”事件,吸引了很多人关注的目光,对于“国美”的问题,似乎已经不单纯的是一个企业的内部问题,而是商业社会环境中,企业性质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可以说是对国美控制权的争夺战。
黄陈二人日益白热化的争权战,真正受损的还是上市公司本身以及广大股东。
自两人反目以来,国美电器的股价一路下跌至2.18港元,自本月初高位2.82元已跌去了25%。
对于国美“内战”大家怎么看?黄、陈家乡的人们对各自的“亲人”持什么样的态度?
中国经营报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面对广大网民进行了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2125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几个城市和地区。
男女比例为56.90%——43.10%。
职业群体分别为:职业经理人、创业老板、及其他社会人士。
支持群体中,黄光裕略占优势
在整个国美事件中,市场最在乎的不是两个人的权利之争,而最关注的却是企业的前景,这也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
在此次调查中,“在国美问题上,如果你是公众投资人的话,你会支持?”一项中,50.40%的人选择支持黄光裕,49.60%的人选择支持陈晓,46-50岁的人支持陈晓的力度更高。
不同年龄的人在国美电器问题上的支持度:
更多人指责陈晓“对老板不够忠诚,并落井下石”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支持陈晓的比率不低,但是,大众的看法颇有却有明显差别:76%的人认为陈晓此举是“对老板不够忠诚,“踢黄”出局有数典忘祖、落井下石之嫌”;创业老板一方面有此看法,另一方面也没完全否定陈晓的职业理念。
大多数社会上的人士,都处在冷言旁观的心态,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也就属于常见的“权利之争”罢了。
对于黄、陈的争斗,最受伤的是“国美”
常规情况下,两虎相争,下场未必都会好,但是,在黄、陈二人的权利争夺中,最受伤的不是黄陈二人,而是整个国美。
这是调查中超过半数人的看法。
大家认为,目前黄、陈二人的争斗,对于国美最为不利,这次不知还要持续多久的争斗,存在一天就对企业构成一天的危害;其次才是对黄光裕本人不利,无论结果如何,在这件事情上,黄都已经大受打击。
男性持这种态度的尤为明显。
进四成人赞成陈晓用“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取代“家族制”, 家乡人则持反对意见。
对于“踢黄”出局,陈晓有一句名言,即用“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取代“家族制”,这个观点得到了近四成人的赞成;近三成的人则认为“没道理”;另外近四成的人表示“各有利弊”。
而有意思的是,在陈晓的家乡——上海人眼中,有37.1%的人明确表示“没道理”。
或许,这与上海人的做事风格以及人格特点相关。
陈晓的做法,最能体现现代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理念
对于陈晓的做法,众说纷纭,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大家的倾向似乎都很职业,有45.30%的人认为陈晓的做法“体现了现代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理念”。
33.80%的人认为是“权利之争”;更有22.70%的人认为陈晓此举是“对老板不够忠诚,‘踢黄’出局有数典忘祖、落井下石之嫌”。
而对于“目前国美总裁王俊洲在其中的角色”,更多人则表示“观望,不做
评价”。
这说明,大家的焦点只关注在当前斗争最激烈的角色上。
国美事件,将会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积极影响
“养虎遗患”,虽然人们眼中的国美事件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对于民营企业的老板们来说,威胁还是存在的。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37.80%对此次事件持“会有消极影响,民营老板在选择职业经理人时将更加谨慎”。
但是,41.60%的人在本次调查中表示出来的态度是“国美事件,对现代商业社会有积极影响,并将有助于现代公司治理理念的传播”;另外20.50%的人则表示“影响不大,出现这种事件很正常”。
对于国美事件,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要踢老板出局的狂妄行为,还是民企老板为了保住自己打拼下来的江山而采取的挣扎维护手段,这对于企业界来说,都不构成本质的差别。
但是,由此而引发的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逐渐发展壮大的家族企业一定要在不同文化背景冲击下而被迫会面临的融合和痛苦的变革。
而陈晓的做法,虽然原因很值得企业们深思,但对现在企业治理理念的传播确实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看来,如何处理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将是广大民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