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美报告

国美报告

关于国美电器的调查报告班级:教改009姓名:王立学号:10120373一.国美电器简介:1、概况: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493)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

公司在百慕大注册,创始人为黄光裕。

现任董事会主席为张大中。

国美电器一直居于国内领先电器行业。

来自中怡康的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国美集团空调销售达600万套,据中国电子商会2006年以来对空调市场份额监测显示,国美集团空调复合增长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并持续稳居空调市场销售份额第一,是中国空调渠道的第一渠道。

另外,国美集团率先在行业通过与上游厂家深度合作及大单采购、淡季打款等措施,国美集团终端空调零售价格在2011年继续保持低于其他渠道的竞争优势,并力争在2011年空调旺季来临之际,抑制空调价格上涨苗头,维持空调低价位水平。

国美电器集团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2、发展历程:1987年元旦,国美电器在北京宣布成立。

1999年,开始全国连锁构建京津沪架构。

2001年,国美电器进驻陕西省西安市,成立西安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2003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立子公司,截止目前拥有约4家门店。

2003年,国美电器店面数量过百。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5年4月,收购哈尔滨黑天鹅电器共10家门店。

2005年8月,收购深圳易好家共15家门店。

2005年11月,收购武汉中商(000785,股吧)共10家门店。

2005年12月,收购江苏金太阳电器共8家门店。

2006年,国美电器在澳门开设门店。

2006年7月,国美电器与中国第三大电器零售企业永乐电器合并,将永乐180家门店纳入旗下,使得其在江浙一带的网络布局更加完善。

2007年12月,国美全面托管大中电器,将大中约80家门店收入麾下,确立了其在京津地区的霸主地位。

2007年,国美与贝尔斯登银行启动私募基金。

2007年12月,国美收购陕西蜂星通讯店,并购涉及通讯行业。

2007年12月,收购大通北方共5家店面,并购进驻二三级市场。

2008年2月,国美高价通过第三方控股三联商社(600898,股吧)。

2008年5月,国美电器成功收购陕西蜂星电讯。

2008年12月23日,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拘留调查。

2009年1月16日,黄光裕辞去董事职务,并终止董事会主席的身份,陈晓接任董事会主席的职务,并兼任行政总裁,国美电器正式进入陈晓时代。

2009年06月23日,停牌逾七个月的国美电器在香港复牌。

二.企业文化:国美使命——成就品质生活国美愿景——在2015年前成为备受尊重的世界家电零售行业第一核心价值——企业利益高于一切敬业感恩诚信正直知行合一立规兴业追求卓越核心价值是国美全体员工的共同信仰。

国美相信只有坚持这六项核心价值,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才能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基业常青。

经营之道——创新开放合作竞争经营之道是国美经营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对过去成功经验的总结,是对企业未来生存必备条件的系统认知。

国美经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够保持持续的开放心态,是否能够与上游厂家密切合作,是否能够在竞争中不断获取竞争优势。

人才理念——品德为先文化认同选贤用能公平竞争业绩导向奖惩分明团结协作共同成长人力资源是公司的第一资本,国美始终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国美坚持以“品德为先、文化认同”的原则选拔人才;坚持以“选贤用能、公平竞争”的原则任用人才;坚持“业绩导向、奖惩分明”的原则考核人才;坚持“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原则培育人才。

国美精神——待客如友快乐服务言行必果敢于负责创新务实精益求精待客如友、快乐服务是国美的服务精神。

国美人视客户为朋友,以服务客户为最大的快乐,以主动、细致、严谨、周到的服务使客户感受快乐。

言行必果、敢于负责是国美的执行精神。

国美人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敢于负责。

创新务实、精益求精是国美的工作精神。

国美人必须脚踏实地、关注细节、持续学习、点滴改善。

三、国美电器SWOT分析1、S优势(Strength)价格优势----天天低价的价格策略吸引着大量的顾客信用优势——国美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买东西到国美的口碑以逐渐深入人心,信息优势——在全国连锁机构通过网络协调供求关系规模优势——拥有超大的规模,遍布全国的进货渠道、雄厚的资金实力2、W劣势(Weakness)国美近几年的疯狂扩张,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国美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例如媒体过多的关注与描写国美的“圈地扩张”野心,对企业形象,以及品牌形象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也更易使上下游渠道成员间产生冲突和矛盾。

3、O机会(Opportunity)大规模的扩张一方面有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多的优势与机遇,无论是国美在并购与门面的扩张上,还是国美在香港上市后的融资中,都可以看出国美在积极的寻求外部的机遇。

结合大的环境,网络是国美可以抓住的很好的机遇。

4、T威胁(Threat)其一企业自身形象,国美与格力空调之间的风波,曾经闹的相当轰动,从国美封杀格力,到格力自己创建销售模式,都与国美的扩张,野心与强势联系在一起,这无疑对企业形象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其二竞争者,如苏宁电器,一直在市值与名气等方面都与国美不相上下,而苏宁在服务以及品牌塑造上似乎更胜一筹,国美必须寻求低价格低成本以外,最能与竞争者相抗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三,如今很多国外的成功大型零售商试图进军中国,国美必须随时做好应对外来竞争者的准备。

四、国美经营管理做法:在策划造就的奇迹中,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国美。

国美能够做到今天这种地步,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独特策划方式下的“国美三招”:第一招是“动摇军心”。

国美在新店开张前1~4个月内在当地媒体多次大幅刊登招聘启事和广告,招聘启事允以高薪厚禄动荡当地家电渠道人员军心,广告则承诺消费者“天天低价”。

第二招是“开业震慑”。

国美在开业前均要精心策划推出“特价机”,造成开业人山人海,场面火爆。

一旦成为当地新闻后,国美再组织媒体通篇报道,围绕这种势头层层击破消费者心理防线,“震慑”对手。

第三招则是“高举高打”,以领导者的姿态制造“事件营销”,控制供应商。

营销关键词:低价企业开拓市场,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或保住已有地位的主要方法,无非两种:一是确立价格优势;二是确立产品优势。

像国美这样的纯商业企业,不可能在产品方面确立绝对优势。

因为它不可能开发、研制出独到的新技术、新产品,其它企业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也不可能只让国美垄断经营。

如果要使企业快速发展,有竞争优势,只能在价格和经销产品的特色上下功夫。

从现在看,国美是成功的。

1价格竞争是商业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另一个名称,就是“价格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现有市场环境、技术条件下,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采取合适的价格策略,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对有自己产品的生产性企业来说,产品的价格优势与品质优势是同样重要的,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来自产品的“性价比”。

对不从事生产,只经销其它企业产品的纯商业企业来说,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价格。

这种价格不仅指商品在商店的销售价格,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消费价格。

对消费者来说,购买商品支出的价格不仅包括直接购买商品的费用,还包括坐车等必要支出、是否方便、时间耗费等。

降价对消费者来说,得到的好处是最直观的。

在产品质量不变情况下,直接降价,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一目了然。

降价不仅可以成为提高某个企业竞争力的手段,有时对生产某类商品的整个行业都有利,会扩张该商品的整个市场规模。

这涉及到需求的价格弹性问题。

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整体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电器类消费品仍是大项消费支出,大多数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类消费品的价格很敏感,家电类消费品的价格富有弹性,降价会使很多消费者的消费门槛降低,不仅可以扩大整个市场需求,也可增加消费者的福利。

2低价位进入、低价位经营、快进快出,风险更小从国美的发展看,国美实行的价格竞争是有一定特色的。

很多企业也采取价格竞争手段,但一般是先将价格定得较高,或定在一般水平上,用降价作为渲染、吸引顾客的手段或者最后甩卖积压、滞销、过季、技术即将过时或已过时商品的手段。

这种价格竞争,只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策略,低价不是常态,不是经常性的。

大多数时候,是被动降价或被迫降价。

国美是将价格竞争作为一种基本的经营战略。

价格处于低水平是经常性的,是一种常态,是作为经营、营销战略使用的。

商品价格从一开始就定得较低,从开始就主动采取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价格,将顾客吸引过来。

国美价格竞争的经营战略可以用两点概括:其一,所有商品的销售价格从一开始就是以低价开始的,经营过程中也维持相对的低价;其二,商品价格一旦定价后,一般不再大幅降价。

在其它企业因季节、技术、滞销等原因采取降价手段前,已经将购进的商品销售完毕或基本销售完毕。

这种经营方法,是以商品的快进快出为前提的。

避免了商品积压难以销售、因技术问题最后不得不大幅降价的风险,加速了资金流动速度,使经营产品更灵活,更适应产品升级换代的要求。

3.低价位进入、低价位经营的基本条件是低成本在竞争性市场,一个企业是否能采取低价位经营策略,取决于其经营成本的高低。

低价位带来的销售规模的扩大以及单位销售成本的降低,应使企业的盈利总量更大。

低价位经营的目的不能是低盈利水平和低盈利能力,而是高盈利水平和扩大了的盈利能力。

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更有成长空间。

像国美这样的商业企业,经营成本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经销商品的购进成本;二是各种运输、经营成本。

包括商品的采购费用、运输费用、损耗、仓储费用、租店费用、员工工资、财务成本等。

压低其中任何一项费用,都可对降低成本有一定的影响。

真正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是消费者价格,并不完全是经营者价格。

只有消费者价格较低,对消费者才有竞争力。

经营者价格只是决定消费者价格高低的一种因素,消费者价格还包括消费者采购、运输等成本和是否方便等因素。

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必须考虑。

4 采取低价位价格竞争策略要注意市场环境国美采取低价位价格竞争策略进入家电市场的外部环境是不能不提的。

因为这种环境目前已经不存在。

当时国有商业企业的体制、机制决定了这些国有企业不可能采取有效的竞争手段,而长期形成的低效率、高成本经营模式,使这些企业也无力开展有力的低价位竞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