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管道系统的布置

给水管道系统的布置

优点:便于分期发展,供水比较可靠(供水安全性较单水源大大提高),管网内水压比较均匀, 与单水源相比通常是经济合理的。
缺点:随着水源的增多,设备和管理工作相应增加。
2.给水系统选择时有哪些影响因素?
6
3.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主要影响输水管线路、水厂位置、调蓄构筑物和泵站的设置、配水管网的布局分区 等。地形地貌还影响工程施工的难易,从而影响到系统的选择。
4.设计相关(《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总则)
9
1.0.7 给水工程构筑物主体结构和地下输配水干管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的有关规定。主要设备、器材和其他管道的设计使用年限宜按 材质、产品更新周期和更换的便捷性,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条文说明: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规定,城镇给水排水设施中主要 构筑物的主体结构和地下干管,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①供应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②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严禁与自备水源供水系统直接连接(备 用水源、应急水源,均理解为原水)
③生活饮用水调节构筑物的选址和设计应当防止饮用水的二次污染。因此在生活饮用水清水池 和调节水池周边的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场等污染源;周 围2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道和污染物。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污染措施。在设计清水 池和水塔时,应当避免水的流动死角,防止污染,采取便于清洗和通气的措施。
4.设计相关(《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总则)
8
1.0.1为规范室外给水工程设计,保障工程设计质量,满足水量、水质、水压的要求,做到安全 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及工业区永久性给水工程设计。
1.0.3给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城镇总体规划和给水专业规划为主要依据。水源选择、厂站位置、 输配水.4 当水源地与供水区域有地形高差可以利用时,应对重力输配水与加压输配水系统进行技木 经济比牧,择优选用。
3.0.5 当给水系统采用区域供水,向范围较广的多个城镇供水时,应对采用原水输送或清水输送 以及输水管路的布置和调节水池、增压泵站等的设置,作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如何选择一个给水系统(如何布置一个给水系统)?★ 4
1.0.4给水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确处理各 种用水的关系,提高用水效率。
1.0.5给水工程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1.0.6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5~10年,远期规划设计年限宜采用10~20年。
给水管道系统的布置
01
给水管道系统布置
1.如何选择一个给水系统(如何布置一个给水系统)? 3
3.0.1 给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条件、城镇规划、城乡统筹、供水规模、水质、水 压及安全供水等要求,结合原有给水工程设施,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 定。 3.0.2 地形高差大的城镇给水系统宜采用分压供水。对于远离水厂或局部地形较高的供水区域, 可设置加压泵站,采用分区供水。 3.0.3 当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相对集中,且有合适水源可利用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独立设置 工业用水给水系统,采用分质供水。
4.其他因素
供电条件、占用土地和拆迁情况、水厂排水条件以及建设投资等,同时考虑原有设施和构筑 物的利用。不间断供水的泵房应设两个外部独立电源。
3.规划相关
7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和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2)城市给水系统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 ①在满足城市供水需求的前提下,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的规划设计年限宜采用1 0~20年。设计年限的确定可以根据建设资金投入的可能性作适当的调整。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相一致。 ②给水工程构筑物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宜为50年。
3.0.9 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 有关规定,专用的工业用水给水系统水质应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
3.0.10 给水管网水压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时,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一层应为10 m ,二层应为12m ,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应增加4m。当二次供水设施较多采用叠压供水模式 时,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宜适当增加。
1.0.8 给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 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1.0.9 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前提下,给水工程设计应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减少环境影响和 便于运行优化及管理。
1.0.10 给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6 采用多水源供水的给水系统应具有原水或管网水相互调度的能力。
3.0.7 城市给水系统的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 0788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GB 50282的有关规定。 3.0.8 城镇给水系统中水量调节构筑物的设置,宜对集中设于净水厂内(清水池)或部分设于配水 管网内(高位水池、水池泵站)做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0.11 城镇给水系统的扩建或改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给水设施。
2.给水系统选择时有哪些影响因素?
5
在给水系统的布置工作中要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水源条件、地形地质条件、已有供水设施 情况、用水需求、环境影响、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工程数量、建设速度、资金筹措情况等多方面 的因素。
1.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规划在时间上的分期发展规划,是给水系统的选择和分期建设规划的依据。城市总体 规划是给水工程规划的基础和技术比较、经济分析的依据。
2.水源
水源种类、水源分布位置、水源地的取水水位标高、水源水文及其变化情况、水质条件,都影 响到取水构筑物的施工和给水系统选择。
多水源给水系统:从几条河流取水,或从一条河流的不同部位取水,或同时取用地表水和地下 水,或取用不同地层的地下水。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