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企业技术管理

第3章 企业技术管理


研发模式
自主开发
外包开发 合作开发
28
研发管理模式
• • • • 第一代研发管理——希望策略模式 第二代研发管理——项目研发模式 第三代研发管理——流程优化模式 第四代研发管理——战略研发模式
29
研发过程管理
30
新产品开发门径管理系统
门径管理流程:一个具有新产品发现和上市后评估的5个阶段、5个 入口模型
22
技术评估的分类
1)项目评估 2)特定技术评估 3)问题评估
23
技术评估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需要性原则 3)预测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24
技术评估的程序
25
技术评估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 特点: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 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 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 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 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57
4.判断题
1)技术战略的长期目标是使企业建立起未来竞争需要的核心 技术能力。 2)知识管理鼓励技术创新,因此会提高企业的技术风险。 3)技术预测和技术预见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 4)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5)技术转移是为了防止技术扩散而将技术隐蔽的过程。 6)技术扩散是在技术转移基础上,吸收技术和积累技术的 一个过程。
42
1.选择价值工程的对象
总原则:既有需要又有可能通过价值工程取得经济效益 两种产品: 改进功能和降低成本的潜力比较大的产品 生产经营上迫切要求改进的产品 (1)经验分析法 (2)百分比法 (3)ABC分析法 (4)用户评分法
43
例:百分比法
例:ABC分析法
例:用户评分法
2.收集情况 3.功能分析——价值工程的核心
市场/资源矩阵
21
技术评估与选择
技术评估是对技术的性能、水平和经济效益及技术对环 境、生态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等可能产 生的广泛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以确定技术发展 的可行性,为企业技术开发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活动。
技术评估的主要内容有: 1)技术的先进性,技术趋势对企业的意义 2)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连续性 3)外界环境对技术的影响 4)技术或项目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5)风险性及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项目要素
跨项目要素
34
技术扩散与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概念: 是科学和技术通过人类的活动而被传播的过程,是技 术商业化和应用的体现。 技术转移的方式 1)无偿转移 2)有偿转让 技术贸易 3)许可证贸易 技术转移活动 技术转移过程 有形知识体系的移动 通用知识的转移过程 无形知识体系的移动 系统知识的转移过程 信息的流动 企业特有知识的转移过程
8
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
(1)企业技术战略制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2)企业技术战略制定与技术路线选择 (3)企业技术战略的组织实施
10
企业技术组织 (1)职能制组织 (2)并行组织 (3)矩阵组织
职能制串行工作模式
(4)团队组织
问题解决团队 自我管理团队 多功能团队
55
2.多项选择(在备选的4个答案中选择2-4个正确的)
1)技术创新的特征包括创造性( )和风险性。 ①积累性 ②效益性 ③学术性 ④扩散性 2)技术预测矩阵法的各维(因子)可以是( )。 ①开发项目 ②市场 ③资源 ④组织 3)常见的研发模式有( )。 ①自主开发 ②自由开发 ③外包开发 ④合作开发 4)技术转移的方式有( )。 ①无偿转移 ②有偿转移 ③被动转移 ④许可证贸易 5)提高价值的基本途径有( )。 ①功能不变,降低成本 ②成本不变,提高功能 ③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④改变包装,提高售价
产品及周期优化法——PACE
PACE的思想内涵
1)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 2)基于市场的创新 3)异步开发模式分配 并行工程 4)采用公用构建模块 5)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 6)结构化的流程
32
PACE的核心内容
一个流程、五个阶段、七个要素
33
产品开发流程七要素
阶段评审决策 核心小组组织 结构化开发任务 开发工具和开发技术 产品策略 技术管理 管道管理
价值系数
FI VI CI
成本合理
成本评价系数
VI 1 VI 1 VI 1
成本比例偏高
例:确定各零件成本评价系数和价值系数,并确定改进对象
目标成本=功能评价系数×总成本 成本降低幅度=现有成本-目标成本
零件B是重点改进对象
6.提出改进设想、分析与评价方案
定量评价方法:直接打分法(根据各种方案能达到各种要求 的程度,按十分制打分,算出每个方案达到功能要求的总 分再进行比较) 例:开发某一种新产品,提出4种方案
技术预测 技术预见
综合的分析和交流过程,预测必须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进行系统研究
17
技术预测的程序
1.确定预测目标 2.收集资料 3.选择预测技术 4.建立预测模型 5.进行预测 6.分析和应用预测结果
18
技术预测的内容
1.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2.相关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的预测 3.新技术对行业未来的影响及本行业对新技术的运 用范围
解决问题是根本
知识组织
学习型组织五要素
• 建立共同意愿
• 团队学习 • 改变心智模式 • 自我超越 • 系统思考
16
3.2 企业技术管理过程
技术预测
指通过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技术发明的诞生,以及 技术应用领域拓展等进行预计和推测,以便企业技术战略 的制定,并有利于企业在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方面进行战略 部署。
第3章 企业技术管理
• 要求 1.了解企业技术战略与技术创新、企业技术 管理过程 2.掌握并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
1
3.1 企业技术战略与技术创新
技术定义: techne logos
技术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是科学知识的应用, 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 及一定的经济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用于改造 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包括实验技术、 生产技术、服务技术、管理技术等。
1)列出各方案的功能分析表,并打分(最高10分)
2)列出C D两个方案的成本比较表
3)列出C D两个方案中每个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比较表
价值工程的理论缺陷和发展思路
理论缺陷
价值效益与价值率 “功能”和“成本”内涵
发展思路
• • • 充分考虑时间因素和效能,用“价值率”代替“价值” 丰富”价值”内涵,扩展其外延 以顾客为中心
2
技术生命周期
技术生命周期是技术从萌芽、成长直至衰退的全过程, 是从开创一个可供开发的新领域的重大突破到下一个主要 的技术壁垒的一个周期。 S曲线
3
技术管理(MOT)
技术管理是一门关于开发和运用技术、创造竞争优势和 财富的交叉学科,包含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维度。在 国家/政府层面上,技术管理有助于形成公共政策,快速 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在企业层面上,技术管理有助于企业 竞争力的创造与持续;在个人层面上,技术管理有助于个 人社会价值的提高。 企业技术管理 关于技术能力的规划、开发和实施,以此来完成组织运 作与战略目标的一个跨学科的领域。
并行工作模式
11
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 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 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领市场并 实现市场价值。
创造性 积累性 特征 效益性 扩散性 分类 按程度 渐进性创新 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过程创新
按对象
风险性( 技术 市场 社会)
39
提高价值的途径
1)功能不变,降低成本 2)成本不变,提高功能 3)功能提高,成本降低——价值工程追求的主要目标 4)成本稍有提高,带来功能的更大提高 5)功能稍有下降,使成本大幅度降低
40
价值工程的特点
1)目标特征 2)方法特征 3)组织特征
41
价值工程的实施
1)这是什么? 2)这是做什么用的? 3)它的成本是多少? 4)它的价值是多少? 5)有其他方法能实现这个功能吗? 6)新方案的成本是多少? 7)新方案能满足要求吗?



1.单项选择(在备选的4个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
1)适用于基础研究的产品和工艺创新的组织形式是( )组织。 ①职能制 ②并行 ③矩阵 ④团队 2)企业技术创新按创新对象可分为产品创新和( )创新。 ①设备 ②工艺 ③软件 ④方法 3)学习型组织的根本价值在于( )。 ①保持稳定 ②提高效率 ③发现问题 ④解决问题 4)技术扩散一般遵循( )曲线规律。 ①C ②S ③U ④W 5)价值工程以( )为核心。 ①产品分析 ②功能分析 ③成本分析 ④价值分析 6)价值工程中的成本是指( )。 ①生产成本 ②使用成本 ③销售成本 ④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作组合一致性检验
26
技术选择
技术战略层次选择 产业定位 市场定位 技术定位 产品技术选择 技术项目选择 比较风险和收益
27
研发管理
研发概念:
研究与实验开发是在一个系统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工作, 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 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发展。 研发的经济性和风险性
19
影响技术预测的因素
1.科技发展趋势 2.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 3.产业发展及竞争态势 4.社会因素 5.政治因素和政策因素
20
技术预测的方法
1. 增长曲线法 2. 趋势分析法 3. 情景分析法(脚本法) 4. 关联树法(相关树法) 5. 矩阵法 开发/资源矩阵 开发/市场矩阵 6.先兆事件预测法
相关主题